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识传给阿佤山的孩子
1984年,杨娜出生在佤族山寨。这里保存着独具魅力的人文风俗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在杨娜的记忆中,她从小就在火塘边听家里的老人讲佤族的故事,学习佤族的歌舞,逢年过节全寨人在一起载歌载舞。当地人自豪地说,佤族人生下来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 跳舞。
杨娜的父亲是共产党员,20世纪70年代在辽宁当兵,退伍后回到家乡。“如果要发展,一定要通路。”。杨娜9岁时,父亲带着村民想在大山里挖出一条路,却被大树砸成重伤,不久就去世了。
杨娜长大后放弃了到省城工作的机会,选择在家乡当一名小学老师。在和学生的接触过程中,杨娜发现,孩子们对读书学文化的兴趣不高。而他们的父母,因为贫困,更希望孩子能早点打工挣钱。“如果没有文化,孩子们如何走出大山,难道要让他们重走父母的路吗?只有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阿佤山的未来才会更好。”作为班主任,杨娜把“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才有希望”的理念编进佤族小调,唱给孩子们听。她踏着泥泞的山路去村寨家访,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做家长的工作。她说:“就是因为交通闭塞,村庄与世隔绝,外面的人大多都不认识佤族,大山里的乡亲们很少出去,也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她希望家长支持孩子学习,让他们长大后走出大山,改变家乡的面貌。
“佤族的文化不能断。”杨娜看到佤族学生会说佤族话、会唱佤族歌,但不太了解佤族文化,就精心备课,把佤族文化穿插到讲课中。山里的孩子接触汉语的时间少,杨娜就找各种机会,让孩子们学习汉语。慢慢地,孩子们变了,变得爱学习,也更爱生活了。
把文化大篷车开到村寨
2002年,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举办首届佤族木鼓节。杨娜作为佤族教师的代表参加了歌舞表演,结果被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选中,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进入民族文化工作队后,杨娜和队员们的主要工作是下乡演出,把文化的大篷车开到村寨。工作队的演员朴实、踏实,每次到村寨演出都很受群众欢迎。
一次,演员们到一个寨子演出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老乡们舍不得离开,就在雨中观看。杨娜和演员们不忍心停下来,就冒雨演出,直到结束。还有一次,杨娜和演员们到翁嘎科镇的一个小村寨演出,表演结束后,有一位老人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共产党的文艺队又回来啦!”老人说,解放初期文艺队进村,她学会了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也看到了美好生活的 希望。
老人的话时常萦绕在杨娜的耳边。群众对文艺的渴望成为了她努力工作的动力。“歌舞源于生活,好素材就要到群众中找。”杨娜到佤族村寨寻访采风,下决心编出阿佤人民的新歌,让幸福喜悦的歌声在村寨中唱响。
那些年,杨娜和队员们几乎走遍了全县偏远的村寨。有的寨子汽车进不去,大家就坐摩托车,甚至扛着设备走路进村。有时路途远当天回不了县城,大家就自带被褥,晚上在村文化室打地铺。
杨娜和西盟县民族文化工作队的队员们创作了《佤部落》《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等佤族原生态歌舞剧作品,走进了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演员们跳起佤族的甩发舞,唱起高亢的佤族小调……佤族文化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让歌声传唱在大山深处
2017年10月,杨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人民大会堂里国歌旋律响起后,我流着眼泪唱完了国歌。”杨娜激动地说:“那一刻我脑海里浮现了好多画面,想到我小时候家里困难,和妈妈一起挖野菜的日子,再想到如今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感恩。”
“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有宽敞的水泥路村道,有路灯、球场、新房,还有太阳能。”“我们村还是佤文化传承基地,有展示佤文化的小博物馆,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村里都办了野果节了……”杨娜老家马散村永俄寨的村民们说起家乡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天,乡亲们围在电视机前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大会实况时,看见了杨娜,心里又激动又自豪。
杨娜在“党代表通道”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她说:“我是佤族黑珍珠杨娜,我来自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新歌感党恩》表达了各族人民的生活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会结束后,杨娜从北京回到家乡,就想着让家乡的各族群众更好地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了“江三木洛”“白鹇鸟”等宣讲团,杨娜成为了一名宣讲员。
“我们这里少数民族多,又是边疆地区,要用当地的语言,用心、用情宣讲,老百姓才能听得懂。”杨娜和队员们尝试着将党的政策翻译成佤族语言,编成佤族歌舞进行宣讲。杨娜自己准备了普通话、当地方言和佤族语言三个版本的内容。
