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 Yuyan!”北京时间4月22日凌晨3时,西班牙马德里丽池公园水晶宫,颁奖嘉宾报出了蒋裕燕的名字。这位20岁的绍兴姑娘带着标志性的微笑走上颁奖台,她右腿装着义肢,晚礼服的右臂位置空空荡荡。用左手接过2025年劳伦斯世界体育奖年度最佳残疾人运动员奖的奖杯后,蒋裕燕用英语发表获奖感言:“对于任何因残疾而感到失落的人,我想说,让我们突破极限,追逐梦想,因为我们有能力做到更多。”
 |
巴黎残奥会上的蒋裕燕。记者 彭鹏 摄 |
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奖项。因在2024年巴黎残奥会勇夺7枚金牌、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和三项残奥会纪录,游泳运动员蒋裕燕成为继姚明、刘翔、李娜、夏伯渝、谷爱凌之后,第六位获得劳伦斯奖的中国运动员。
泳池里的纪录粉碎机
劳伦斯奖含金量十足。拿下这个奖项,难度不亚于蒋裕燕在一年前的巴黎残奥会上七夺金牌。
在蒋裕燕动身前往西班牙前,记者来到浙江省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在那个熟悉的室内游泳馆再次与她见面。
上一次采访蒋裕燕,是在杭州亚残运会前。和两年前相比,蒋裕燕留起了齐肩长发、成绩再创新高,但这位00后小将仍然爱笑爱闹,由内而外散发着亲切感。
美甲、耳钉,这是20岁出头女孩子的常见打扮。“当年采访时,我还说自己的优势之一是从来不受伤,现在打脸了。”说到自己近年来的变化,蒋裕燕用自嘲开场。
背部的炎症,这两年一直困扰着蒋裕燕。因为游泳时只能靠单手发力,蒋裕燕的斜方肌代偿了背部发力,每天需要成千上万次的摆臂,在十余年的训练后,背部炎症终于积攒到无法回避的地步。
巴黎残奥会前两个月,蒋裕燕的病情已经严重到无法下水训练了。
怎么办?常规的治疗只能缓解疼痛,赛场上只能靠蒋裕燕咬牙坚持,完成技术动作。
“这是我表现最完美的一届比赛,过程完美,结果完美。”作为泳池里的“纪录粉碎机”,如今的蒋裕燕可以向我们云淡风轻地回忆。
关关难过关关过
竞技体育的世界里,故事主角多是冠军。但对于一名伟大的运动员来说,成绩只构成了她价值的一小部分。
从东京残奥会到杭州亚残运会,再到巴黎残奥会,当越来越多人知道蒋裕燕后,更多残疾人运动员的故事,也更饱满地展开。
3岁时,一场意外车祸让她失去了右臂和右腿。为了不让蒋裕燕未来的生活远离社会,蒋裕燕的母亲王志芳带着她从农村搬到绍兴市区,进入了健康孩子就读的幼儿园。
5岁时,一次游泳的尝试让蒋裕燕重获新生。
“当时送我去游泳的妈妈压根没想到,我竟然有潜力游职业。”起初,让蒋裕燕学游泳,只是为了“掉水里能自救”“纠正车祸导致的脊柱侧弯”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目标。
进入省队后,要强的个性让她总是找与自己伤残同级别甚至更轻级别的男运动员比赛。在队友、教练眼里,蒋裕燕越来越接近“理想运动员”的样子,不叫苦、不叫累、有底子,还享受比赛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不过在蒋裕燕看来,与其将她与“坚韧”“顽强”等形容词联系起来,她更愿意用“尝试”“自由”来描述自己。
身高166厘米的她,并非天赋异禀。
“从小不把自己当特殊群体,或许是我能够不断突破生理极限的关键。”从小学到大学,蒋裕燕读的都不是特殊学校,她习惯用健全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书法还是游泳,都习惯了只用左手左脚做好任何事情。
教练冯洁告诉记者,缺少右侧肢体对于游泳而言其实是一个致命短板,不仅难以在水中找到平衡,而且因缺少右臂,50米的自由泳就要比别人多划11下,“很可能造成竞技场上0.01秒的落后”。
更不用说,常年持续的肌肉集中发力,导致蒋裕燕肩膀出现劳损问题,“现在,我们需要调整全套发力方式,一边康复一边尝试,并逐步加大训练量。”冯洁直言。
游到游不动为止
赛场上的一次次好成绩,让蒋裕燕有了越来越多的身份:各高校思政课宣讲嘉宾、浙江省人大代表……
让蒋裕燕最自在的环境,还是泳池,但她并不抗拒泳池外的社交生活,“能见到不同的人,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也能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
和游泳一样,蒋裕燕将这些新身份涉及的工作,分解为各个需要一一单点突破的技术环节。
“比如在学校宣讲,这和聊天太不一样了,需要形成体系。”蒋裕燕琢磨了起来,“我真的能说吗?我的故事能激励别人吗?”最初的两次宣讲效果不佳,蒋裕燕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和别的宣讲嘉宾比,我是残疾人,我讲的故事里可以偏向小细节,是怎么突破身体限制取得好成绩的,突出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蒋裕燕打磨出了适合自己的宣讲内容与技巧,“孩子们脸上的表情,有好奇,有崇拜,有尊重,我从他们的表情中能读到,我的故事鼓励着他们,他们的表情其实也在鼓励我自己。”
“鱼有一条尾巴,而我有一条腿,是游泳让我有自信、勇气、动力。我投入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只为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在水花飞溅中坚定地划向人生的前方。”这是蒋裕燕用在文稿中的金句,多所学校的老师告诉她,孩子们将这句话用到了作文里。
拿到了劳伦斯奖,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一个周期接着一个周期的训练、比赛,接下来瞄准的是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对于未来人生的下半场,蒋裕燕还没有考虑太多,“一直游到游不动为止!”
(执笔 张苗 谢丹颖)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