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5 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如今,活跃在全国城乡社区的 2400 万名巾帼志愿者,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社会救助、慈善活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全国巾帼志愿者犹如星星点点的光芒,汇聚成爱的火炬,为人们带来温暖、鼓舞和力量!她们是最有魅力和担当的“她力量”。
微光成炬 彰显担当—巾帼志愿服务就在你我身边
国际志愿者日之际,全国妇联印发通知,启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六级妇联联动开展,组织二十大女代表、妇联干部、妇联执委、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五好家庭等巾帼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宣传宣讲,开展巾帼志愿服务。中国航天员、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刘洋在中国空间站,以巾帼志愿者的身份发出倡议,积极参与巾帼志愿关爱行动,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谱写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更加绚丽的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妇联通过推广成功案例、开展示范培训等创新举措,统筹各级妇联积极建平台、强队伍、扩服务,广大巾帼志愿者立足社区、面向家庭,扶危济困、守望互助,积极投身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近年来,各级妇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部署,在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大局中努力发挥巾帼志愿服务优势、贡献巾帼志愿服务力量,以妇女、儿童和家庭民生改善的实际成效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一年来,全国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巾帼志愿服务作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不断推进巾帼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动员全国 35 万支巾帼志愿服务组织、2400 万名巾帼志愿者,深入村居社区开展关爱帮扶志愿服务,以精准关爱和专业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妇女儿童身边。
2022 年 3 月,全国妇联 2022 年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正式启动,巾帼志愿者代表向千万巾帼志愿者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弘扬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从身边事做起,积极投身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这一年来,全国妇联示范带动各地各级妇联联动开展文明实践、常态化关爱、疫情防控等类型的巾帼志愿服务,为困难、残疾、患病妇女儿童和家庭等提供精准关爱 ;项目化推进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行动,分批建设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动员各地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巾帼志愿服务,在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中彰显巾帼志愿服务作为。
福建省妇联在健全机制、发展组织、培育项目、培树典型上下功夫,着力加强全省巾帼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从“偶尔有”到“天天见”,涌现出“巾帼美”轻骑兵理论宣讲、“姐妹乡伴”“近邻·爱心敲敲门”等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截至 2021 年年底,全省共有注册巾帼志愿者 307.9 万名,共组建各级各类巾帼志愿服务队伍 1.9 万支,实现志愿服务组织城乡社区全覆盖,提前完成全国妇联《“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力争到 2025 年每个城乡社区都有巾帼志愿服务队伍或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的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持续深化“五个一”巾帼志愿服务阳光行动,广泛开展帮困解难、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巾帼志愿服务,发动广大妇女带动家庭积极开展巾帼志愿服务。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级巾帼志愿服务阳光站 200 多个,以“桂姐姐”宣讲队、环保妈妈服务队、维权服务队等三支队伍为代表的巾帼志愿者队伍 3 万多支,女性志愿者超 490 万人,共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超 16 万场,受益人数超 650 万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主动融入全区志愿服务制度化整体发展框架,以巾帼志愿服务为载体凝聚妇女群众,常态化、制度化、品牌化开展接地气、暖人心的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有 55 万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重点人群中,每年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1 万次以上,服务覆盖人群超过 80 万人次,“兰花芬芳巾帼红”志愿服务品牌在全区叫响。通过巾帼志愿服务,一批女性志愿者用行动赢得了掌声与尊重,传递着温暖与感动,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妇联发力巾帼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参与起草台州市地方标准《巾帼志愿管理服务规范》,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巾帼志愿服务行动成为助力推进路桥区域社会治理的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区共有巾帼志愿者服务队 200 多支,成员 1 万多名,进一步打响“和合姊妹”巾帼志愿者品牌。
2022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新时代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引、方法指导、行动指南。党有号召,妇联即行动。新征程上,妇联组织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以党的中心任务为工作主题,始终把引领服务联系作为主责主业,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大力推进巾帼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巾帼力量。
深入基层一线,传播党的声音 ;关爱“一老一小”,促进家庭幸福 ;关心困难妇女,传递爱心温暖……活跃在全国城乡社区的巾帼志愿者,是你我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伙伴。扶危济困、关爱老幼、邻里守望,是她们的行为日常 ;传递爱与奉献,是她们的使命与担当。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 — 哪里有需要,巾帼志愿者就在哪里,她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让平凡的生活充满力量、蓬勃昂扬。“一个人的志愿可以带动一群人的自觉”“今天你帮助我,明天我也能帮助你”……
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为妇女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将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和家庭身边,各级妇联将组织巾帼志愿者因地制宜开展走访特殊困难妇女、关爱慰问社区“一老一小”、圆梦妇女群众“微心愿”、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社区讲座、现场法律宣传咨询等“五个一”巾帼志愿关爱服务。微光成炬,必将前路点亮。让我们一起行动,在大江南北接续生动书写巾帼志愿服务故事!
