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家,简单一个字,就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家,又是一个充满内涵和温暖的词,是无与伦比的凝聚力、是共同成长的美好、是无怨无悔的付出、是放不下的惦记。
而在非遗传承者们的家中,又多了一味民族文化的滋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遗传承者们的家,去感受家庭成员在非遗传承事业中的互帮互助,感受充满温暖与爱意的天才妈妈们的人生。
01 水族马尾绣
传承,是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
韦桃花 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梦想工坊带头人 |
韦桃花是典型的“天才妈妈”,她的人生就是一部水族女性与贫穷厄运抗争的个人史。从小就跟母亲学马尾绣工艺的韦桃花通过借鉴、研究古老的马尾绣精品,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巧思和设计,创作出了一批精美独特的马尾绣工艺品,成为远近闻名的马尾绣手工艺人。
韦桃花从无依无靠到开启马尾绣商业生存之路,从农家小作坊到马尾绣产业链,她不再是当年靠马尾绣补贴家用的普通水族女性,不再禁锢在田间地头,她是一只美丽的金凤凰,飞向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迪拜等全世界各地,去传播马尾绣文化,将非遗传承的责任扛在了自己的柔肩上。
她总说,如果没有马尾绣,就没有现在的她。师徒传承,既是在技艺技巧上的倾囊相授,更是对工匠精神的接续与创新。政府帮了她很多,她更要把马尾绣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马尾绣,带领更多的绣娘学好马尾绣。
|
杨晓曲 贵州三都水族马尾绣梦想工坊骨干 |
韦桃花的儿媳们自然是“近水楼台”,自嫁过来后就开始跟着婆婆制作马尾绣,习得了一份好手艺。杨晓曲是韦桃花的二儿媳,每每说起婆婆都是赞不绝口:“作为母亲,她和蔼可亲、慈祥又勤劳,教我们人情世故,是我特别敬重的长辈;作为老师,她耐心又细心、乐于助人,让我受益匪浅。”
“在婆婆的事业版图中,家人们各有分工。老大做运营管理,对接项目,石庶、我、石本温、覃毅柔我们4个儿媳妇分别主责生产、销售、设计和材料。耳濡目染中,15岁的大孙女潘苇苇、11岁的二孙女潘阳阳也对马尾绣充满了热情,每次放假回家都会跟着我们一起制作马尾绣。”杨晓曲介绍道。
用韦桃花的话来说,就是“一家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一家人的热忱又带动起附近村寨更多的年轻一辈水族妇女加入生产制作,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产业活力。
02 西兰卡普
传承,是共生共赢的成长
|
谭艳华 湖北恩施西兰卡普谭氏姐妹梦想工坊带头人 |
作为土生土长的土家妹子,80后新生力量西兰卡普非遗传承人谭艳华、谭艳宾姐妹俩从小就学习民族舞,对民族艺术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愫,与西兰卡普的缘分可以说早已是命中注定。
姐妹俩从服装业转行回到恩施家乡创业,从辗转各地拜师学艺到将传统的西兰卡普非遗手工艺创新运用在当代服饰中,通过保留传统工艺、改良设计,赋予了土家织锦更新颖的表达形式。
“我和妹妹无论是性格还是喜好都很像,创业的想法也是一拍即合,彼此鼓励、互帮互助才走到了今天。”谭艳华说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技艺、认知等多方面的成长,尤其是通过西兰卡普的制作,为更多当地妇女和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那种价值感带来的快乐,我觉得比什么都值得!”
