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同学段学生量身定制课程,是二中教育集团对于人才培养的贯通思路”。在谈及学校对于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所做的工作时,北京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薛丽霞谈道,“北京二中教育集团是一个由小、初、高三个学段构成的教育集团,在小学阶段要为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保护他们对科学与探索的兴趣爱好,也就是志趣,到初、高中阶段,则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具备的协作精神、思辨意识、逻辑与表达、反思与创新等能力。”
|
“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代言人——北京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北京市第二中学、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东城区史家实验学校校长薛丽霞 |
坚持以课程为主线,奠定好基础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路径不是单一的”。薛丽霞表示,二中教育集团倡导“家校社”协同育人。
在二中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科学探索、人工智能等注重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的相关课程,并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修课、课外活动小组、社团等多种参与形式;同时,学校坚持“打开校门”办教育,科技馆、博物馆,以及高校院所、实验室和专家导师等社会资源,都会整合成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供给,为学生搭建成长发展的平台。家庭同样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载体,学校与家长协同一致,激发并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潜质和能力。
“在二中教育集团已经形成的传统教育活动中,‘百位专家进校园’是其中重要的特色活动。学校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北大、北理工等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到校为学生授课,其中既有科技普及更有高端引领。参与活动的许多专家都反馈,能够感受到二中的学生有非常强烈的科学探究愿望,常常能够提出经过深度思考的问题。”薛丽霞介绍道。
此外,学校还鼓励孩子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不同学龄阶段,培养不同能力
“我们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给予学生长链条的培养与发展规划”,薛丽霞分别介绍了在小、初、高不同学段,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好奇、观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最应被珍视的一种能力;初中是培养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中阶段应该鼓励学生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提出质疑,勇于打破常规。
多年来,二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等赛事中斩获了很多奖项。这些奖项背后,离不开学生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深入探究。在薛丽霞看来,这种深入探究、思辨,并基于现实提出新的想法,通过所学知识的融合,在专家教师指导下设计方案、实施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高中阶段应该对学生着重培养的能力。
孩子科学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家庭支撑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科学素养方面,家庭的支撑也是非常重要的。
薛丽霞认为,小、初、高不同学段,家长对孩子科学素养的培养也要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孩子好奇发问的阶段,家长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断地提问“为什么”是孩子认识世界、向往探究的必然起点,也是创新素质培养中非常可贵的品质。孩子们天马行空的广泛提问,难免遇到家长不熟悉的知识领域,不能马上给出答案,而这正是与孩子一起再学习、共同解决疑问的好机会。
“根据我的观察,往往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突出、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他的父母对孩子的科学探究愿望都是非常支持的。”薛丽霞表示。
为学生的成长护航
提到成为一名教师的初心,薛丽霞表示,走上教师岗位是自己从小的理想。小时候的她认为,老师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传递给学生,帮助很多的人。走上教育岗位后,她发现自己看待教育的观点和理念有了新的角度。
“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孩子成长的引导者,更要为孩子们的未来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薛丽霞表示,多年从业经历也让自己领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权利也有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老师正是他们成长和发展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领者,要帮助他们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更好地、更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我想这应该是教育赋予我们教师的职责。”薛丽霞感慨道。
展望未来,她直言,希望二中教育集团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由地成长、自然地发展,在学校和老师的引领与“护航”下,拥有自己的独特成长路径,成为最好的自己。
“让科技点亮孩子们的智慧人生,愿每个同学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成长。”薛丽霞表示。
来源:全国妇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