张小秋 :军嫂爱心小屋,将爱传遍大江南北
张小秋是海城军嫂爱心小屋公益团队创始人、负责人,“绿丝带爱心传递”项目发起人。她积极投身公益传递温暖,十几年如一日,向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伸援手,日复一日地坚守着公益人的精神,用行动践行公益人的崇高理想。
张小秋是一名军嫂,2003 年,她随军来到部队,家就安在一间仅有 20 多平方米的小房内。当时丈夫沈直劼在军营内带兵训练,经常不在家,张小秋带着年幼的女儿全力支持丈夫工作,一人承担起照顾家庭、教育女儿的重任。张小秋有着军嫂的朴实特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了将社区的旧物更好地再利用,发动军嫂帮助更多的人,2009 年,张小秋发起并成立了全国首个以军嫂为主体、常态化的公益团队“军嫂爱心小屋”,从最初的帮助军人家庭解决后顾之忧、支持丈夫保家卫国,逐渐发展到服务社会各界的弱势群体。军嫂爱心小屋已经在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的公益路上走过了 13 个春秋。
初建的军嫂爱心小屋,仅在一个简易的车棚里,张小秋和几名军嫂捐款、捐物,利用闲暇时间捡别人丢弃的饮料瓶、废纸盒,秋季再捡桃核等卖钱筹集善款,向周围熟悉的家属和朋友募集闲置衣物和物资,去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张小秋的丈夫沈直劼从部队转业后就担起了小屋后勤保障的任务,全心全意支持妻子、帮助妻子管理小屋的日常活动,他总是那个最忙碌的“幕后英雄”。在父母的熏陶下,女儿沈筱松从小就以帮扶他人为荣,经常利用假期参加走访慰问活动,用自己所得的奖学金为山村小学捐赠图书 1200 多册,还把自己最喜欢的钢琴捐给了学校。10 多年来,张小秋家庭捐款捐物达十多万元。
在张小秋和她的家庭影响及感召下,军嫂爱心小屋现有成员 290 人、志愿者 1000 余人,特别是她们援助过的受助对象有 500 余人也加入了军嫂爱心小屋,成为爱心公益行动的受益者和传承者。现在,全国共有 42 个由返回地方的军人和军嫂主动成立的爱心驿站。这些驿站的负责人都是在海城曾经参与或被帮助过的人,回到老家之后,他们主动将当地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孤寡老人的信息传递到小屋,小屋筹备物资打包邮寄后由各地驿站进行捐助。在她们的影响和带动下,学雷锋志愿者们已经在全国形成了一个“绿丝带”传递网络,爱心时时刻刻在播撒,雷锋精神经久不息地传承。
军嫂爱心小屋从关爱军嫂、军属发展到关爱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帮扶贫困家庭,关注现役军人等一系列的综合志愿服务项目。张小秋和她的队员们几乎每天都在清理、清洗、消毒、晾晒收集来的衣物和其他物资,经过她们手里的物资不计其数,从军营里到军营外,从省内到省外,从聂拉木地震到清源洪水,从青藏高原的牧民到青海玉树的完全小学,十几年来,建立助学点 6 个,累计关注留守儿童 420 人,累计为学校捐赠文体用品 1 万多件 ;关注自闭症儿童,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关注慰问老兵和孤寡老人 ;成立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医疗小分队”,为团队的后续发展积蓄青春力量。军嫂爱心小屋在张小秋的带领下,截至目前共为社会奉献资金及物资总价值达 170 余万元,受助人群过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 8 万余小时,张小秋本人的志愿服务时长达 2 万余小时,邮寄包裹 1000 多件,送物资上门 380 余次,组织大型活动 330 余次,修理旧桌椅、旧床 100 余套捐赠给山区小学和养老院,用破损的衣物、布头等清洗、消毒后制作鞋垫 12980 副、拖鞋2782 双、被 褥 750 床、环 保 袋 2700 余 个,各 种 小 垫、沙 包15000 余个,分别捐赠给现役军人、困难家庭、学校、车站等。
在张小秋和学雷锋志愿者们的经营下 ,“爱心小屋”早已成为巾帼志愿者们心灵成长的家园。张小秋用她的实际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先后获得“辽宁好人”“辽宁省优秀巾帼志愿者”“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张小秋家庭先后被授予“全国最美家庭”“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她发起的“绿丝带爱心传递”项目获评全国“四个 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她所带领的团队被授予“辽宁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张冬香 :守望初心,接续奋斗