如今,西兰卡普在姐妹俩的努力下,不再只是土家人织“铺盖”的手艺,更是复放灿烂光华的民族产业。
|
谭艳宾 湖北恩施西兰卡普谭氏姐妹梦想工坊带头人 |
如果一项技艺仅仅只是技艺,不能变成适合这个时代的产品,一样也会后继乏力。谭艳宾认为,非遗不能只在文化上打动人,产品本身也应该打动人,这块布做出来不仅要能用,更要好用又好看。
姐妹俩调整织锦更细密的经纬线,加入真丝线。包包、首饰、披肩、汽车头枕、雨伞……越来越多符合现代应用场景的产品被开发出来,还别出心裁地用家乡的柿子,开发出特色十足的“太阳染”——将柿子榨出汁液做成染料,同时染出花纹,经过日晒,获得了独一无二的效果。
家人间的互助与守望,是最热情、最持久的情感。当谈及一路走来的艰辛,谭艳宾直言最想感谢的就是姐姐和自己的坚持。每当有放弃的念头时,姐妹俩可以互相消化负面情绪、互相鼓励,最终才走到今天。
03 侗布
传承,是一起为了梦想而努力
|
杨成兰 贵州榕江侗布梦想工坊带头人 |
在丰登侗族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织染,但是没人想过要把这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术变现。1986年出生的杨成兰,是侗寨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大学生,在城市工作8年后辞职返乡,拾起了当初做侗布的梦想。
在经历了人手欠缺、市场遇冷、乡亲误解等一系列摸爬滚打之后,杨成兰终于还是把工坊开起来了。看到杨成兰一个人忙不过来,一年后,熟练掌握侗布制作技巧的姐姐杨成还放弃了在外打工,加入了工坊。杨成兰负责市场和研发设计,姐姐就负责具体制作。
为了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经由杨成兰、杨成还姐妹俩设计制作的侗布,除了传统的蓝靛草,还加入了柿子皮、密蒙花、枫叶、杨梅树叶、朱砂根块等原料,植物染的触感柔软光滑,经过数次浸泡之后,不仅色彩层次感更丰富还带有植物独有的清香,很快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大。
|
杨成还 贵州榕江侗布梦想工坊骨干 |
“小时候第一次穿上妈妈做的侗衣,就觉得漂亮的不得了。或许就是那一眼吧,就决定了这辈子注定和侗布分不开。”杨成还回忆起孩提时光,满是暖暖的笑意。
长大后,杨成还像寨子里众多妇女一样外出务工。第一次听到妹妹要回乡创业还觉得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直到看到工坊建起来了又非常缺懂技术的染娘,妹妹也累得不成样子,最终还是决定返乡帮助妹妹一起创业。
“我一直很佩服她,有决断力、责任感,更有使命感。订单不断增多后,我们就集结村子里的妇女们一起做。她们手艺娴熟、技术过硬,利用农闲时间织布,工坊负责回收和销售,扩大了产量还帮助了更多家庭增收,觉得很有价值感”。杨成还感慨道。
杨成还说,侗布工坊从一开始的小作坊到现在变成集研学和民宿为一体的侗布基地,离不开每一位侗族妇女的努力。
04 布依族扎染
传承,是放不下的惦记和关心
|
何茂晴 贵州黔南荔波布依族扎染梦想工坊带头人 |
每每谈及今日的工坊规模,何茂晴都忍不住感谢一遍自己的弟弟何茂春。何茂晴靠非遗手工艺赚的第一桶金,就是在弟弟的鼓励与建议下完成的。
何茂晴姐弟是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姐姐从小就心灵手巧、擅长手工艺品的制作。无论是蜡染、扎染还是刺绣、织布,她都熟练掌握了技巧。迫于生活压力,何茂晴选择做手工艺品贴补家用,但在荔波遍地都有会做的人,产品如何创新,成了何茂晴和她的手工艺品是否能脱颖而出的关键。
在弟弟的支持下,何茂晴不断“折腾”新产品:染料比例多少,扎结次数多少,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精益求精、反复打样,直到满意为止,务求达到最优效果。
2017年,何茂晴的第一家手工艺品店正式开业,正值荔波旅游大发展,市场反响出乎意料的好。这是何茂晴第一次感受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一份事业的乐趣。随后在弟弟何茂春夫妇的帮助下,又连续开了第二间、第三间店,同时发展了四个代理,真正成为了一项未来可期的事业。
