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历程中,从来不缺乏女性的靓丽身影,许多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在人类文明史册上熠熠生辉。我国目前有近4000万女科技工作者,占科技工作者总数的40%左右。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女性科技人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科技领域“半边天”
她们是愿意探索、敢于攻坚的人,也是热爱自己的职业、畅想改变社会的人。她们在自己的领域踏实前行,也将人类知识的边界向外拓展。她们以坚定乐观的品质尽显女性力量,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撑起了科技领域的“半边天”。
近年来,我国女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女性成为科技人力资源中名副其实的“半边天”。根据中国科协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近两年新增科技人力资源中,研究生层次的女性占比超过一半,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比例进一步提升。报告指出,在2016至2017年新增的科技人力资源中,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比重越大。
除人数的增长外,近年来,女性科技人员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科技人才以及她们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工程实践等领域的成就,正在不断地被世人所看到。据《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2020》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女性55人,分布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6个学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女性46人,分布在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等9个学部。在研究与实验发展人员中,女性有185.4万人。2019年有25070位女性科技人员受过表彰和奖励。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和政府对女性科技人才的重视、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贯彻落实。早在2011年,科技部和全国妇联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推进女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7月,科技部、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明确在“十四五”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要坚持性别平等、机会平等,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女性科技人才。这些举措,为女性进入科技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许多单位也积极为女性创造发展机会和支持性环境。例如在课题申报中,考虑女性的生育周期因素,适当放宽女性申请者的年龄;积极提供托幼服务支持,为女性科研人员减少家庭负担。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各级妇联等组织也通过相关的活动和机制,团结引领女性科技人员把握发展机遇,妥善平衡工作和家庭。女性科技人员更是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在专业上追求卓越,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各种角色。
当然,我们也看到,由于受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与男科技人员相比,女性科技人员往往面临着更多困难。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女性科技人才作为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力量。相信在未来,女性科技人员将得到更多、更细致的支持。
中国女性的智慧,闪耀世界
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巾帼不让须眉,我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女科学家,她们满怀对科学的激情,在中国科学技术领域展现风采,也成为国际科技界令人尊敬的力量。
问鼎“诺贝尔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2015年12月10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身着礼服的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手中接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证书、奖章。随后,她在万众瞩目之下发表获奖演说,回顾了艰辛的科研历程,激励全球科学家探索中国文化宝库,造福全人类。通过各类传播媒介,屠呦呦所代表的中国女科学家朴实无华、勇于拼搏、开拓奋进的形象给亿万全球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干练的短发、深灰色的中式盘扣上衣搭配同色长裙,2018年3月22日,82岁的中国科学家张弥曼以优雅的形象出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她被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以表彰“她的开创性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张弥曼随后发表了获奖感言。她在感言中穿插使用法语、英语等5种语言,回顾了自己的科研历程。其60多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超强的外语能力、真诚感人又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不仅征服了现场观众,也通过媒体的传播,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让世界领略了中国优秀女科学家的风采。
张弥曼捧得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联合设立于1998年。该奖每年评选出5位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杰出女科学家,表彰她们通过开创性工作,为解决重要科学问题做出的贡献。