她是父母眼中的孝顺女儿,放弃事业照顾妈妈 16 年,推着轮椅上的爸爸办老年大学 ;她是一群人心中的好妈妈,发起成立冬香好妈妈工作站,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需要帮助的人。她一个人带动一群人,让一群人温暖一座城—6 年来,冬香好妈妈工作站从最初的 3 名退休党员,发展到近2000 名志愿者队伍。颂党恩、化纠纷、创文明、战疫情、抗洪救灾、宣讲党史……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的巾帼银发志愿者,常年奔走在人民群众身边,像向阳花一样开遍城区、街道、乡镇、农村,成为河南省焦作市一张闪亮的名片。
向阳花开心向党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人民网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关于二十大报告,必须知道的“关键词”》。”11 月 8 日早上 6 点,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艺新冬香支部微信公众号准时推送了当天的“红色广播”,主播张冬香的声音跟以往一样响起,平和温暖又充满能量。而就在几个小时之前,她 93 岁的父亲张振华刚刚逝世有着 60 多年党龄的张振华是一名离休干部,也是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的一名老党员。为抗震救灾、抗击疫情慷慨解囊,为希望工程积极捐款,倾力支助 6名青少年完成大学学业……他一生忠心耿耿为党工作,身体力行传承红色家风,教导一家人“听党话,跟党走,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其家庭被推选为 2019年度全国“最美家庭”,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2016 年 5 月底,刚学会上网的张振华看到一篇报道。“在报道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看到这篇文章后,爸爸就鼓励我走出来,为老年人做些事情。”回忆起创办老年大学的初衷,张冬香记忆犹新。
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张冬香办起了嘉乐园老年大学,开设了模特、声乐、水兵舞等 20 多门课程,吸引了很多退休老党员和老干部前来学习。同年 10 月,张冬香把退休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带领大家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到2017 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老年大学 6 所分校应运而生,共有学员 1000 多名。在办学过程中,张冬香发现,很多老党员都有一腔热情为组织分忧、为群众服务,但因为退休失去了平台,有些连组织生活也中断了,为了凝聚起这些老党员,她萌生了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想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7 年 4 月 1 日,焦作市首个以个人名称命名的党支部—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在山阳区艺新街道成丰路社区成立。
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党支部定期组织学习,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依托红色广播、红色宣讲团、合唱团、巾帼向阳花宣讲团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将党的声音传递给身边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支部书记张冬香的带领下,党支部以嘉乐园老年大学、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为平台,以社会组织党建文化为抓手,开展志愿服务、传承文明家风、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基层治理。工作站已经在焦作市五个城区建立了 11 个分站,凝聚起近 2000 名老党员志愿者。2021 年,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为了便于老党员学习,结合老年群体爱听广播的特点,张冬香创立线上红色广播,自 2017 年 12 月 10日开始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坚持每天早中晚,多个栏目开播,为老党员送去“营养早餐”“幸福午餐”“健康晚餐”。1800 多天、5100 多期,红色广播没有间断过一天。“老党员蓝光跃今年 77 岁了,他耳朵有些背,听一遍记不全,需要反反复复收听数遍,并认认真真做笔记。他写字特别漂亮,现在记了一二十本笔记,从开播到现在,没有落下一天,特别让人感动。还有很多老同志,因为听了红色广播,决定把党组织关系转到我们支部,希望为社会做贡献,传递正能量。”张冬香介绍说,红色广播的 40 多名主播平均年龄超过 60 岁,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退休党员,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发挥余热为社会服务。
