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民族文化宫基本陈列开展。为组建讲解团队,全宫号召青年干部参与讲解工作。直至2020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举办时,他们正式组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团队。这支讲解团队成员来自不同部门,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承担着各自的工作任务。许多成员在加入讲解团队前,既未系统学习过中华民族史,也毫无讲解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文化宫突破专业限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承担重大任务中发现人才、锻炼人才,一支兼职讲解团队应运而生。
赫歆是民族文化宫人事处副处长,也是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团队负责人。她说:“每一个新策划的展览,既是对我们的考验,也是对我们的历练和提升。通过讲解铸牢展,我们的理论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对铸牢的理解更加深刻。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把铸牢理念讲得更好、传播得更远。”
通过一场场专业化的知识培训、一次次在展览中的讲解实践,讲解员们实现了巨大的转变。起初,他们面对观众时紧张羞涩,如今,他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面对观众时也更加自信从容。这支兼职的讲解团队努力从非专业走向专业,不断提升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赫歆说:“这是一个开放的团队,所有新入职人员都会加入这个队伍,所以人员构成会不断变化。”
自2020年起,民族文化宫陆续策划并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还承办了一系列围绕铸牢主线举办的大型主题展。例如,2021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民族文化宫举办“党的光辉照边疆各族儿女心向党—全国兴边富民成就展”。此次展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固边兴边富民的视角,集中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通过脱贫攻坚,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展览历时17天,接待近3万人次参观,展览讲解工作由民族文化宫具体负责。这就要求讲解团队成员对民族地区概况、兴边富民政策、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深入了解。
特别是2023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创新策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这是一个集展现党的民族工作战略部署的政治展、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思想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展为一体的大型特色展。“讲解团队在其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我们是铸牢宣教的传声筒,我们讲解得好不好、准不准确,可能直接影响观众对铸牢的理解和认识。”赫歆说。
把铸牢讲清楚、讲准确,对讲解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讲好这个政治性、思想性、学理性极强的展览,讲解员们深入学习大量知识,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发展史、文物古籍知识等。对于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赫歆表示,今后要不断加大对新入队队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团队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将继续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展,通过讲好文物古籍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好铸牢宣教阵地作用;并将继续支持各地建立和培养讲解队伍,服务好铸牢宣教全链条,以实际行动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素材来源:民族文化宫
摄影:张佳敏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