张弥曼是古鱼类研究专家,她曾分享过自己在书里看到的一段话:地球上的生命故事就书写在岩石之中。可惜,这本历史之书已经被揉碎,仅存的几页也散落四方。然而,它终究还在那里,最为重要的部分还清晰可读。古生物学家们不知疲倦地拼凑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演化证据:化石。
像张弥曼一样,因突出贡献而捧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科学家还有中科院院士李方华教授(2003年获奖)、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教授(2004年获奖)、香港大学任咏华教授(2011年获奖)、中科大谢毅教授(2015年获奖)等。
获得“安塞姆·佩恩奖”
“能获此奖,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武汉大学的光荣,更是对中国化学界的肯定……”2012年3月27日,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通过视频向在美国圣地亚哥专门为其举行的“安塞姆·佩恩奖”颁奖仪式发表致辞。这位身着酒红色天鹅绒旗袍、乳白色西式上装的中国科学家虽然因病未能亲自领奖,但通过远程视频呈现出的风采引起了现场一片赞叹声和掌声。
“安塞姆·佩恩奖”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每年只颁发给一位在该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专业人士。张俐娜凭借世界首创的一种神奇低温水溶剂“秘方”,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这项成果被科学家们喻为“神话般故事”。评委们认为,张俐娜教授带领的研究队伍通过开发一种神奇而又简单的水溶剂体系,敲开了纤维素科学基础研究通往纤维素材料工业的大门。
捧得年度“索菲娅奖”
2015年11月17日,来自中国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副教授庄晓莹捧得年度“索菲娅奖”。该奖项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奖励在德国从事科研工作的各国杰出青年科学家,让他们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想法。洪堡基金会主席施瓦茨表示,庄晓莹在科研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先后在中国、英国、挪威的学习研究经历让她成为“索菲娅奖”的理想获得者。
摘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
2017年3月23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29岁女博士龙冉摘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从2015年开始设立的奖项,每年评选15名最有前途的年轻研究员,并为其提供学术奖金,以资助其开展学术研究。龙冉利用同步辐射光源,进行太阳能驱动碳循环的高效催化剂设计,在二氧化碳转化领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从众多青年科研人员中脱颖而出。
她是95岁的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
供图/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她”论坛 上海市妇联
叶叔华: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曾担任上海天文台台长,是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1988年至1994年期间,她连任两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是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个中国人。
“如果你要获得什么,就必须努力去争取。”在2021年11月举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她”论坛上,95岁的女院士叶叔华用英文进行演讲,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
1950年,叶叔华从香港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求职,却得到回复:只招一名男性。这让满怀希望的叶叔华无法接受,她给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写了一封长信,列举了“不应该不用自己”的理由。最终,叶叔华于1951年入职了当时紫金山天文台所属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在此之前,徐家汇观象台还没有女性工作人员,她成为了该观象台的第一位女性研究人员。
当年,中国要建立综合世界时系统,这项工作由叶叔华负责。为了找到适用于我国综合世界时的数据处理方法,她和同事们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通过少量天文台观测仍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方法。1965年,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我国的时间基准,“北京时间”横空出世。结果证明,我国世界时系统的精确度跃居世界第二。
1973年,叶叔华大胆提出在我国发展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VLBI)。VLBI是一项高新技术,既可以用于天体测量,包括高精度的时间测量,又可以在天体物理学、大地测量学及空间科学研究中应用。经过努力,1979年我国建成了6米射电望远镜,之后于1987年和1994年,又建成了上海佘山与乌鲁木齐南山的25米射电望远镜。我国开展探月工程之初,叶叔华和上海天文台的同志提出进行月球探测器的定轨,这在我国探月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总体性能位居世界第三,在我国深空探测和天文研究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2019年,65米射电望远镜被评为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作为一名女性,叶叔华凭着勇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科研精神,在天文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和瞩目的成就。