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红色广播从 10 月 17 日开播学习专栏,大家一起学金句、学原文、学关键词,并以微视频接力形式带动更多的人学思践悟,现有报名参与的党员 45 名。广播的编辑、剪辑、制作、合成等工作都由张冬香一人完成,即使在父亲逝世当天也没有耽误。“作为红色宣讲员,只有带头学习好、领会好,才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让更多的党员一起学、一起讲、一起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真抓实干的精气神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努力交出新的赶考路上的优异答卷。”在张冬香的感召下,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的 40 多位红色宣讲员第一时间闻令而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学习和宣讲。“我带着大家首先一起学,然后一起讲、一起做,用接地气聚人气的宣讲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红旗渠对我们河南人的嘱托化为奋进力量!”对接下来的宣讲计划,张冬香充满干劲和信心。
银发建功新时代
擦亮红色党建品牌的同时,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发挥家风家教和家事调解功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自成立之初就组织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同志参与家事邻里调解,并带动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热心群众参与协助街道、社区党组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主动排查矛盾、化解纠纷。目前,工作站成立了 11 支红色调解队,带动 271 名家庭调解员,调解登记在册的家庭、民事纠纷 2100 余起,成功调解率达 89%,成为焦作市矛盾纠纷化解的一面旗帜每当调解由艰难开始到成功结束,张冬香的信心和经验就会增加几分。她探索总结出的“冷却降温法”“换位思考法”“双方互夸法”“一对一背靠背法”等多种调解方法,已在焦作全市推广。几年来,张冬香的手机 24 小时待机,为了把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无论白天黑夜,她和志愿者们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解。“这些年,调解员姐妹们都是‘跑断腿、磨破嘴’,贴钱贴时间,甚至受委屈,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怨言,我们都是冲锋在前,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去。”张冬香很欣慰也很自豪,通过老党员姐妹们的努力,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员服务就在眼前,真正享受到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年大学的学员走出去干更多的事,培养出来的党员输送到各个社区的两委会班子,曾经调解过的当事人转化成为志愿者……张冬香一方面通过活动来吸引凝聚志愿者队伍,一方面善于发现并培养人才,引导大家结合自身特长开展志愿服务,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服务社会。巾帼银发志愿者在焦作市“遍地开花”,队伍越来越庞大。
一路走来,谈到支撑自己做志愿服务的信念,张冬香深情地说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这个初心和使命,才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因为我是党员,做志愿服务正是这个信念—守望初心,接续奋斗。”
