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节,到潮汕追英歌舞,成了一种潮流。
潮汕的英歌舞表演会持续整个正月,被网友称作“最强过年气氛组"。英歌舞是潮汕地区的一种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取材于《水浒传》,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年春节,英歌舞不仅再次“出圈”,还“出海”到英国伦敦,街头短短6分钟的英歌舞表演,吸引了数十万人现场围观。
在潮汕,一有演出,街上就会挤满游客,楼房屋顶也站满了居民,甚至有人不远千里驱车来此“现场看一眼英歌”,颇为壮观。
其中,汕头潮阳西门女子英歌队十分抢眼,清秀飒爽,动作整齐优美。“头槌”女孩郑梓欣和队友,青春的笑容和又美又飒的动作,打动了无数网友。
让人“站在屋顶都要看”的“中华战舞”,为何会如此刚劲豪气?被称为“英歌花木兰”的西门女子英歌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又老又潮”的英歌舞有何魅力?
在潮汕,只要有英歌舞的锣鼓敲响,年的味道就来了,这是潮汕人独特的迎新方式。
英歌舞队的队员多为36人、72人、108人。舞者表演时,每人手执一对英歌槌,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槌上下敲击、边走边舞。
初看英歌舞的观众,或许心中会有一个疑问:领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手里为何拿条黑白相间的“蛇”?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阳英歌舞市级传承人陈坍鹏介绍,领队扮演的是《水浒传》里的时迁,他首发探路,相当于队里的“灵魂”;之后是“头槌”“二槌”“三槌”“四槌”,分别扮演李逵、关胜、鲁智深、武松;此后“梁山好汉”依次出场亮相,变换各种队形进行表演。
潮汕地区的很多镇、街道都有英歌舞队,仅汕头的潮阳区,就有上百支英歌舞队。英歌队员服饰色彩鲜艳,表演动作威猛豪迈,看后极为震撼。
起初,英歌舞多由男子表演,后来,英歌舞逐渐打破性别、年龄的界限,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英歌队。
女子英歌舞不同于男子英歌舞的豪迈粗犷,多取材于花木兰从军或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体现出女性的“柔中带刚、刚柔并济”。
还有来自幼儿园的英歌队,平均年龄只有6岁的他们,比起“武侠”快意,倒更多了几分萌。
谁说女子不如男?来看英歌“花木兰”
1952年成立的西门女子英歌队,是潮汕地区第一支女子英歌队,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发展陷入停滞。直到2011年,西门社区重新招募队员组建女子英歌队,陈坍鹏担任队长,请来老队员指导培训,才让这支女子英歌队得以赓续。
陈坍鹏拥有20余年英歌舞的表演经验。从小就表演英歌舞的他,这些年对女子英歌舞进行了很多创新。
西门女子英歌队的妆容清新,额头上画有“火”的标志,有团结、巾帼不让须眉之意。队员的服装统一为红绿两色刀马旦装束,红色队服为花木兰,绿色队服为穆桂英。
女子英歌的动作也吸取了男子英歌的基本步法,揉合戏曲舞蹈的一些舞步造型,表演起来轻盈活泼,飒爽多姿。
如今,这支平均年龄18岁的女子英歌队,规模已达70余人,年龄最小的仅9岁,队员大部分是还在读书的中学生、大学生。
在潮汕地区,每个女孩都有一个“英歌梦”。每年暑假,队里都会“招新”。去年,原本只想招收20名学员,最后收到了100多人的报名申请。
15岁的郑梓欣有幸加入其中,她是汕头市棉城中学的初二学生,10月份开始担任队里“头槌”(承担指挥、领队走阵型和开路,常挑选最优秀的队员担任)。
前段时间的春节英歌舞展演巡游活动中,郑梓欣吹着哨子、敲着英歌槌行走在队伍中,短短几天收到近百万点赞,让她惊喜又意外:“很感激大家对英歌舞的喜爱和支持,西门女子英歌队也会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接住“泼天的富贵”“不能辜负这份喜爱”
比起网友评价的“甜、飒”等词条,更打动人的,是她们面对文化的自信和热爱。“看到女生也可以做男生原本做的事情,很自豪。”郑梓欣说,以前自己看英歌舞表演,觉得很酷,很想加入,真正练起来那些动作,也会比较累,但学习英歌舞锻炼了她的毅力和耐力,也学会了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英歌队中的成员,大部分并非专业舞者。陈坍鹏在潮阳交警工作,吴燕花开了一家美甲店,队里还有体育老师、幼儿园老师等,大家都是下班、放假后自发组织训练,手上起疱、膝盖淤青是常事,能在训练中坚持下来,是因为真正热爱。
“能火起来,英歌舞就能传承下去。我们要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不能辜负大家对英歌舞的喜爱。”陈坍鹏说,“表演背后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荣誉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英歌舞,爱上英歌舞。”
这两天,网络上出现了“别人都开工了,潮汕的节日氛围仍拉满”的热梗,有网友笑称,潮汕人的新年,还远远没有过完。
现在在潮汕地区,除了气势如虹的英歌舞,还能看到乔林烟花火龙、阳美火把节、大长陇贺灯、狮舞、溪口游蔗灯、盐灶拖神、澄海西门蜈蚣舞等各类民俗活动,一直持续到3月份才结束。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