叶叔华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即后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1981年至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她也成为了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1985年,她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94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324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1996年,她当选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计划主席。
叶叔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和中科院重大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获中国天文学会成立90周年最高荣誉奖、首届“中国十大女杰”等奖项。
投身祖国天文事业70余载、如今95岁的叶叔华依然会在每个工作日到上海天文台工作。
现为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的叶叔华希望在上海建设一个SKA区域性科学数据中心。SKA为由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发起的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计划,目前正在建设中。未来该数据中心的使用不限于中国,甚至不限于亚洲。她和同志们还提出建设一个新的空间天文站计划……漫漫星路、上下求索,她的目光从未离开过浩瀚星河。
她是“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年轻的获奖者
供图/浙江大学
胡海岚: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教育部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主任。2019年,荣获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2021年9月,荣获第24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2021年9月,第2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揭晓,五位获奖者中有一位中国女科学家,她就是胡海岚。她因在神经科学,尤其是抑郁症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此奖项。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于1998年设立以来,已遴选出122名获奖者。
2019年7月,国际脑研究组织-凯默理(IBROKemali)基金会评奖委员会宣布:第12届“IBROKemali国际奖”的获得者为胡海岚。该奖旨在全世界范围内表彰在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45岁以下的科学家,每两年评选一位。这次是该奖自1998年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欧洲和北美洲以外的科学家。
1973年出生的胡海岚,从学生时代起就学习成绩优异。她是全年级数学最好的女生。高三时因为物理竞赛获奖,被提前保送到北京大学生物系。有朋友问胡海岚,从生物系毕业以后想做什么?她回答:“要么研究细胞搞科研,要么进酱油厂造酱油。”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胡海岚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在冷泉港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时,她的科研目标变得明确:揭开情绪的奥秘,掌控大脑神经环路的“编程”。神经生物学是研究脑的科学。在胡海岚看来,大脑是自然界最神秘、最复杂的结构之一。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更是脑科学的世纪。这个领域不仅有太多的挑战,更有太多的未知。
2008年12月,胡海岚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担任神经环路与行为可塑性研究组组长、博士生导师。2015年,她加入浙江大学。
2015年,胡海岚应邀《细胞》杂志子刊《神经科学动态》杂志写综述,当时的封面就是胡海岚实验室的主角——小鼠。2018年,胡海岚带领她的团队,在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Research Article),在业内引发轰动。
2008年,胡海岚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12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她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中获得优秀,并获得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2012年、2014年、2018年,她三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一路走来,胡海岚和她的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更多未知,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人类脑科学的研究带来了福音。
“精海”是衔石填海的小鸟志向无边
彭艳: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海洋智能无人系统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近日,彭艳当选了2021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几乎同时,彭艳也接到了入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通知。
像精卫鸟衔来一草一木填满整片大海一样, 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艇以“精海”命名,以“精卫填海”的精神披荆斩浪,为国家提供来自大海深处的准确数据。彭艳正在讲述着“精海”的成长故事,而她和团队的故事也十分精彩。
万顷碧波是童年的风景
彭艳1982年出生在山东一个离海不远的村庄。父母身体力行地告诉彭艳,人最重要的品质是正直、善良、坚强和乐观。无论任何事,只要肯去做,就有可能成功,因为大部分人听说一件事很难,于是从开始就放弃了。父母的鼓励和信任,让彭艳从小就胆子大、敢于挑战。
父亲的生活中有不少的波折和艰辛,但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热情的光,永远都是善意地帮助别人,他用自己的辛苦和乐观支撑着家庭和孩子的未来。大学期间,懂事的彭艳骑着一辆二手自行车在城市中穿梭,每到周末,她一天能做四五份家教。
彭艳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到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硕博连读。彭艳选择了无人艇作为研究方向,因为在她看来,比起智能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水面无人艇的技术更为复杂,更依赖于先进的科技支撑。她想在万顷碧波的大海上挑战一个更新奇、潜力更大的领域。