徐金娥 :坚守公益 38 年,将“爱行”进行到底
徐金娥是湖南岳阳市汨罗市“爱行天下”志愿者协会负责人,也是岳阳市第八届人大代表、汨罗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汨罗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不是在做公益,就是在做公益的路上。”这是不少人对徐金娥的印象。她带领团队上山下乡为困境学生送助学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困境家庭点亮希望,为滞销农产品找销路,为疫情防控添蓄力量……节假日不休,哪里有需要,就奔向哪里,足迹遍布汨罗山山水水。这样忙碌的日子,徐金娥已经过了 38 年。
帮扶最困难的群众
汨罗市桃林寺镇新塘集镇上的“南雅美发”理发店店主黄孝六肢体残疾,妻子患有精神残疾,失去劳动能力,一家人全靠政府救济和破旧的理发店的微薄收入勉强支撑。徐金娥看到黄孝六的理发店场地简陋、设备陈旧,生意难以为继。她便帮忙装修门店、添置设备、挂上招牌。改造升级后的理发店,生意日渐好转。“要不是徐姐,我们这个理发店早就倒闭了,孩子可能也辍学了。”黄孝六口中的“徐姐”,更是许多人心中的“徐妈妈”“徐姨”“徐闺女”。
冷水村的黄珂,品学兼优却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徐金娥听说后驱车专程赶到她的家中,告诉她,只有知识才能战胜困境,学费由徐金娥负责到底。三年帮扶,黄珂高考毕业走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门。入校以后,她加入了学校第一批志愿者团队。一位同学的母亲患上尿毒症,她带头组织募捐。募捐时,她动情地讲到,“我来自贫困家庭,因为徐妈妈的帮助, 我不再是一个困苦无助的人,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足,这种感觉经历过就一辈子忘不了,我要让更多的人分享这种美好的感觉。
群裕村于菊林老人患有白内障,眼前一片混沌,而喂养的几百只蛋鸭迅速繁殖,愁坏了主人。徐金娥知道后,当即发动协会志愿者们帮助他。两天时间,库存鸭蛋全部售罄,包括 400 只鸭子都定好了买家。徐金娥利用代表身份对接了泰康医院,为他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解下纱布的那一刻,老人老泪纵横,“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见亮……”这件事也给了徐金娥启发,她主动联系医卫战线的人大代表,组成免费接送、免费体检、免费手术的“全免”通道,爱行天下团队和医护人员深入各个乡镇,为 7000 多个困难村民进行免费体检,并将其中 300 多个白内障等眼疾患者,全部对接到泰康医院进行免费手术。
2018 年 5 月,四川籍 4 岁小朋友袁友明病倒了,父亲心急如焚地背着他骑摩托紧急送医,一路颠簸,布条滑落,小友明不慎绞进摩托车轮,多处骨折,情况危重。他的父亲靠搬砖为生,妈妈病故,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如遭灭顶之灾!正在上海出差的徐金娥得知消息,立刻在微信群里发起募捐。66 元、100 元、200 元……两个小时捐款逾万元!她委托老公和几位志愿者连夜赶到医院,将第一笔捐款10320 元交给小友明亲属。接下来的两天,她又筹集到爱心捐款 2 万余元,随后又发动各爱心团队募集 12万多元,将孩子转送省级医院,一直跟踪孩子的治疗。小友明康复出院的那天,徐金娥带领大家送来了礼物和鲜花。小友明的脸上再次流露出阳光的笑容。
“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受助家庭焕发的生机,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从桃李年华到花甲岁月,38 年来,徐金娥初心不改,先后捐资捐物达 300 多万元,一对一资助寒门学子 60 名。十多个孩子在她的帮助下走上了创业之路、致富之路,为困境家庭搭建了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每年 5 月至 8 月,徐金娥总是带领团队一次次深入大山深处,走进湖区乡野,遍访待救助的学生,全市 15 个乡镇的 100 余个行政村记录下她们爱行的足迹和身影。节假日、寒暑假,她们又对帮扶对象一一回访,与他们谈青春与梦想,谈人生和规划。现在,有80 多位被资助的学生加入了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志愿者团队,用爱回报爱的馈赠。
传递温暖,爱行接力
徐金娥的乐于助人,源于家风传承。她出生于汨罗市古培镇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生产队长,常常教导孩子们,“能帮到别人的地方,不要吝啬力气,也不要舍不得付出。”20 世纪 80 年代,徐金娥走出农家,自主创业,通过努力打拼,小有成就,公益之心也与日俱增。她开始参加公益服务,一路走来,徐金娥感叹“公益之路不容易”。“爱行天下”由最初的几十个人发展到 2300 多人,注册会员和会员单位达 586 个,扶贫助学、敬老助残、济困恤病、无偿献血、禁毒宣传、
