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来,宁曼丽带领苗族妇女走上了一条令人瞩目的道路。通过她们的努力,曾经小众的蜡染艺术逐渐走向市场、进入中国民族博物馆、登上国际时装周的 T台……蜡染这一传统技艺,振兴了黔东南乡村经济,同时也改变了众多苗族妇女的人生。
太阳落山后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城显得格外宁静,随着一栋四层小楼的灯点亮了,一阵阵质朴嘹亮的合唱声传向窗外。房间里的黑板上写着歌曲《蓝莲花》的歌词,宁曼丽站在黑板前,一字一句地教48位苗族妇女唱歌。
这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蜡染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宁航蜡染”。61岁的安徽人宁曼丽是该示范基地的创始人。48位当地苗族妇女不仅是画娘和染娘,也是蜡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传承人。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它“以蜡防染”,创造出深沉雅致的靛蓝色,这也是苗族蜡染的底色。宁曼丽与这抹靛蓝色的初次相遇是在10多年前。她当时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参观,立刻就被蜡染所吸引。于是宁曼丽开始对蜡染进行市场调查,最终将目的地锁定在丹寨县扬武镇排莫村。
走进这座古朴的苗寨,时光仿佛在这里静止。青山环绕,流水潺潺,炊烟和狗吠在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中若隐若现。然而,大部分村民已经不再从事蜡染工艺。村民们说,现在衣服可以去县城买,市面上机器染制的布料有红的、蓝的、黄的,什么颜色都有。
村民们热情地招待了宁曼丽这个山外来客,但当她提出一起去丹寨县城从事蜡染工作时,村民们纷纷摇头。在他们看来,蜡染是妈妈教的手艺,谁会愿意花钱去购买呢?尽管没有获得积极的回应,宁曼丽回到县城后仍然注册了公司,并租下了一栋四层的空房,还以女儿的名字“宁航”为公司命名。
两个多月后,宁曼丽再次来到排莫村。村民们依然热情地款待她,但再次拒绝了她的邀请。然而,宁曼丽并没有灰心,她怀着坚定的决心又踏入了这个村寨。这一次,几位苗族妇女同意了。她们在宁曼丽的公司里工作了一个月,宁曼丽给每个人发了600元的工资。消息在村子里迅速传开。不久之后,妇女们又带上各自的亲戚加入公司,这栋小楼变得热闹起来。
2015年冬天,宁曼丽偶然在博物馆看到一套名为《百苗图》的书籍,书中描绘了古代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场景。宁曼丽如获至宝,她借出书籍并召集了画娘们,将书中的内容讲述给大家听。画娘们纷纷根据自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用蜡染的形式把书里的画面表现出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画娘们完成了一幅长卷作品。这幅蜡染版的《百苗图》汇集了540个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贵州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生产生活的场景。
2016年5月,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专家和学者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宁曼丽展示了这些年来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百苗图》长卷。不久之后,宁曼丽得知这批作品将被中国民族博物馆收藏,更令宁曼丽惊喜的是,民族文化宫将为这些作品举办特展,并邀请她和画娘们前往北京参加开幕式。
2016年7月23日,“‘千年窝妥’丹寨苗族蜡染文化特展”在北京举办,这是宁曼丽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我们第一次走进首都的艺术殿堂。”宁曼丽带领几十名画娘来到天安门,穿着华丽的苗族盛装的画娘整齐地站在金水桥旁,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喜悦不期而至,缘分也是。同年10月,服装设计师成昊偶然参观了这场展览。作为在北京工作多年的设计师,他一直致力于在设计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看到这些精美又神秘的蜡染图案时,成昊立刻决定,要举办一场以蜡染为主题的时装秀。
为了寻找灵感并定制走秀服装,成昊从北京来到“宁航蜡染”。最终,成昊的时装设计展示赢得了同行的一致赞誉。这场时装秀的成功让蜡染艺术走进了时尚界的舞台,为宁曼丽和画娘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2019年,宁航蜡染工作室收到伦敦时装周的邀请函,主办方邀请他们参与一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为主题的专场秀。成昊将他和画娘们一起创作的36套蜡染礼服寄往伦敦时装周。2020年,这些服装登上了国际时装周的T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丹寨蜡染独特的古朴、粗犷和奔放的风格。
丹寨蜡染的独特风格不仅是一种少数民族的生活艺术,更是画娘们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蜡染改变了她们的人生。
如今已经年过七旬的王优里勒是最早和宁曼丽走出大山的画娘之一。她创作时从来不用制作底稿,她勇于大胆运笔,创作时一气呵成。
画娘杨乃金加入了宁航蜡染工作室。由于技艺精湛、活泼自信,杨乃金被聘任为黔东南州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蜡染指导老师,还受邀到广西艺术学院开办讲座。
1988年出生的杨昌兰是一位聋哑人,她已经在宁航蜡染工作室工作了将近10个年头。她的作品充满灵气,宁曼丽称赞她是一个天才。
《蓝莲花》是宁曼丽最喜欢的歌曲。有一天,她把这首歌播放给画娘们听,大家都说好听。在闲暇的夜晚,宁曼丽会带着画娘们学习唱歌。经过三个月,画娘们学会了这首歌曲。
那一刻,宁曼丽深感惊讶,“你们已经懂得这个歌曲的意思了吗?”
“我们一边学唱,一边理解。”一位妇女说,“以前我们生活在大山里,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在哪里,后来你一次次带领我们走出大山,一次次让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我们在低头画蜡的瞬间,发现脚下就有一条路,而且是宽广的路。”
文: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