回忆成长之路,彭艳觉得自己敢于挑战无人艇的研究,在于她够自信,而这份自信源于父母从小带给她的安全感。
智能舰艇是前行的风帆
我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和1.4万公里岛礁岸线,国际惯例的海测船吃水深,在浅海、礁石多的海域测绘往往会遇到障碍,处理这个难题,就需要无人艇的参与。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水面无人艇专业研究机构。彭艳博士毕业后加入了这个团队。“精海”无人艇在研发阶段,可参考的案例寥寥无几。这给技术研发带了困难,也给了无人艇团队发挥的空间。在研发“精海”1号的过程中,看似有条条大路,却总是中断,每次遇到困难,大家就坐下来讨论改进。“精海”1号无人艇在这些日日夜夜的煎熬中最终完成了。
无人艇团队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在海上,平均两个月就有一次海上测试,足迹遍布东海、南海、黄海。海测就是研究人员坐着工作船,跟在无人艇后面一起出海,在海上蹲守。
海上环境恶劣,冬季下水作业研究时,最冷的时候要在救生衣里面穿上羽绒服,外加一件大衣才能勉强承受,夏天常被晒到脱皮,而最难受的还是晕船。团队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晕船,有时会在海上吐得昏天黑地,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绑在船上,继续进行数据测试。
无人艇海测实验进入关键时期,每个人都充满了激情。一位80后的研究员,凭着“希望能做成一点事情”的朴素心愿,一离开家就是半年。还有一位研究员,孩子出生时,他正在东海的考察现场。已经怀孕的彭艳带着前来照顾她的婆婆,扛着“羽绒服外披军大衣”的装备赶到海边……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经得起海水泡,经得起冷风吹。
每一个“精海”系列无人艇的诞生,对团队来说,都像孕育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命。团队研制的10余个系列“精海”无人艇,分别用于岛礁探测、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环境监测和海上事故应急处置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他们的研究为我国研制复杂水域无人艇装备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了解到国家的需求,团队又研制了系列海洋探测装备,该研究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精海系列”无人艇实现了中国无人艇在南海巡航和南极科考等关键领域从无到有的应用,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金奖”等奖项。2017年8月,“精海8号”参加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中国第一届无人船国际比赛,荣获大赛“优秀技术奖”,并获得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特别奖。上海大学无人艇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上海市劳模集体”“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等称号。
“我很自豪自己是这其中的一员,我愿意和一群志同道合、激情豪迈的人一起去奋斗。”作为上海大学无人艇工程研究院院长,彭艳正带领着年轻的团队乘风破浪、勇往前行。
梦想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发芽
“我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家人很理解我。”彭艳说。从事海洋研究工作对女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生育孩子和科研起步期基本是重合的,而孩子小的时候非常需要妈妈的陪伴。
彭艳说:“我经常加班,我的孩子从6个月开始就跟着我一起出差,也经常在我的办公室躺椅上睡得千姿百态,6岁的孩子也很懂事,还让我周末早点叫醒他,好陪我去实验室加班。很多时候不能带他,小家伙也会伤心,我会告诉他:妈妈不陪你不是因为不爱你,是因为妈妈觉得人来到这个世间是要做一番事业。妈妈努力奋斗成长为最好的妈妈,你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精海团队鼓励女性成员在加班时、学校放寒暑假时,把孩子带到单位,单独辟出一个房间供孩子们学习和玩耍,让妈妈们可以照顾孩子,因为孩子需要的是妈妈能够陪伴在身边。
“为女性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让她们在工作的同时也能轻松承担家庭责任,这对女性来说既是精神上的鼓励,也是生活上的切实支持。母亲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所展现的精神面貌,也可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成长榜样。”彭艳说。
精海“娘子军”的成长故事也很动人,从当初只有一名女将,到如今的18位女性,她们工作起来都是“拼命三郎”、成果显著,生活中又会变得美丽和自信。这些女性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支持,获得了“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彭艳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获了“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光荣当选为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出差的时候,彭艳会跟孩子说:“妈妈热爱祖国的方式,就是研制出好用的无人艇,让它能帮上祖国妈妈的忙。”就像彭艳的父母一样,一颗小小的种子,也这样在她的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科研就像一场马拉松
刘颖: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她带领团队在线粒体胁迫应激和营养物质感知两个研究方向上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她入选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国际研究学者,是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认准的路,就坚持跑下去
刘颖1984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她从小就是别人眼中的学霸,学习好、能力强,在高中的时候就对生物学抱有浓厚的兴趣。2002年,刘颖参加高考,虽然成绩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但因为当时清华、北大的生物科学专业只招收省内高考成绩前几名的学生,于是,她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全国最高等学府,选择了南京大学的生物专业。她不给自己留后路,只填报了这一个专业,还勾选了“不服从调剂”那一栏。
