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潮州广济桥上的非遗集市中,一名年轻女孩一手执木锤,一手执刻刀专注地创作,吸引了不少来往的游客驻足。随着她刀起刀落,一块平平无奇的木头,慢慢变成一个蟹篓的形态。游客们惊叹:“这个女孩子看上去这么温柔,用起刻刀来又这么精准有力量,不可思议!”这位“不可思议”的女孩就是“90后”木雕手艺人陈嘉。
陈嘉出生于木雕世家,爷爷陈舜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父亲陈培希是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家庭的熏陶下,她14岁开始学习潮州木雕技艺,目前已经掌握了精湛的技法。“龙虾蟹篓”是潮州木雕常见的地方风物题材,寓意渔民喜获丰收,八方来财。在陈嘉的精雕细琢之下,《龙虾蟹篓》作品栩栩如生、灵气凸显,“虾”“蟹”在竹篓内外你争我斗,相依相偎,活灵活现。
陈嘉说,创作生动的作品离不开细致入微的观察。“每件《龙虾蟹篓》作品中虾蟹的动作是不一样的,龙虾脚和螃蟹的钳子,最能展现出它们的形态,制作木雕的时候我会更加注意这两个地方。平时去大排档我也会观察龙虾行走的时候是哪一只脚先往前。”
对一个年轻人来说,选择潮州木雕这门行当,意味着不小的自我挑战。潮州木雕讲究多层次镂空,做的时候不仅要想象下一层要做什么,还要考虑到木雕的内层,以达到层层相扣的效果。通常,完成一件木雕作品,需要三十几把刻刀和大小不一的木锤有时还需用粉笔和铅笔做一些记号。有限的空间,给木雕技艺的施展增加了难度,如果想雕刻出惟妙惟肖的细节,就更需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付出极大的耐心。木雕还是个体力活,有时从做粗坯开始,就要手抱一段十几斤的木头,对体力是极大的考验。
长期的雕刻,让陈嘉手上破皮、起泡,受伤是家常便饭,但陈嘉仍然痴心不改。“我从小就看爸妈做木雕,小时候的玩具也是这些木头。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爸教我用木雕做了一个小房子,当时这个作品在我们年级排第一名,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做木雕也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从那时候起就对木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女生相对喜欢一些精巧的东西,有时候我会把一些多余的木材做成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想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受潮州木雕。” 学习这门技艺以来,陈嘉为这项历史悠久的技艺注入着年轻的活力,在题材和用途方面,进行了不少扩展,比如用木头雕刻了精美的梳子以及老虎和茶壶等摆件。
陈嘉说,她目前的创作中,雕刻《龙虾蟹篓》中的“三篓”是最有难度的,但接下来,她还会向老手艺人学习,在传承和创新中挑战更大难度的作品。未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潮州木雕成为人们的必需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让老手艺焕发更多的生机。
文/中国全球图片总汇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