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以其非凡的才华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书写了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文艺教育人生。从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到北京师范大学的学术殿堂,她始终保持着对国家的无限热爱。
“我出生于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成长于筚路蓝缕的新中国,是历史发展和伟大变革的见证者、亲历者,因此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黄会林说。
从推动戏剧文学的教学改革,创建北国剧社,到从零起步创建北师大影视学科,创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再到力争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捐资修建艺术楼,创建艺术与传媒学院,投入中国电影民族化、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事业,黄会林的教学生涯横跨文学、戏剧、电影、传播、文化理论等诸多领域,至今已经66年。她的卓越成就,不仅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艺术教育树立了崭新的标杆,也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春入朝,热血奉献
1934年生于天津的黄会林,在年幼时期便颠沛流离,饱受战争的折磨。
黄会林年少时期曾因家庭原因多次转学,初中一年级进入苏州振华女中。“振华女中给我带来了人生中重要的启蒙,也可以说是我接触到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一个起点。”黄会林回忆。在振华女中,黄会林通过一位中共地下党学姐的指导,开始接触并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革命活动,参加各种进步活动:学习解放区的歌曲和舞蹈,讨论新民主主义价值观,普及革命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黄会林随家人迁回北京,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6月,朝鲜战争爆发,全国掀起了参军热潮。黄会林回忆:“我们班40个人都写了申请书。最终,包括我在内的4人被批准入伍,令同学们羡慕不已。”
黄会林永远记得出发的那天,她和战友们坐着闷罐车,从北京前门旁的火车站出发,一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黄会林的记忆中,清川江大桥保卫战是最令她难以忘怀的一场战斗。为了切断志愿军的运输线,敌人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轰炸。黄会林和战友们坚守大桥七天七夜,付出了巨大牺牲。因为没有棺材,只能将战友们的遗体擦干净,装进白布口袋,就地掩埋,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在朝鲜战场的经历,让黄会林深刻认识到:“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身边的战友。祖国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做什么。”
文化传播,身体力行
回国后,黄会林选择重回校园继续学习。她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高中课程,1955年,被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从此,黄会林开始了迄今长达66年的教学与文艺生涯。
1978年后,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要求,黄会林的工作转型为教授现代戏剧,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中国现代戏剧研究课,她认真准备了戏剧课程,并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黄会林意识到,仅在课堂上教授戏剧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于是,她鼓励学生们创作剧本,并在课堂上进行排演,这一举措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接连创作了六七十个剧本。
之后,黄会林特意准备了学生写的六个剧本,策划了一场由学生完成台前幕后工作的戏剧演出。最终,该演出吸引了包括剧协专家在内的超过500名观众观看,大获成功。这次演出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戏剧创作的乐趣,也为北国剧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禺先生观赏北国剧社的表演后,赞不绝口,并期待北京能涌现更多类似北国剧社的优秀团体。
1992年,黄会林调到艺术系担任系主任,从零开始,创建北师大的影视学科。黄会林提出要突出四个特色,即整合建制特色、培养人才特色、理论美学建设特色以及品牌特色。此外,她创建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品牌特色,每年都吸引众多大学生和影视界的关注,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黄会林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她首创了“第三极文化”理论,建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倡导以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有效传播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弘扬全球。
“回望过去,教书育人已融入血液;展望未来,我还会在这条充满探索、关怀、奉献的教学之路上继续前行,尽心竭力,奉献终生。”黄会林的文艺教育之旅还在继续,在未来的岁月里,她将怀着更加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继续为国家燃烧自己,为文艺教育事业献出更多力量。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崔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