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有这样一户人家,家中的女性世代守护着壮绣这门珍贵的非遗手艺,不仅将之作为生活的依托,更视其为艺术的传承。她们的故事,是与年轻时代碰撞 的火花,引领着当地妇女走向独立自强的新生活。
生于壮绣世家 非遗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蓝茜,出生于南宁市马山县的壮绣世家,自小便在奶奶、外婆和妈妈刺绣的环境下长大。
“小时候的我,常常看着家里的长辈们坐在一起绣花, 觉得特别好玩……看着那五彩斑斓的丝线在她们手中穿梭,最后都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就觉得太神奇了!。”
蓝茜从小就知道,刺绣是一场时间与耐心的较量。她笑着承认:“我小时候可没有姐姐们那么坐得住,有时候绣得手酸,心里也不免打退堂鼓。”但那份对刺绣的热爱,就像是她心中不灭的火焰,让她从未真正放弃刺绣。
随着年龄的增长,蓝茜对刺绣的热爱愈发深厚。大学时,她选择了美术专业,将从小耳濡目染的绘画爱好与刺绣艺术相结合。在学习和生活之余,她总会抽出时间来钻研刺绣技艺。无论是针法的运用,还是图案的设计,她都用心揣摩,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在专业课上学到的造型基础、颜色搭配、图案设计,都给了她很多新的启发。家乡的山川、田野,以及那些鲜艳的绣线和神秘的纹样,都在她的心中呼唤着她。
蓝茜将刺绣比作一场甜蜜的恋爱,她全身心投入,每一次针线的穿梭都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她对待每一件作品都如同对待珍贵的爱情,用心勾勒、细心雕琢,将心血和情感一针一线地融入其中。
在这条艺术的道路上,蓝茜从未感到疲惫。即使遇到挑战,她也总是迎难而上,用坚韧和毅力克服每一个难关。她用心感受壮绣的每一丝魅力,用耐心和细心雕琢每一个细节,每一幅作品都是她心血的结晶。
蓝茜对壮绣的热爱和坚持,让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大学毕业后,她带着满腔热情回到了家乡,加入了姐姐蓝淋创办的“壮美坊”,冥冥之中开启了属于她的壮绣命运线。
让壮绣回归生活 给更多绣娘带来希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马山县,位于南宁市北部,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的限制让这里的人们, 特别是妇女,面临着重重就业难题。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寻找生计。
蓝茜记得,一次邻居大姐即将远行打工,她的孩子还在蹒跚学步,却已经要面对与母亲的别离。孩子的哭声,如同一根针,刺痛了蓝茜的心。“如果家乡能提供工作机会,让每个人都能陪伴孩子成长,那该多好啊。”这个简单而深刻的愿望,成为蓝茜心中的一股力量。
当时,蓝茜的二姐蓝淋提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让 姐妹们来我们这里领些活儿回家做呢?这样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份收入。”就这样,在家人的支持下,“壮美坊”诞生了,成为当地妇女的希望之地。
淋过雨的人总想着为他人撑伞,“壮美坊”制定了一条特殊的工资支付制度。“一般来说,绣娘们领了绣片回去,做完回收产品,检查合格了就直接结工资。如果遇到比较特殊的情况,像有一些绣娘急需用钱,我们也会按照绣娘 们实际情况,提前给她们预支。”
蓝茜深刻体会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她常说:“当我们去帮助他人或者是作出贡献的时候,不仅增加了我们的幸福感,也给别人带来了好处。”这份信念激励着“壮美坊” 的每一位成员。
这样无私的付出,也让越来越多的姐妹愿意主动去了解、加入、传承壮绣这门古老的手艺。蓝茜表示,“很多绣娘真的通过壮绣,实现了家庭增收,脱贫致富,我们让更多 的妈妈能够在家门口灵活就业,更多年轻人也会考虑留在 家乡发展。”十多年来,“壮美坊”累计进行了近2000多人次的技艺传授。
绣娘们从“大山里的女人”,变成了拥有更多工作机会的劳动者,她们凭借这门手艺为家里创造了可靠的经济来源。蓝茜感慨道,“现在周边的姐妹们都很爱这份在家门口的事业,一想到我们可以帮助这么多人,就觉得这个事业格外有意义”。
壮绣的革新之路 开启艺术融合新篇章
蓝茜作为广西壮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五代传承人,对于壮绣的未来发展抱有独到的见解和无限的热忱。她深刻认识到,非遗的传承不仅需要坚守传统,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新的活力。“非遗的传承,关键在于保持其活态和年轻化,”她坚信,非遗 的生命力在于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以及在市场上的流通与传播。
在蓝茜的设计哲学中,传统壮绣的精髓与当代美学的融合占据了核心地位。她致力于将现代元素融入壮绣之中,创造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工艺品,让年轻人愿意将这些作品融入日常生活。蓝茜表示,“壮绣是我表达情感的途径,我希望壮绣作品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生活中的一份美好。”
在“壮美坊”,蓝茜鼓励绣娘们大胆创新,尝试不同的面料和针法。她自豪地提到,黄丽琴和麦慧玲两位绣娘在工作中共同创造了“麦黄针法”,这种新技艺不仅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激发了整个工坊的创新热情。
作为一位纤维艺术家,蓝茜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和实 验。她设计的《远方山水》茶席,将传统的太阳纹、三角几何纹与点纹巧妙结合,通过点线面的交织,勾勒出一幅心中的远方的山水,展现了一种慢生活。蓝茜说,“我希望用 艺术的角度表达我们的文化,让大家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去 欣赏和感受壮绣,从而更加珍视这门传统工艺。”
蓝茜的设计作品,如栩栩如生的“小飞象”“小红鹿”“小白猴”,结合了传统图腾与现代几何图案,展现了壮绣的无限可能。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热烈欢迎,更成为了广西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壮美坊”的壮绣手工艺品,不仅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获得认可,还作为国礼被送给外国友人,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在2021年中国与老挝建交60周年之际,蓝茜创作的《吉祥·美好》壮绣作品,更是作为国礼见证了两国友谊的重要时刻。
今年,在当地妇联的推荐下,蓝茜成为了“天才妈妈·壮绣梦想工坊”带头人。在“天才妈妈”项目的支持下,蓝茜期待能够带领更多的姐妹们一起向前奔跑,让壮绣这门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机。蓝茜相信,通过创新和传承的结合,壮绣的未来将更加光明,她希望能够借助更多的平台和资源,为非遗的传承开辟出更多新的路径。
对话
问:“蓝”这个姓氏很少,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吗?
答:祖辈从事“蓝染”,在传统壮族服饰中需要将土布染成深蓝色,因此被称为“蓝”。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蓝”逐渐成为广西壮族地区的一个姓氏。
问:在您的眼中,“天才妈妈”是怎样一个形象?
答:我认为“天才妈妈”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精进的专业态度和饱满的学识自信。加入这个大家庭,我感到非常高兴,又多了一群可以并肩战斗的姐妹。
问:您怎么看待“幸福”?
答:幸福很难定义,它既简单又复杂。幸福不仅仅是一种感觉,它需要具体的付出。当我们帮助他人作出贡献时,不仅为别人解决了问题,也增加了我们自己的幸福感。通过分享和关爱,让这份爱流动传递,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就很幸福。
来源: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才妈妈项目
【责任编辑: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