进入南京大学学习后,刘颖很快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本科毕业后要去美国深造,为自己组建课题组、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以此为动力,刘颖在本科期间没有放松自我,花大量时间在学习上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以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大学毕业后,刘颖考到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师从刘清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留学第一年不能一次性听懂英文授课,她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花两三个小时反复听录音,直到听懂为止;刚进实验室时,她甚至不会做最基本的转化实验,周末实验室没有其他人可以请教,她就向隔壁实验室的师兄求助。
“我读博士的前两年挺拼挺辛苦的,当时前后做了有四五个课题都不顺,怎么做都不对,一直拿不到理想的实验结果。”性格好强的刘颖并没有屈服。她开始换个角度思考失败的意义:实验没成功不能说明没有收获,和预期不符的实验结果也提供了很多信息。就像爱迪生尝试各种材料做灯丝一样,失败是试错的过程。那时候刘颖非常拼命,每天做实验到晚上十一二点。她在心里对自己说:如果能早一点发现这个实验走不通,那我可能就早一点走到正确的路上了。
转机在两年之后出现:别人尝试多次都没有成功的一个课题,刘颖做成功了。相关论文于2009年夏天在《科学》杂志发表,刘颖的科研之路由此峰回路转。“我当然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能应用到临床上,但现在还处于最初、最基本的研究阶段,距离药物研发还很遥远。”刘颖说:“科研像一场马拉松,认准了这条路,就会坚持跑下去。”
博士毕业后,刘颖回国申请了北京大学的教职,于是,她在29岁那一年成为了北大的博士生导师。刘颖回国短短几年,科研成果丰硕,在线粒体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细胞在营养物质匮乏时的应激性代谢调控机制方面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科学界的认可。
冲过终点,心里升起成就感
在刘颖看来,科研是她的兴趣,也是追求所在,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事业与家庭难以平衡,是很多女性都会面临的困境。刘颖曾经并不担心,认为工作稳定后再要孩子,就能轻松兼顾两者。但孩子出生之后,时间和精力上的消耗依然会影响工作进度,刘颖曾一度为此纠结。每晚7点,刘颖才从实验室赶回家中,她的孩子在等妈妈。
“孩子的成长不能错过。她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我的陪伴。”刘颖在工作时间尽可能地提高效率。高效工作,她有自己的秘诀,注意抓重点,把精力集中在现阶段最重要的事上。一般人都会有思维跳跃的时候,做着手头的事情,又想到去完成另一项任务,在切换思维的过程中耽误了时间。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刘颖严格规划。她用计时软件提醒自己:工作25分钟,再花5分钟时间处理杂事。刘颖说,高效率科研、高质量生活,这才是人生的正确打开方式。
刘颖是一个对生活保持好奇心的人,她不仅在外形上不“学究”,而且还喜欢追剧、做蛋糕裱花,也会像很多妈妈一样在朋友圈晒娃、分享生活中的小确幸。她最大的业余爱好是跑马拉松。刘颖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时,所在城市波士顿有着浓厚的跑步氛围。创办于1897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她住在查尔斯河畔,每天从窗口眺望,都能看到沿河奔跑的人。那时科研任务很重,跑步渐渐成了她减压的方式。
在波士顿参加半程马拉松后,刘颖明白了一件事:马拉松和科研很像,都有同样的心路历程。“刚开始很兴奋,觉得有意思。几公里后很累,一面心想何必自讨苦吃,一面又告诉自己要坚持,最后冲过终点,心里又升起了成就感,想着下次还要报名。”回国之后,她依然保持着运动的习惯。在平时紧张的科研节奏下,运动是她放松的最好方法。
刘颖会花一些时间去享受生活,也乐于分享生活的乐趣,但在工作上刘颖又毫不逊色。回国至今,刘颖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细胞》发表了多篇论文,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
外界看来,刘颖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安排得很妥帖。她坦言,只不过是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懂得做取舍。一些对实验室发展没那么重要的事情,刘颖都一一婉拒。“在我的人生规划上,每一步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选择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牛书丽: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在有限的时间里,你的生命将怎样度过,你所做的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吗?有人选择了实验室,以潜心研究;有人选择了高山草甸,以探索自然的奥秘。或许这条路上人迹罕至,却总能让人感觉到惊奇、兴奋和幸福。
选择喜欢的路走下去,就是最好的人生
化石记录显示,地球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由于气候变化,地球上的植被等重要的生态系统都有可能发生比较重大的改变。如果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将会对人类造成怎样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牛书丽所做的研究,是探索复杂的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牛书丽在内蒙古从事了8年的野外试验工作。在锡林郭勒草原的浑善达克沙地做光合实验时,牛书丽一个人背着20多斤的光合仪,一走就是一天,翻山包、爬沙丘,饿了就吃随身带的食物。
中午,在太阳的炙烤下,鞋底几乎要被沙地烫化。牛书丽却说:“植物都能适应高温和严寒,人是进化程度最高的生物,怎么就承受不了。我一直都认为进行野外调查是令人惊奇兴奋的,而非艰难困苦。”
长期的风吹日晒,牛书丽的皮肤看起来有些干燥粗糙,但对野外科考工作的热情,使她早已顾不上这些。“我以前身体比较弱,野外实验锻炼了身体,也磨练了意志。”牛书丽说,长期的高原科考,让她学会了更好的与自然相处,身体也更适应恶劣的环境。
第一次去高原进行科学考察时,牛书丽非常兴奋,当天就搬上很重的仪器,为了找到合适的实验样地,她一连翻过好几个山头,结果第二天就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缺氧严重、呕吐不止。
