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端午的那缕粽子清香还未散去,刚赶制完2万个香包,5000个工艺品订单又到了……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中,身着羌族传统服饰的绣娘们一根绣针、一团彩线,娴熟地捻着长不盈寸的羊毫细针,轻挑慢捻、巧手翻飞、经纬交织,转瞬间,一个个绝美的手工艺品便在她们手中“变”了出来,令人惊叹。宁强羌族刺绣传承人王小琴为客人递上一杯当地的宁强雀舌,茶叶的清香和着她以针创业、以艺助贫的故事,慢慢铺展开来。
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羌绣
宁强古称“宁羌”,是古氐羌民族聚集地,久居于此的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而羌绣则贯穿羌族女性的一生。在传统的羌族习俗中,羌族女子从10岁左右就开始接受羌绣技艺训练,正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千百年来,当地妇女多有农闲时节扎花绣朵的习俗。
“我们羌族女子每天都会重复这门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给孩子缝新衣,给家人纳鞋垫,给自己绣香包。”王小琴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羌绣没有固定的手法,全凭绣娘们的心灵手巧,随手选取日月山川、花鸟虫鱼的图样,通过挑花、挑绣、扎花、扎绣等繁复的技法,随心在绣绷的丝布之中施展技艺,艺术性和实用性兼备,堪称与蜀绣、湘绣、苏绣齐名的绣中精品。2015年,宁强羌绣还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羌绣助力姐妹脱离贫困
今年45岁的王小琴,出生在宁强县禅家岩镇的一个偏远山村,受母亲影响,她自幼就喜欢上了刺绣。高中毕业后,王小琴先是在服装厂学艺,掌握了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并成立了自己的服饰公司。2008年,在一次返乡途中,她发现许多懂刺绣的山区妇女日子艰难,年事已高的绣娘没有传人,许多传统针法濒临失传。“我要把母亲传给我的羌绣传承下去,用羌绣帮助姐妹们脱离贫困。”那时,这个强烈的愿望在她的心底翻腾。
接下来的4年时间,为“抢救”羌绣,王小琴走村串寨拜访上百名羌绣艺人,学习针法技能、图案特征、色彩运用,掌握了多种即将失传的针法技艺。此外,她还自费到陕西师范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系统深造刺绣艺术。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探索实践,我们的羌绣技艺越来越娴熟,绣品也越来越美了。”王小琴笑着告诉记者,羌绣传承目前尚属“冷门”,但是只要一点一滴地挖掘发现,一针一线地制作产品,总会有所收获。
努力终有回报。这些年,她带领团队制作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标等7幅作品被国家奥运体育馆永久收藏……
“要保护羌绣,必须带领绣娘大胆创新,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以发展效益反哺传统文化。”2015年,在宁强县政府的鼓励下,王小琴注册商标并成立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将自己的制衣厂转型,把重心放在羌绣的设计研发、加工生产和销售上。
为了打开市场,王小琴带上一批有羌绣图案的手提袋、衣服、鞋垫样品,北上南下、往返奔赴,在各类展会上进行推介展示,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客商的广泛好评,订单如同雪片般飞来,“羌州绣娘”品牌渐渐打响。紧接着,王小琴挖掘刺绣爱好者,无偿教授刺绣理论知识和技巧,举办羌绣培训班并与学员签订产品回收协议,吸引众多贫困妇女学艺从业。
打开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子
舒家坝镇黄泥梁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郑娥因为聋哑又没文化,只能在家照看父母、子女,全家开支靠丈夫在建筑工地打工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报名参加了为期10天的羌绣技艺培训班,郑娥跟王小琴公司签订了产品回收合同,当年年底,她便用羌绣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0多元,高兴得几天没有睡好觉。自此,她就爱上了羌绣,一有空就绣,现在年收入万元以上。
天道酬勤。短短几年间,王小琴的羌州绣娘公司在全县陆续建立4个非遗扶贫社区工厂、3个传习所、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培训城乡绣娘6000余人,带动灵活就业1700余人,其中贫困户近300户,人均增收3000元到2万元,培训贫困群众3000多人,使1000多名贫困人口成为羌绣技术骨干,蹚出了一条“公司+学校+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绣娘”的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子。
“羌绣的传承发展,不仅是这一辈人的事,更要着眼未来,后继有人才能越走越远。”有手艺更要“守艺”,这是王小琴始终不变的初心。作为宁强羌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一班绣娘的“领头雁”,王小琴也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农民工、陕西省脱贫攻坚先进致富带头人、陕西省劳动模范、汉中市“天汉工匠”等。一路走来,她经历了从“手艺人”到“守艺人”的嬗变,也让更多群众成为羌绣的“受益人”。
征途漫漫
惟有奋斗
致敬每一位奋斗者!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党柏峰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