环境保护、赛会服务和关爱留守儿童、关怀事实孤儿等公益活动日均 1 件,服务对象 4 万余人,捐助危急重症病人 200 多人,看望慰问残疾、困境、留守儿童5000 多 名,探 望 慰 问 3000 多 名 孤 寡、空 巢、残 疾、五保老人,累计捐赠和发放帮扶钱物近 600 余万元,无偿献血 19 万毫升以上。
公益路上故事多,自 2009 年开始,徐金娥开始思考,如何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一起做公益。2011年,徐金娥和 5 位朋友组建了汨罗第一个敬老服务志愿团队 —“善行”。队伍越来越大,慢慢地,徐金娥和伙伴们不再局限于为孤寡老人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徐金娥又拓宽服务领域,先后组建和注册了不同类别的公益组织。同时,作为汨罗市政协委员、岳阳人大代表,徐金娥的提案议案大都与帮扶济困相关。2012 年,她提交的《关于加强特殊人群敬老院建设的提案》,得到汨罗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所有敬老院两年时间内全部得以重建修缮,2016 年年底全市千余名孤寡老人高兴地搬进了“新家”。
徐金娥感叹,“公益之路不容易,最近五年,我当选岳阳市人大代表后,人大的平台为我们的爱行事业添加了强大助力,极大加速了爱行天下的壮大发展。”一直以来,徐金娥代表关注的重点区域就是困境家庭,代表建议的主题也是围绕着帮扶弱势群体。面对受到伤害的女孩,她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约见了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积极为受害女孩维权。同时,她进行着接二连三的全方位帮扶 :帮助女孩转学到城区,聘请心理医生开展心理疏导,发动爱心人士“一对一”助学帮扶,联系解决女孩妈妈就业问题等。为了女孩们的安全,她提笔写下“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帮助贫困弱势群体依法维权”的建议。在她的建议下,一系列高效率、强有力的行政力量逐渐开启。
“把公益事业进行到底,就是我的初心使命。” 徐金娥永不停歇的公益路,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2021 年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黄艳 :驱散心理阴霾的“火姐姐”
黄艳是国家税务总局张家港市税务局乐余分局的一名税务师,同时也是一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她自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抗击抑郁症的公益心理互助论坛上,以“火烈鸟”之名,每天晚上坚持用专业知识为网友答疑解惑,她温暖柔和的嗓音和专业的疏导,一点点扫去抑郁症患者及患者家属心中的阴霾,帮助了众多的抑郁症患者,挽救了多条轻生的生命,被网友亲切称为“火姐姐”。十几年来,她的义务帮扶让 15 万名抑郁症患者重拾生的希望。
将自己化作一团爱心之火
1996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降临到黄艳原本幸福的家庭—父亲患上了急性白血病,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个月时间。父亲的骤然离世在黄艳和母亲的心上蒙上了一层阴霾。原本爱说爱笑的母亲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多次药物治疗后仍是整日目光呆滞,不言不语。当时只有 18 岁的黄艳也因此变得郁郁寡欢。那段日子是黄艳人生中最艰难灰暗的时刻,消沉、悲观、焦虑,所有的负面情绪不停地困扰着她。当身边的同龄人都在冲刺备考时,她却被“抑郁症”这个病魔给缠上了。
为了让母亲摆脱抑郁症,黄艳从零开始自学心理学知识,治疗母亲的同时也治疗自己。在那段难熬的时光中,亲人的陪伴、朋友和同事的关爱、引导、无数陌生网友的鼓励给予了黄艳极大的帮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黄艳最终战胜了抑郁症病魔,并且成功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从被折磨的患者,到可以治病救人的“医生”,黄艳完成了从自救到救人的涅槃。“这是我走过最艰难却又最温暖的路。我还是像涅槃般地重生了!”“没有曾经深陷其中,我就没有办法体会那种无助和绝望!社会上还有更多曾经的‘我’需要帮助!”走出抑郁症阴影后,黄艳做了一个决定 :要让自己化作一团爱心之火 !
