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金佛山自然保护区职工周洪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19名巡护员及团队,获得了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国际巡护员奖“2021年度特别嘉奖”。
得到这份嘉奖的原因是,周洪艳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在莽莽林海中,一直保护着一种三百万年前的植物——银杉。为了扩大银杉的种群数量,周洪艳工作的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工繁育银杉。目前,已累计育苗3000余株,野外回归1700多株。周洪艳因此得到了媒体的关注,而这一年已是她做自然保护工作的第32年。
从21岁开始,她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留在了悬崖峭壁上、青山绿树间。为银杉“家族”变得越来越强大;为濒临灭绝的黑叶猴、林麝等野生动物能在这里生息繁衍……周洪艳从一个平凡的女子,到用脚丈量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成为了自然保护区的专家;她从最初对这份工作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无比热爱……
窈窕淑女,勇攀高峰
“悬崖绝壁几千丈,绿萝袅袅不可攀”,山崖陡峭,平常人望而却步,周洪艳却是“知难不畏,绝壁可攀”,在山林中穿行,是她工作的日常。
采访周洪艳恰逢“三八”妇女节。一见面她就高兴地说:“今天我还去看了1991年我们人工培育的银杉!”言语中,感觉她是去看了一个成长得很好的孩子或亲人、老朋友。说起这份干了30多年的工作,周洪艳没有一丝的厌倦,依然有着浓烈的热爱。
1989年,21岁的周洪艳还是一个重庆城里的辣妹子,在城市里长大的她,对金佛山这样的山林,一无所知。然而,命运安排她从工作的火电厂分流到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做巡护员,成为当时保护区唯一的女性巡护员。
保护区最早的办公室在山里,从城里要坐几小时汽车,还要再走一个小时山路。前后左右都是山,住在一楼宿舍的周洪艳有些害怕,特别是到了晚上睡觉,时不时会听见野生动物的叫声,厕所居然还在猪圈里,伸手不见五指。
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巡山工作才是对生命的一次次挑战。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偏僻山路,曲折难行,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需要自己动手开辟。山区里又经常下雨,一年中有半年他们是走在湿滑的山路上,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滚落山崖。
“我是经常摔跤的嘛。”周洪艳轻描淡写地描述着自己的工作环境,没有心有余悸。而说起这份工作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她只用了四个字:“能走,扛饿。”
“那时候没有带干粮的意识和习惯,我们早上六七点钟吃了早饭上山,一走就是一天,十几个小时,晚上七八点钟回来才吃晚饭。也没带水,口渴了就喝山里的泉水……要能走,还要能饿肚子。”
“我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在山里一走就是一天,几十公里的山路,到现在好多人都是走不赢我的哦!”
虽然周洪艳现在笑嘻嘻地说着,但在当时,她可没有今天的淡定从容。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经济改革如火如荼。那时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保护环境还是件很陌生的事。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光荣感,而且是既艰苦又挣不到什么钱的职业。
除了对工作环境危险的恐慌,还有迷茫。一个21岁的年轻女子每天身处这样的艰苦环境确实面临巨大的身心挑战,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在这个山里干什么?这份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
就在周洪艳迷茫和退缩中做思想斗争时,1990年,时任四川省金佛山保护区管理所的王必浓所长,开始带领团队做银杉人工繁育。周洪艳参与其中后,逐渐觉得有趣,也越来越热爱这份工作。在开篇时周洪艳说起刚刚去看了的“老朋友”,就是由她亲手栽种下的金佛山第一批回归自然的人工繁育的银杉。
周洪艳和同事们在科研条件简陋、没有任何防护装备,甚至当时连望远镜都没有的情况下,开始了巡山—寻杉—移杉—护杉之路。
随着时间的积累,周洪艳对金佛山越来越熟悉,户外经验也丰富了很多,但山林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危险依然无处不在、惊心动魄,每一次巡山都像是一次“丛林大冒险”。
有一次巡山遇到暴雨,周洪艳只在头上顶着一个塑料袋,衣服裤子和鞋子全部湿透了。但她不敢停歇,冒着大雨在山林中行走,突然,周洪艳感觉一个东西掉到了头上,同行者惊呼:竹叶青蛇!
