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小玉读大学时,她的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就是幸福的。”杨小玉坦言,自己就是一个幸运的人、幸福的人,因为毕业时她选择回到家乡河南安阳,顺利考入我国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成为了一名讲解员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在被誉为“甲骨文故乡”的安阳,杨小玉和同事们致力于为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殷商甲骨文字建起一座“家园”,把中国汉字的历史和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殷墟是殷商晚期的都城所在地,出自殷墟的十几万片甲骨,记录和保存了殷商晚期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殷商时代语言文字的珍贵样本。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甲骨文这一伟大发现,使安阳成为无数人心中的中国汉文字“圣地”。
作为安阳人,杨小玉讲起甲骨文总能侃侃而谈:“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它的字形形体漂亮,构型富有魅力。甲骨文始终以生动的形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一下子就缩短了我们与古人的时空距离,它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冥冥之中的缘分
杨小玉就读的大学是一所师范院校,她报考的播音主持专业隶属学校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在本科4年的基础课教育阶段,她把中国语言相关的课程,譬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进行了系统学习,而专业课则侧重播音发声、新闻采编等内容。与其他一些播音院校相比,她拥有更多提升自身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机会。冥冥之中的缘分将她指引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
大四学年下学期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杨小玉听室友说安阳正在筹建一座国家级的博物馆,而且该馆正在招聘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我是安阳人,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尽全力去报考这个单位,从而能够回到家乡,把家乡的汉字文化讲给更多人听。”抱着这份初心,杨小玉应聘时对考官说:“我是一个语言传播专业的学生,通过本科4年的学习,我奠定了很好的专业素养基础,愈发想要把所学的知识和新鲜事物分享给大家。”最终,杨小玉获得了认可,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员。
2009年11月,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期工程建成开放前夕,杨小玉和同事们一边在展厅里准备十万字的讲解词考核,一边完成开馆相关的各项筹备工作,每天忙得昏天黑地。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不断扩建,每位讲解员的讲解词储备都达到三四十万字之多。
杨小玉介绍,讲述甲骨文的几种造字方法时,通常要讲解每个汉字的组成部件是如何形成的,以通过文字展现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字起初被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基于对当时社会的真实描述。甲骨文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感受汉字系统的成熟稳定,同时它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纵观历史,在每个时期的字形发展过程中,汉文字在结构上、线条上展现的变化,都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杨小玉说,甲骨文是由人们根据这种文字存在的载体而命名的。“笼统地讲,甲骨文指的是商代的文字。商代的文字有刻在甲骨上的,有铸在青铜器上的,也有写在竹简或陶器上的,只不过刻在甲骨上的体量是最大的。商代的王室或贵族在占卜时,会把占卜的内容记录在骨片上。甲骨文记录的一段段的卜辞,有着完整的体例,就像如今我们写一篇文章要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涉及到的人物以及事件的结局。”
在遥远的3000多年以前,甲骨文记录着古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而这其中的一些事情我们或许仍在经历。“甲骨文帮助我们跨越时空,去想象古人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文字以一种简洁而生动的方式,将古人的生活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便是甲骨文最吸引杨小玉的魅力所在。
给汉字安一个“家”
2014年的国庆节假期,杨小玉和同事们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内开设了一个公益学堂,为前来参观的小朋友讲解甲骨文知识。“我们的公益学堂原本叫作‘汉字驿站’。驿站是古时人们来来往往会停留休憩的地方。我们想以汉字为主题建立一座‘驿站’,给汉字安一个‘家’,让前来参观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汉字,得到心灵的慰藉。”杨小玉清楚地记得,在学堂的第一节课上,有一位四五岁的男孩,他是在国庆节跟着妈妈偶然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的。“小朋友名叫宋云松,他特别喜欢我们的课程,国庆节假期每天都坚持让妈妈带他来听课。”杨小玉回忆说,“汉字驿站”在之后更名为“甲骨学堂”,成为博物馆内一个常态化的课程,今年是课程设立后的第十年。宋云松小朋友从他在学堂上第一节课,到他读小学的整整6年间,只要周末赶上“甲骨学堂”组织上课,他都会来参加。小学一年级时,他考取了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文字小博士”,成为一名小小讲解员。
宋云松现在已经上了初中一年级,在学校组织来博物馆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时,他能够给同学们当“小老师”,自如地讲解甲骨文知识。不仅如此,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他的爸爸妈妈也通过考试成为中国文字博物馆优秀的成人志愿者,经常利用工作之余来到博物馆,为公众提供志愿讲解服务。宋云松一家人与甲骨文结缘的故事,令杨小玉印象颇深。
近年来,围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杨小玉和同事们策划了一系列亲子类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每逢“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父亲节、重阳节等契机,博物馆会从汉文字历史渊源的典故中,选取与家庭、家教、家风相关的内容,为孩子们讲解古人如何在造字中体现尊老孝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博物馆会邀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做元宵、包粽子、做花灯,通过亲子活动教会孩子们更好地与父母相处。
汉字里的“家国相依”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工作的十余年间,杨小玉认识到,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博物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决心鼓励青少年将中华优秀的汉字文化传承下去,并且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汉字文化的自觉传承者。“甲骨学堂”公益课堂已研发近200节汉字课程,举办汉字教育活动1660余场,参与家庭5.5万余个。杨小玉和同事们策划了“汉字精神励少年”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将甲骨文课堂带到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先后走进云南、新疆、广西等地的16所学校,让孩子们触摸骨片,尝试竹简编联、雕版印刷,感受汉字在不同载体上的书写和制作过程,惠及乡村学生2万余人。
2024年,中国文字博物馆为青少年策划了两个全新的文字互动体验类展览。“一个是‘文字里的中国— 家与国’青少年互动体验展,另一个是‘拾趣方块字—青少年教育体验展’。‘文字里的中国— 家与国’青少年互动体验展的展览在2月面向公众开放,展览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何以为家’‘何以为国’‘家国相依’。我们希望孩子们增加对文字的认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国’、什么是‘家’,并教会孩子们要以怎样的姿态处理好每个人在‘家国相依’关系里的职责所在。”
在为孩子们讲解汉字“国”的历史渊源时,杨小玉娓娓道来:“甲骨文并没有‘国’字的字形,但有一个‘或’字,表示疆域的意思。后来金文、小篆等字形在‘或’的周围加上方框,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写法更加强调地域边界,突出保护的意思,也就有了繁体字‘國’的字形。字里行间表达着古人思想中爱国、保家卫国的意识。”
“拾趣方块字—青少年教育体验展”在3月开始展厅施工和布展工作,通过更为童趣化的设计让孩子们了解汉字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我们还展出家书,旨在让孩子们体会在没有电话、不能随时随地发送信息的古代,人们是如何书写家书来表达亲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的。”
包括杨小玉在内的女性讲解员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占比超过九成。她们善于倾听,善于沟通,以内容细致、情感细腻的讲解,为传承殷商甲骨文字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母亲,在日常工作中擅长以妈妈的视角引导和激发孩子们对汉字产生兴趣。”杨小玉说,中国文字博物馆还有另一层“身份”—河南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博物馆内设有一座家风家训馆,为来自各行各业的参观者和他们的孩子举办丰富多彩的家风家教活动。
去年10月,杨小玉来到北京,作为河南省的代表参加了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她与全国各族各界的巾帼模范广泛交流,从每一位代表身上学习她们的闪光点。盛会结束后,她回到安阳,积极宣介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她表示,要通过博物馆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文:叶珊
图: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