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城区东四一带的胡同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热爱胡同里的一砖一瓦,用奇思妙想为胡同“改头换面”,让胡同街巷变得更美。他们就是参与北京东城区胡同风貌保护和社区营造的责任规划师。
这支62%成员为女性的创新团队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规划院),他们长期深耕社区规划实施的第一线,团结居民和社会力量,开展三十余个大杂院公共空间更新、二十余处社区微花园营造、十余处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更新和数百场城市规划科普宣传活动,在培育社区规划实施与治理体系效能提升实践道路上,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在这群规划师中间,原工作于北京市规划院、现任北京市规划展览馆馆长的“85后”规划师赵幸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在一次参与东城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编制的过程中,从不熟悉胡同到迷上胡同,她积极地为胡同的保护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动居民参与环境改造
近代以来,与史家胡同相关的名人轶事不胜枚举。这里曾居住过诸多名人志士,催生了中国近代教育,见证了北京人艺的诞生,形成了独特的名人文化。53号院的好园宾馆曾是全国妇联办公地,留下了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等人的身影;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的民国才女凌叔华的故宅24号院,过去常有齐白石、徐志摩、胡适、林徽因等画家名流在此聚会,泰戈尔也曾到此一游……史家胡同自古名人荟萃,其独特之处除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之外,还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老北京胡同,保留了更多往日色彩。凌叔华的家人将宅子捐出,如今,24号院已化身为北京首个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
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委托北京市规划院编制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赵幸作为课题组成员,第一次走进史家胡同,目睹了人们在大杂院中的生活。通过对胡同的深入调研,她和同事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胡同里的居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当他们看到一座民国时期的四合院被房主拆除后,内心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们意识到,仅靠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力量太有限,改造胡同需要借助更多的社会力量—调动产权单位和胡同内居民的积极性。于是,赵幸和同事们协助街道共同推动成立了史家胡同风貌保护协会,成为北京第一家自下而上由居民自发成立的胡同保护社会组织。协会理事长由社区书记担任,赵幸出任秘书长,同时她还是该街区的责任规划师。后来,一批志同道合的规划师、设计师加入进来,胡同保护的民间力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与居民们一起让胡同焕新
赵幸还参与了一些院落环境提升改造的项目。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她曾经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大杂院内的公共空间如何合理利用,如何化解邻里的矛盾等。因此他们需要挨家挨户地与居民沟通改造事宜,或者把居民请到院子里,大家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公共事务。
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团队观察到许多热心的胡同居民自发布置身边的小微绿色环境,于是团队发动居民们参与讨论如何改造身边的胡同微花园,并以小展览的方式将改造效果呈现出来。改造设想得到了街道和社区的大力支持,设计师与居民共同改造实施了6个胡同小微花园,并以此为模板开发教材、建立展示中心,教会更多居民自己动手营造花园。在实施过程中,大家主动清除煤棚子和杂物,并将其变成绿色空间,把原本的废物变成园艺装置,甚至一些高龄的爷爷奶奶们都亲自动手参与施工,亲自维护花园。
用口述史挖掘胡同记忆
胡同不仅需要进行风貌改造,还要把口述史和社区环境改善连接起来。规划师团队想到了口述史项目。因为居民是这个胡同的核心,他们的记忆里有很多关于胡同、四合院的故事。于是,他们用“口述史1.0版”实现这个想法,通过挨家挨户采访老居民,将他们的口述历史整理出来。后来,史家胡同博物馆成立了老照片工作坊。展出的老照片都是居民们翻箱倒柜找出来的老照片,规划师团队把这些承载着记忆的老照片统一扫描,边扫描边请居民们讲述照片里的故事。这样,一段段鲜活的记忆被记录了下来,这就是“口述史2.0版”。现在的“口述史3.0版”则通过举办老胡同照片展,吸引居民走进展厅,通过看图重拾记忆,补充记录老北京胡同的点滴生活。这些老照片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民情风貌,每一张老照片都会让观看展览的人触摸到时代的印记。
北京市规划院用珍藏多年的老照片举办展览时发现,附近曾有一家春风理发馆,承载了很多社区老人的共同记忆。比如,北京人艺的老先生,为了出演《风雨夜归人》中大少爷的角色,去理发馆做造型,理发师给他设计了三七分的少爷头,塑造了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一位阿姨看到这张照片后很激动,回家给博物馆发来一张照片,是她在这家理发馆做了人生中第一次烫发。很多居民的人生记忆交织在城市记忆当中,一些场所对居民来说是有特殊价值的,也是在未来城市更新改造中应该重视和保护的。一天,一位住在附近的阿姨来到博物馆,告诉博物馆工作人员,她在史家小学毕业六十周年,希望在博物馆办一场同学聚会。赵幸说:“我们在聊天中发现,老人们的回忆就像一个大宝藏。这些老人分享了很多胡同生活的记忆,包括以前上学的交通方式,放学后去小伙伴家里看书、画画、吃饭等,整个胡同社区对她们来说就是一个儿童友好社区。”现在史家小学的小朋友们的生活和当时形成鲜明对比,小学生每天放学后被家长用自家车接走,或者在胡同里无处可去。于是规划师团队产生了一个想法,以口述史为引子,通过一场临时展览呈现一场老人与儿童的童年对话,反映他们共同对社区儿童友好环境的观察和思考。基于这场展览,规划师们开发了“小小社区规划师”课程,带领史家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调研胡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建设胡同儿童友好环境贡献儿童力量。
为社区编织美好画卷
在赵幸的团队里,有一半以上的规划师都是女性。女性的视角赋予她们更细腻的洞察、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和温暖的同理心,以及面对挫折的坚持和化解问题的韧性。自2017年至2023年的五年中,该团队和街道共同运营史家胡同博物馆,目前博物馆已成为老城区保护与社区培育的实践基地,每年迎接在地社区居民、全市、全国及国际友人超过12万人次,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赵幸说:“我们以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媒介,开展面向社会的遗产教育,展示老北京胡同社区的文化魅力。我们也持续通过口述史展览、节庆活动等方式,建立居民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的共识和意愿,进而与居民一起携手推动街区风貌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给大家以更多保护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同时,博物馆也发挥着窗口作用,吸引了高校学生、专业机构、文化爱好者等多种多样的社会力量,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凝聚更大力量。
“居民住得更舒心了,老城区的环境得到改善了,文化被保留住了,我想这就是责任规划师应该做的。”赵幸说,“十年中,我们遇见社区、进入社区、融入社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外来人变成内生参与者,从做项目变成建机制,从空间规划变成立体的社会治理规划……我想,作为责任规划师,无论我们审了多少方案,提了多少建议,最终且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推动能落地的实实在在的街区变化,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一句话‘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事实上,旧事的碎片在每个人的手中,而责任规划师就是那个穿针引线的人,为街区编织更美好的新梦。”
文:张佳敏
图: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