杨娜走到家乡的村村寨寨,用亲身经历、用不同形式讲述着佤山蜕变的故事。一阵阵歌声从一个个佤族村寨传出,飞扬在山林中、蔚蓝的天空中,一群群佤族村民围着杨娜唱起歌跳起舞。杨娜和乡亲们在村旁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围成一圈坐下,她用佤族语言向大家讲述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一次,杨娜到同心镇的那柯里村。她说:“佤族以前居住在大山里,现在,许多佤族人进了城,住进了洋楼,开上了汽车,孩子上了大学,我们之所以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杨娜的故事还没讲完,那柯里村几位村民的眼眶湿润了。一位50多岁的村民说:“我们以前的日子太苦了。我现在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已经结婚成家,一个在县城当老师,一家人都过得很幸福。”
杨娜说:“我们都感受到西盟佤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感受到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爱。”
宣讲期间,杨娜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让群众在家中等宣讲,农活就干不了,她想着要把宣讲搬到田间地头,随时随地开讲。杨娜的“微”宣讲,把党的惠农惠民政策带到了茶园、山谷、胶林,唱给劳作的群众听。有的老百姓听到她的歌声,也跟着唱,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阿佤山的村寨,党的“好声音”也传进了千家 万户。
让自己在基层实现新的价值
2019年年底,杨娜到勐梭镇工作,担任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杨娜说:“我亲历了家乡从国家级贫困县到率先在直过民族地区实现脱贫的过程,更愿意亲身参与家乡的建设。”
每次去基层村寨,乡亲们都爱问杨娜有关农村政策的问题,讨论养牛、养猪、植树能不能挣钱的问题。杨娜每次都认真回答,并告诉大家放心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生产生态食品,开发农家乐,建设生态旅游村。
杨娜希望能给予村民更专业的指导。在勐梭镇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她牵头成立了“幸福勐梭”宣讲团。宣讲团聘请农业、文化、金融、卫生等方面有经验的老师加入其中,根据群众所需所盼安排宣讲成员进村入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讲活动,把科技的大篷车开到群众身边。
脱贫后,有的村民想发展甘蔗产业,有的村民想提升水稻旱种技术,杨娜协调宣讲团的成员对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种植水平,还为群众普及肉牛养殖、茶叶种植等方面的知识。村民按照老师的讲解进行种植和养殖,提高了收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也更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
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杨娜经常住在村里,挨家挨户了解村民的家庭情况,这家的收入怎样,那家老人的身体怎样,看看哪家有困难,再帮助解决。很快,杨娜和村民熟悉起来,村民也喜欢上了热情开朗的杨娜,他们遇到什么问题,都想到要给她打个电话,打过了,心里就踏实了。
疫情期间,杨娜每天要到15个分布较散的村民小组挨家挨户排查,向群众讲解防护知识,她用汉语讲一遍,再用佤族语讲一遍。村民们说:“你忙就少来一点了,我们有什么事就给你打电话,都听你的。”
杨娜现在“挂联”勐梭镇秧洛村。2021年,秧洛村六组成为了西盟县肉牛养殖示范点。杨娜和同事们经常跟群众同吃同住在寨子里,从种牛挑选、饲草种植、牛舍改造,到母牛生产、科学喂养等方面给予指导。群众看到杨娜这样亲力亲为,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更加 高涨。
最近,杨娜在组织妇女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她和妇联的同志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还专门聘请了老师,为村里的妇女进行家政培训,给大家讲怎样从家庭整洁做起美化环境。妇女们的热情可高了,按照老师讲的方法,把家里家外打理得干干净净。
杨娜也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收获了荣誉和大家的信任。
2018年杨娜荣获了“云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被选为“普洱市妇联巾帼脱贫形象大使”。2020年她被评选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021年作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表彰。
杨娜说:“从教师,文艺工作者,到现在的基层宣传工作者,我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很有意义。如今在基层工作很忙碌,今天想着肉牛养殖,明天想着佤族织布,每天都想着还有哪些事情要做,然后和大家一起忙碌,一段时间后就会看到变化,这种感觉很充实。”杨娜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到基层工作,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在火热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撰文 / 解琳
摄影/ 于飞 艾嘎
供图 /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