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解员阿依努尔眼中,民族文化宫就是一个迷你版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她所在的讲解员团队由多民族成员组成,有汉族、维吾尔族、彝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就是这样的一个团队,讲述着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这是我们的特别之处,也是一个亮点,这是其他博物馆没有的。作为一名文物古籍讲解员,我不仅可以向观众传递知识,更注重引导观众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我们精心筹备每一次解说工作,深入挖掘文物古籍中所承载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故事,设计生动的讲解词,并进行多次模拟演练。”
阿依努尔曾经接待过一个来自新疆的由多民族学生组成的参观团队,那次经历让她至今难忘。参观团队刚到北京,就直接从机场赶到民族文化宫。尽管他们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但当聆听阿依努尔讲解展览中的文物古籍时,他们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阿依努尔生动地讲述着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在其中穿插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最难忘的时刻出现在互动问答环节。当一名学生被问到关于民族乐器的问题时,她不仅准确地回答了问题,还主动播放音乐,跳起了民族舞。这一举动引发了其他学生和周围观众的强烈兴趣,赢得了热烈掌声,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我突然发现,此时,展厅内生动地呈现出多民族交往交流的和谐画面。讲解结束后,他们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喜悦和兴奋。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讲解员,我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文化的桥梁。”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兼职讲解员,阿依努尔在刚开始从事讲解工作时,面临着普通话带有口音、心理紧张以及声音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她积极参加讲解员培训,观看优秀讲解员的讲解视频,不断练习发音,力求讲解准确、流畅。同时,她还进行了心理调适,通过深呼吸等方式缓解讲解时的紧张情绪,增强自信。针对声音小的问题,她每天坚持练习大声朗读,努力提高音量。经过不懈努力,阿依努尔的讲解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已接待上万名观众,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作为一名讲解员,我深刻理解到讲解工作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每一次讲解,不仅是对文物古籍知识的传授,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的传播与弘扬。”通过生动的讲解,阿依努尔引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交融与发展,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讲解工作是我手中传递文化之火的火炬,照亮民族团结进步的道路。”
去年,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团队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作为团队的一员,阿依努尔深感荣幸与自豪。她认为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更让她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每一次讲解,都是在传递民族团结的火种;每一次交流,都是在加深各民族间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耕民族团结教育,用更多生动的故事、更真挚的情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更多人心田绽放,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阿依努尔说。
素材来源:民族文化宫
摄影:张佳敏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