尽管如此,牛书丽还是把研究的地点选在了被誉为生物演化“天然实验室”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迅速捕捉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信号。而这里生态环境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具有典型性。”为此,牛书丽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建立了“红原高寒草甸定位研究站”,开展异常艰苦的野外试验等科学研究工作。
牛书丽希望将若尔盖高寒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打造成科普基地,使后辈们能够在这里拥抱自然,获得比书本更生动的资料。她也希望将这种始于兴趣、成于坚持的科学精神传播给更多的科研工作者。
收获的是科研成果,更是成长经历
每年的5月初到10月初,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地区植物的生长期,也是野外试验的最佳时期。这期间,牛书丽的团队基本都驻扎在这里。
跟随牛书丽野外科考的有一群年轻的博士生,每次学生们前往红原高寒草甸定位研究站时,牛书丽都有些担心。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从成都市到红原县的交通条件十分恶劣,一条狭窄的公路盘旋在近乎垂直的山坡上,遇到下雨天,还要面对有可能发生的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险。然而,这些困难都阻挡不了牛书丽团队的科研之路。
好奇、热爱、创新、锲而不舍,正是这种科学精神,让团队一步一步揭开了大自然的神秘面纱,迈上了科学殿堂的高峰。
牛书丽团队通过在青藏高原的长期定位研究,揭示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降雨格局改变及氮沉降等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及机理;通过对全球观测和控制实验的整合研究,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温度适应性和氮循环的基质调控途径,为更准确地预测未来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提供了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为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做出了中国的贡献。基于这些研究,牛书丽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SCI索引论文100余篇。
牛书丽说:“没有任何一项工作,能像做科研一样激发人的好奇心,而团队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正是因为常怀探索之心。”牛书丽和她的团队始终铭记走上科学道路时的初衷:探索自然的奥秘,关注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是勤奋,而非性别
2019年4月,牛书丽作为获奖代表在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讲话。她说:“打开科学之门的钥匙是勤奋,而非性别,在研究上,我并不觉得男女有什么差异。从事野外生态研究,对女性来讲是有一些挑战,但是在野外环境里,女性在耐力、毅力方面反而比男性好。”她也提到,这些年社会各界都在努力改善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比如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把女性参选的年龄延长了2岁,就是考虑到女性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会有2至3年生育时间。
参加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时,牛书丽特意带上了女儿。说到对妈妈的印象,她的女儿说:“我妈太好学了,她就算陪我去博物馆,都会读那些植物的简介,看半天也不肯走,感觉她有好多东西要学。”牛书丽的女儿从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利用一切机会学习。
参加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时,牛书丽也带上了她课题组的所有女学生,每个女孩都打扮得漂亮、优雅。盛会之后,她们又会相继启程,套上野外工作服,前往野外进行科学研究,风吹日晒下,她们的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但她们会一如既往,努力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在有限的时间里,一个人的生命将会怎样度过?牛书丽和她团队的小伙伴选择遵从自己内心中对大自然的热爱,不懈探索。
关注“她”力量
来源/全国妇联 各地妇联
助推女性科技人才贡献巾帼力量
2021年4月,全国妇联、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2021年7月,科技部、全国妇联、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这些措施为营造促进女科技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励广大女科技工作者肩负历史使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国家重点研发科技项目中,适当放宽女性申请人年龄限制”“对孕哺期女性科技工作者适当放宽期限要求、延长评聘考核期限”……各级妇联迅速行动,与相关部门积极协作,多措并举激励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巾帼力量。
上海出台措施,提升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国际影响力和活跃度
上海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以进一步激发上海女性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未来,上海将择优选拔女性科技人才出国(境)培训,支持更多女性科技人才出国访学、参加国际会议,推荐优秀女性科技人才到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科技治理经验的高层次国际化女性科技人才。
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科技创新大赛
为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广东省妇联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共同举办了2021粤港澳大湾区女性科技创新大赛。大赛以“巾帼科技创新·助力湾区发展”为主题,按照新兴产业领域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五大领域,吸引境内外899个项目参赛。大赛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女科技工作者、女企业家自觉发挥主体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建新功的热情和激情。
