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特别关注 巾帼追梦人 最美我的家 女性社会组织 我们在行动 专题
巾帼网 > 巾帼追梦人 > 刘希娅:与AI共奏教育变革交响曲
  • 刘希娅:与AI共奏教育变革交响曲

    2025-07-07 16:46    来源:《中国女性(中文海外版)》
  •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儿童教育这一关键阶段,AI不仅为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更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铺设了无限可能。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所言:掌握了AI的基本逻辑,学会与AI协作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迎接AI给生活带来的挑战。

      AI素养是未来人才核心竞争力

      刘希娅认为,AI素养的培养是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包含独立思考、创新创造、信息辨析、质疑判断等复合型能力,更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与AI和谐共生的必备技能。

      在刘希娅的引领下,谢家湾学校积极践行“AI+教育”,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责任担当的新时代人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构建“AI+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元的AI学习与实践机会。同时,学校注重推动学习方式变革,鼓励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养。

      AI融入校园生活

      刘希娅积极推动AI在校园中的广泛应用。在谢家湾学校,AI已经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伙伴。从课堂学习、课间休息到图书借阅、体育运动,AI都在发挥着独特作用。

      以课堂学习为例,在语文课上,AI成为学生们的“讨论伙伴”,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故事,还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讨论;在数学课上,利用AI编程技术,学生们可以自定义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拖动和旋转等操作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原理,使数学学习充满探索乐趣;在音乐课上,AI将传统乐谱转化为智能化动态交互系统,把抽象的乐理知识变得具象可感,学生们可以通过视觉动画、触觉反馈等多维感知方式,沉浸式体验音乐的魅力;在物理课上,AI生成的动态力学模型更是让学生们直呼“神奇”,他们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观察物理现象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

      此外,谢家湾学校还利用AI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在阅览室、生活馆等场所,智能设备随处可见,学生们可以随时登录学习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平台上不仅提供了大量精品微课和知识链接,还有DeepSeek、豆包等智能体,助力学生们自由探索网络学习空间。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还激发了学习动力,使他们乐于尝试新事物,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AI赋能教师数字素养

      AI不仅是学生们学习的得力助手,也成为了教师们教学的好帮手。刘希娅多次强调,“每位教师都要成为AI应用的专业使用者。”

      在她的推动下,谢家湾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学校通过书记带头示范、实时资讯推送和每周主题研讨,鼓励教师们关注AI最新发展、了解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引导教师们拥抱AI;组织多场涵盖AI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如何将AI工具融入日常教学的培训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分享AI赋能课堂教学的实践案例,通过“理论讲解+案例示范+实操演练”的培训模式,实现专业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此外,学校还专门设立了AI教研员岗位,选拔技术先锋组成智囊团,为全校教师提供专业化支持。

      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们开始主动探索,运用AI优化教学流程、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以生物教师杨文倩为代表的“教育创新者”,通过深度融合AI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生态。她运用DeepSeek编写了孟德尔遗传规律模拟器,让学生们能够实时观察基因组合变化。在探究生男生女概率的实验中,她更是运用AI技术替代了传统的围棋模拟实验,通过多次模拟,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男女比例趋近于1:1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参与度,更唤起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AI+教育”绘就教育新图景

      展望未来,刘希娅描绘了她理想中“AI+教育”生态蓝图。

      在这张生态蓝图中,AI将成为学生的探索伙伴。通过构建全新的学习场景,借助技术的力量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无论课堂内外、城市乡村,学生们都有机会自主提问与探索,实现泛在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支持者。在AI的辅助下,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个性化学习路径。教师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在学生差异化发展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内驱力、意志力等方面的变化,更全面、更精准地支持他们个性化学习。在这张生态蓝图中,家长则转变为孩子们全面健康发展的陪伴者,不再将学习等同于“知识容器”“考试机器”,而是注重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培育,如审美、创新和同理心等,鼓励孩子们更多地实践、体验、创造,面向未来长周期看待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从AI素养的培养,到AI全面融入校园生活,再到教师及学生与AI的同频共振,每一步都凝聚着刘希娅和谢家湾学校对学生们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期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的成长与变化,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与力量。未来,这首‘AI+教育’的交响曲,将用科技的音符重塑学习生态,让教育焕发新时代的生命力”,刘希娅语重心长地说。

      

      文:滕歌

      图:受访者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

    关于我们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版权所有 2025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3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2号  京ICP备10020604号-6

    投诉举报电话:010-65103955,651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