惊险之余,周洪艳在同事的帮助下,将头上的毒蛇抖落,然后继续前行……
还有一次,她杵着一根棍子走在山上,突然同事指着棍子说:“看,有条蛇。”周洪艳看见一条竹叶青蛇缠在自己的棍子上。这时她对这类突发的惊险事情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应对经验,她不慌不忙甩掉蛇后,继续走路……
除了经常遇见毒蛇,周洪艳还遇到了第一只黑叶猴、林麝……许多濒临灭绝的稀有野生动物。
问她怕不怕这些野生动物时,周洪艳说不怕,她相信万物皆有灵性。遇见这些野生动物,只要不伤害它们,它们是不会主动伤害人类的。
迄今为止,周洪艳和她的同事没有遇到过一次被蛇咬伤、被野生动物伤害的事件。在周洪艳看来,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这么简单。
她和同事们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义务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他们将“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等标语印在孩子们的作业本上;定期去学校宣传保护环境的理念;引导当地老百姓不杀、不吃、不贩卖野生动物,不去山里挖野生的草药和植物等。在他们的宣传引导下,当地老百姓都有了环保意识,金佛山的生态也越来越好。
斗转星移,杉林为证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周洪艳与历经300万年的“植物大熊猫”银杉相伴,像是它们与人类的偶然一瞥……但却是周洪艳30多年来全身心的投入。
巡山、保护自然的日常工作让周洪艳吸引来了不少大学教授和学者专家来金佛山考察研究。周洪艳起初仅作为金佛山的向导,为教授学者带路,但在一起工作久了,善于学习的周洪艳学到了很多动植物知识。这些知识让她对自己做的这份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找到了工作的价值和使命感。
银杉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陡峭山脊,全世界只有我国重庆、广西、贵州和湖南才有少量分布。金佛山除了银杉,还有银杏、大叶茶、方竹、乔木杜鹃,组成了“金佛山五绝”。
“这里有2000多年树龄的茶树,产出的古树茶味道浓郁;还有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集中的古老杜鹃群落,每年四五月间,30多万株杜鹃花次第盛开,形成壮丽的高山花海……以及濒临灭绝、被及时保护的黑叶猴、林麝……”
周洪艳对金佛山的资源和特色如数家珍,因为她走过了金佛山的无数条崎岖小路;走过每一株银杉树的身旁;她可以和黑叶猴对话……如今,周洪艳亲手种植下的银杉树最高的已经长到了6米。
金佛山就是整个世界,而她了解这里面的一切。
“我是唯一走到了金佛山每一株银杉树下面的人,除了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银杉,无法过去,我都要远远地目视它们。”
“我只要看一眼,就能分清哪株银杉是野生的,哪株是人工移栽的。”
30多年间,周洪艳和同事们走遍金佛山,找出每一株野生银杉,把它们保护起来。她给每一株野生银杉都挂上了标识牌。这个牌子,也许是银杉300万年来第一次和人类的约定,人类要和它们在这片土地上共同成长,一起繁荣。
周洪艳工作的33年,所做的发现和保护银杉工作,也许对这种历经300万年的“植物大熊猫”来说,只是它们与人类的偶然一瞥,弹指一挥间。但就在这短暂的一瞬间,为了银杉家族在金佛山越来越庞大,周洪艳用爱、信念和行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020年,周洪艳牵头完成了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区第三次野生银杉的调查。彻底摸清了金佛山上所有的野生银杉信息—从2018年开始,周红艳和同事们实地调查摸排适合银杉生长的21座山峰。
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银杉野生群落增至9个,1米以上野生银杉共计572株,其中最高一株树高达21米。此次调查较2015年调查数据增加187株,其中新增野生银杉群落1个,由16株银杉组成。
山林风雨,家中有爱
“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对工作中遇到 的困难,周洪艳有着重庆女性的精明强干,从来“不虚”,勇敢前行;而在山林之外,她有一个温暖的家,被珍藏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在参加世界自然保护地委员会国际巡护员奖的评选过程中,周洪艳的女儿参与了递交申请资料的部分翻译工作。周洪艳的微信头像是女儿手握相机拍照的图片……山林之外,周洪艳和很多的普通女性一样,她的身份还是女儿、妻子、妈妈……
女儿经常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妈妈:“我妈是很得行(厉害)的哦!”
每次周洪艳去巡山,都怕家里人担心,于是就跟家里人说“下乡”。至今她的家人没有谁走过她工作过的山路,也不了解她在山林中是如何“穿梭攀岩”的。
最早保护区的办公室在山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因此,周洪艳只能工作26天,再回家休息4天。她说女儿成了“留守儿童”。但她又乐观地解释:“比留守儿童还是好些,留守儿童要一年才能见到妈妈,我这一个月就可以见一次嘛。”
周洪艳很感谢自己的父母,他们为了支持她的工作,负担了养育女儿的全部事务。她也很感谢女儿,一直乖乖的,没让她操太多的心,从小学到大学,现在工作了,成长很顺利。
女儿是散养大的,因为周洪艳很少在女儿身边陪伴,也没有对女儿的学习有过指导和要求,但周洪艳说,她一直在精神上支持着女儿,她们像朋友一样亲密。
因为经常不在家,爱人也曾经反对过她继续做这份工作,但周洪艳越来越喜欢在山里,她就努力说服爱人,逐渐获得了爱人的理解和支持。虽然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聚少离多,但他们一直是周洪艳的“能量加油站”,是她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工作之余,获取力量、温暖的地方。
周洪艳说现在的工作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尤其是现在的“后浪青年”,他们投入到生态保护事业上,很多年轻人加入到巡护员的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振奋人心。经济发展虽然重要,但是对环境的保护更重要。新一代的巡护员很容易找到这份工作的使命感和意义所在。
而如今,有更多的科技设备运用到生态保护中,也为户外检测工作增加了便利条件,比如金佛山安装了红外线摄像头,可以在办公室检测到每一株银杉的状况(办公室也从山里搬到了城里);可以用更多的技术手段监测动植物的种群和生长情况;在山上可以使用通信工具进行沟通联络……
2023年,周洪艳就该退休了。她说退休后将重新整理工作日记,将一生相伴的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写成一本书,包括每一株银杉在金佛山的位置和情况;山区内动植物的详细信息;自己工作的故事和心得。她希望自己34年的巡山经历,能为更多人了解金佛山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这本书,不仅是研究金佛山的重要资料呈现,还是周洪艳对金佛山挚爱的表达。
书有终章,而银杉依旧在,沐浴着朝晖夕阳。
撰文 / 张俊 陈运欣
供图 /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