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航天强国要靠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向航天战线全体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并向他们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谆谆嘱托,激励着航天战线上的广大青年工作者。在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就有一批航天巾帼在不同岗位展现青春芳华,撑起了固体动力事业研制的“半边天”。“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展现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在接受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的女科技工作者们坚定地说。
绚烂长空,“赵氏姐妹花”不畏挑战
“30秒,40秒,50秒……”屏幕上划出一条完美的推力曲线,“成功了!”2021年10月19日11时30分,试验大厅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前排有两个人激动地紧紧拥抱。这是由航天四院牵头研制的3.5米/500吨推力先进整体式固体发动机地面试验的现场,这两个人就是该所型号研制团队中的“赵氏姐妹花”——赵玉静和赵雪尧。
赵玉静2010年刚参加工作,就被选入研究所新成立的固体运载动力室。作为壳体结构设计师,赵玉静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她给自己定下一个工作格言——一次要把事情做对,次次都把事情做好。
在面对CZ-6A固体助推器的壳体设计任务时,总体要求一种全新的捆绑结构和载荷,赵玉静发现如果采用传统设计方式较难达到要求。于是,她通过一次次查阅资料,一遍遍请教专家和同事,终于决定采用拓扑优化的方法进行壳体的结构设计,以较轻的质量满足了指标,且通过一系列的针对性试验均获得圆满成功。
十年后,2020年赵雪尧入职时,室里安排赵玉静当她的师傅。“工作中的师傅,生活里的姐姐。”听了赵雪尧的话,赵玉静害羞地笑了,“我们就是互相学习,一起进步。”在赵玉静的带领下,赵雪尧也伴随着固体运载动力的发展一步步成长。在某型号发动机壳体新结构设计中,她们认真查阅文献资料,打破传统思路,通过层层模拟、附加参数的方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壳体仿真设计方案。“当试车成功的时候,看到发动机工作时那几十秒的绚烂,无数个不眠的夜晚,都变得值得。”
今年她们所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固体大推力发动机研制团队被授予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称号,“这一荣誉对我们团队、对宇航运载火箭固体动力研制队伍都是莫大的鼓励。”赵玉静说,“总书记的回信勉励越来越多和雪尧一样的青年人才加入团队,为固体动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追求完美,再苦再难也要干好
“你家孩子最近吃饭咋样?”这是某型号任务三级发动机设计师队伍的3位总体“妈妈”在开会后的寒暄。
哺乳期妈妈陈晨刚刚休完产假就接到了担任Ⅰ级发动机总体设计师的任务,这让她有些措手不及,要知道,之前的9年半她一直干的是部件专业,从未从事过总体工作,这一次不但要将Ⅰ级总体的任务交给她,还是这么重要的一个型号。虽然有些忐忑,但接下任务的这一刻,陈晨就下定决心,再苦再难也要干好。突然的专业转变谈何容易,最初听到某些专业术语时她只感到头皮发麻,接下来的每一天她都泡在技术里,晚上下班回家哄睡刚刚半岁的孩子,再匆匆回到办公室抱着方案、图纸钻研,就这样,她顺利完成了从部件到总体的角色转变。
怀孕妈妈权恩是一名二胎孕妇,去年年底,前期方案出来后她便马不停蹄地与总体单位对接、出差开展工作,年后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办公室要限制人员数量,大家都是轮流到岗,权恩是来办公室最多的,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试车前的几个晚上,她经常半夜醒来,脑子里都是产品的事。为保障产品研制要求,权恩经常在各厂所之间奔走,在她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Ⅱ级发动机的试车接近完美,试车曲线与预示曲线几乎完全吻合,同事们也给她未出生的二胎宝宝起了个小名叫“准准”。
“厚此薄彼”的妈妈龙玥霄是一名女博士,刚入职两年的她就被分配了Ⅲ级发动机的总体工作,入职时间短,又是第一次干总体,所有的问题都是难题,可她丝毫没有退缩,四处拜师,拼命学习,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新兵蛋子”成长为一名“技术多面手”。但工作的投入意味着对家庭的怠慢,她家离单位较远,经常加班太晚就不回家,假期时才难得抽出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待几天,“只能安慰自己,多照顾型号任务这个‘孩子’。”
该型号任务三级发动机的试验成功,使多项关键技术得到验证,为进一步捍卫国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说起所里这支“娘子军”,男同胞们都竖起大拇指,表示由衷地佩服。
女承父业,“航二代”续写传奇
“传承父志,献身航天”是陈红斌从小到大的梦想,大学一毕业,她就回到了父亲所在的单位——曾任航天四院逃逸系统动力装置总设计师陈立学工作的地方,跟随父亲开始了固体发动机的探索之路。她亲历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等多次飞行任务,为提高发动机的安全系数,她夜以继日反复演算分析,每次发射前还要和同事们开展多次双想复查工作。“即使已经达到0.9999的可靠性,我们仍要继续追求那百分之百的令人放心,不能有丝毫懈怠。”
像陈红斌这样传承父辈航天梦、扛起红缨枪的“航二代”女将还有很多,获得陕西省国防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的火工装置事业部工艺班组就是一支由2/3以上“航二代”组成的队伍。她们的童年开始于三线建设的蓝田大山脚下,长大后秉承父辈们的航天事业,在岗位上继续发扬航天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为了不耽误高考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安全和同事们的安全,班组一名女同志每天骑电动车往返,单程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一骑就是一个月,风雨无阻,还两辆电动车换着骑,生怕路途中没电了耽误事。这群巾帼女将致力于工艺优化,缩短工艺周期、引进先进设备,实现航天产品批生产的同时,逐步实现航天火工品装配数字化、自动化及产品化生产。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富国强军的责任和使命,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航二代”的巾帼女将们从父辈手里接过接力棒,为固体动力事业建设新的辉煌,用青春续写新时代新的传奇。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所长王健儒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女职工在科研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半边天作用,我们十分重视女职工的发展,所工会专门指导女工委确立了‘1+2+3’工作思路,即以巾帼建功活动为主线搭建女职工成长平台,建立两项工作制度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创建三个品牌项目提升女职工生活品质。未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积极团结引领广大航天女职工,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为中国航天事业再建新功。”
(记者 党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