|
何茂春 贵州黔南荔波布依族扎染梦想工坊骨干 |
“家里的老人与小孩都需要照顾,姐姐根本无法外出打工。与其给予直接的经济补助,倒不如考虑发展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让姐姐一家能过得好一点。而且姐姐虽然是贫困户,但是对生活的态度非常积极,一直以来都很勤奋、喜欢钻研,这是让我辞职回乡帮姐姐创业的最大原因。”何茂春说道。
对于姐姐的敬佩、对于照顾家人的追求,最终让在上海从事工业设计工作的何茂春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通过自身的设计功底和商业嗅觉,帮助姐姐将扎染工艺品牌化、现代化。何茂春说,相比起原来的打工生活,创业更加充满挑战和未知,不仅能重拾并发扬民族的技艺,还能帮助很多无法外出打工的妇女们,非常有意义。
姐弟俩用实力证明,由热爱产生的一技之长也可以从容变现,收获肯定与嘉奖。非遗手工艺,不仅仅是女性之间的接力与传承,也让这一对姐弟收获幸福的同时各自实现了自我价值。
05 摩梭手工纺织
传承,是织出民族文化的温度
|
阿七独支玛 云南丽江摩梭手工纺织梦想工坊带头人 |
1964年出生的阿七独支玛,是宁蒗县永宁乡温泉村里第一个初中毕业的女性,也是摩梭人家的“大名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宁蒗县摩梭传统手工纺织厂厂长,温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一个称号背后都藏着生动的故事。
20世纪末盛行的丽江旅游浪潮,让阿七独支玛嗅到了商机,发动了温泉村68户共计168名摩梭妇女从事手工纺织,一度成为摩梭人的重要经济来源。然而在2012年,受到机器手工业的冲击,阿七独支玛和她的摩梭手工纺织进入低谷。为了应对危机,重新找到一条出路,阿七独支玛把大学毕业的儿子从昆明叫回来帮忙。
注册商标寻求专利保护、开网店、申请12个手工纺织的版权图案……在儿子的帮助下,阿七独支玛终于在民族文化上找到了与外界打交道的语言。面对困境,阿七独支玛和她的儿子一起用情怀留住了指尖的温度,也留住了非遗传承的希望。
|
阿七尼玛次尔 云南丽江摩梭手工纺织梦想工坊骨干 |
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阿七尼玛次尔是伴着母亲的织布声长大的。谈及对母亲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一个个无论春夏秋冬还是早上晚上都在织布机前忙碌的背影:“她也想休息,但是为了我们能上大学,她把坚持变成了习惯。还有很多摩梭织女和阿妈是一样,为了家人不得不没日没夜的忙碌。”
靠着母亲的摩梭手工纺织,阿七尼玛次尔顺利地完成大学学业。4年大学生活,让他对族群融入时代潮流有了全新的认知,那就是需要借助民族文化的温度与力量,让摩梭人与摩梭手工纺织走上与时代同行之路,留下可追溯的历史印记。挂念母亲的辛劳、打心底佩服母亲对非遗传承的执着,阿七尼玛次尔萌生了要帮助母亲一起传承非遗的想法。
从帮助阿妈们做手工纺织品到完成12个摩梭手工纺织的版权图案,从自己成为摩梭服饰制作的县级非遗传承人到成功推荐摩梭文化17个非遗类别,阿七尼玛次尔助力母亲把工坊打造成了农村妇女灵活就业的基地、文化传承的基地以及摩梭文化的研学基地。
谈及未来,阿七尼玛次尔掷地有声,他希望能和母亲一起,让其他非遗类别都学习手工纺织落地运营的有效模式,建成培育和孵化非遗传承人、民间手工艺人的帮扶机制,最终将工坊建成川滇交界一个汇聚17类母系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园区。
于天才妈妈们来说,是幸运的。在非遗传承的路上,家人一直与她们同在,给予无限关心、鼓励与支持。
于非遗手工艺来说,也是幸运的。有这样一群群传承者们彼此接力,无论男女老幼皆在为之努力。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非遗传承的未来,将是一片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