山东试点设立女性科技人才生育后科研回归基金
山东省首批在山东省农科院、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女子学院等6家单位,试点设立女性科技人才生育后科研回归基金,纳入女性科技人才专项经费,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帮助女性科技人才生育后顺利重返科研岗位。对于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在承担科研任务、人才工程、岗位聘用等方面延期1年结题、验收、考核。另外,山东省农科院出台了《中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的十条意见》。据了解,这在全国科研院所中尚属首个。
河北把女性科技人才培养写入地方立法
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规定“加强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女性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培养。”河北省妇联常委、石家庄铁道大学法学教授薛静说:“‘女性’二字从此在河北科技发展中有了独特的一席之地。”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二处处长杜海说:“条例中专门列出‘女性科技人才’,这在近年来省级同类立法修订中尚属首次,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意义。”
绽放“她”风采
来源/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妇女网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首开女科学家专场
2021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首开女科学家专场。该论坛是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学交流平台。
“世界需要科学,科学需要女性。”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表示,今天亟须女性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应对疫情、粮食问题、气候危机等挑战,一起让世界更美好。
2021年11位女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
2021年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9人当选。其中,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人,5位女性科学家当选,分别是迟力峰、马光辉、底青云、乔红、郑婉华;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人,6位女性科学家当选,分别是江碧涛、邢丽英、胡晓棉、吴明红、朱兆云、贾伟平。
2021年“科学探索奖”中,女性获奖人数为奖项设立以来最多
2021年9月13日,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8位女性科学家。“科学探索奖”是由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科学家主导的公益性奖项,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该奖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奖励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奖项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且可自由支配。
20名女性获得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20年,中国科协公示了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此次评选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共产生100名获奖人选。其中,10名为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人选。据统计,获奖人选公示名单中共有20名女性。其中,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首席专家何元智获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至今已走过了30多年历程。1987年,为解决科技人才断层现象,在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下,中国科协设立了“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每届名额100名。1994年起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
全国妇联授予11位女科技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021年,全国妇联做出决定,授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总体设计部导航卫星在轨管理项目办总指挥杨慧等10人,以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贺丽生“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授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18所一事业部6室电液伺服系统设计组等5个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决定指出,在北斗三号系统的研制建设工作中,涌现出一批表现卓越、事迹突出的女科技工作者,她们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以勇于创新创造的雄心壮志,奋力投身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立时代新功的生动实践,攻克了一大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创新了卫星组批研制生产模式,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女性胸怀祖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策划/解琳
撰文/解琳 张佳敏 林丹燕 丁丁 凯歌
供图/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