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是首开集团所属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北京市老城保护房屋修缮修建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主持了故宫永寿宫等古建筑的修缮设计,用中国传统建筑的修建方式参与设计了武汉归元寺圆通阁、广西南宁畅游阁等。多年来,张越参与了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胡同四合院的保护和有机更新,探寻着如何让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之法在当代焕发新生机。
研习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之法
1999年,24岁的张越从大学毕业,自江苏徐州来到北京。当时,她的办公地点在地安门东大街附近的一个大院子里。张越记得有一天早上,她沿着后海从德胜门走到地安门,路过烟袋斜街,不知不觉地走进那时候还是居民院的广福观。层层院落和建筑的细节吸引她向里走去,一只鹦鹉说着“早上好”。湿漉漉的街道迎着朝阳升腾着水汽,她被深深地吸引了,“这个画面代表了北京老城区的烟火气”,和她之前住在楼房中的生活场景截然不同。
工作久了,张越一眼便能看出散落在胡同里的老院子。她被房子上考究的砖雕、大门所吸引,慢慢体会到胡同和四合院的珍贵,“就像懂行的人看古董,能从一堆不起眼的东西里挑出珍贵的老物件。如果说北京老城里的故宫、王府是耀眼的红花,四合院就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也是必不可少的。”
张越来到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工作的第一个月,接到的任务就是学习《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马炳坚正是公司古建筑研究咨询部主任,张越经常在临近下班时逮住繁忙的马主任,拿着自己白天看书时积攒下来的问题向他请教。张越说:“我们坚持古人用什么修缮工艺修建,现在也要用这种修缮工艺修复。虽然表面看不到,但当后人再次打开修缮时,要让他们看到准确的清代工艺,不能把这段历史信息给修没了,要把文物和其中蕴含的文化真实准确地流传给后人。”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质构件在建筑上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在河姆渡遗址里发现的草屋草棚中,木质构件已经作为支撑的结构构件出现了。张越说:“我们古建从业者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擦亮历史,培养居民的文化守护意识,从而改善并提升区域的文化环境。最终希望能够形成星火效应,使老城重拾往日风采。”
重拾传统工艺里的智慧
张越最常提及的是武汉归元寺圆通阁。2005年,在马炳坚的带领下,张越及其团队参与了武汉归元寺圆通阁的修建工作。他们需要满足的要求是新建一座阁楼,要用传统的工艺工法修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张越介绍,这座建筑的难点和亮点是楼阁的建筑外观有明三层、暗两层,共五层,“针对每层外观的不同和变化,我们需要处理木结构本身的连续性的问题。”团队通过研究,把那些被遗忘的传统工艺里的智慧重新捡起来,用在楼阁的设计上。
2012年武汉归元寺圆通阁完工,阁楼高51米。除地下一层全部为石材外,上面的主体结构则由木材建成,梁、柱、飞檐都是纯木榫卯结构,不用钢材、水泥。随着对古建行业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张越关注到更多建筑设计以外的东西,比如原材料的供给、工匠的培养等。古建筑“墙倒屋不塌”,木质结构是精髓,木材需要提前准备,控制含水率,把握品控等。
回想自己从业以来印象最深的事,张越描述了她第一次登上脚手架勘查古建筑的场景。当时,她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历代帝王庙的核心建筑景德崇圣殿勘查,从室内地面到天花板将近三层楼高。张越和两位老师一起爬到顶端,师父告诉她,“手抓紧,脚踩稳了,往上走,别往下看。”虽然辛苦,但张越很喜欢这个工作,那份成就感是别人感受不到的。她觉得自己离不开古建筑这个行业,“是有感情的,也是一份责任,想把这些古建筑、古建技艺在我们这一代传承下去。”
文:张佳敏
摄影:李木易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