2002 年,黄艳以“火烈鸟”的名字加入全国第一个抗击抑郁症的公益组织 — 阳光工程心理互助论坛,并逐渐成为版主。用她亲身经历的故事鼓励深陷抑郁症泥淖的患者,用她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指导被抑郁症困扰的人,用她轻柔的嗓音和爱心之火温暖每一个孤独的灵魂。
白天她是在窗口倾心服务的税务干部,晚上 9 点开始,一张书桌、一台电脑、一部电话,是她雷打不动的“火烈鸟热线”时间。20 余载风雨守护,7000 多个夜晚,她坚持为抑郁症患者点亮一盏明灯,成为温暖着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火姐姐”。
点亮明灯,让爱心之火越燃越烈
曾经被黄艳救助过的网友小王给黄艳写了一封信 :“火姐姐,是你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 孕期的每一天我都在焦虑和抑郁中煎熬,如果不是你,我的娃娃早就成了没妈的孩子了,我一定会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有一次,黄艳在外地出差,睡梦中接到网友小张的电话。她们在论坛结识已有 13 年。生产后,小张患上了产后抑郁症,一直不愿再接触社会。在论坛上,黄艳每天都会给她疏导鼓励,并通过“火烈鸟热线”耐心开导安慰。为了能让小张重拾信心,黄艳想了一个办法 — 和自己做同行 ! 黄艳为小张买来参考书籍,当起“私人教师”,鼓励小张参加自考成为一名企业会计,用工作这座桥梁把她和社会重新联结在一起。看着那个曾经深陷抑郁症的小张,一天天快乐起来,成长为能干的“张会计”,小张的家人都为这位“火姐姐”竖起了大拇指。
黄艳的“火烈鸟热线”面向所有人,“我永远都在”“你感觉不舒服了随时可以联系我”是她对寻求帮助者的郑重承诺,也正因为如此,她一次次挽救了几经濒临绝望的生命,这也让黄艳更加坚定了一直前行的决心。2017 年,黄艳成功入选“中国好人榜”2018 年,她发起成立了“火姐姐心理援助小组”,目前,已经吸引 11 个专业心理咨询师加入。“相比我一个人孤军奋战,现在我们的团队更加强大、更加专业 !”她这团爱心之火已从一个人的微光成长为照亮更多人的燎原之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居家隔离、集中隔离成为很多人遇到的麻烦,而这些很容易加剧抑郁症患者的病情。黄艳和她的团队忙碌起来,加入上海、武汉以及社区防控志愿小组,开通心理辅导专线,发布疫情应对疏导方案,组建微信群、QQ 群,她们的团队活跃在疫情防控的各个条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自己热爱的家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大家拉了我一把,现在我要借助好这些网络平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黄艳十多年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她利用业余的时间去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进行心理科普宣讲50 多场次、受众上万余人。黄艳这团爱心之火越燃越烈,一有空暇,她就跟随公益组织的脚步,跋山涉水,进村入户。多年来,黄艳的足迹遍布青海玉树、四川马边和湖北十堰等十几个地区,为少数民族学校宣传心理健康保健知识,慰问当地的困境儿童,她成了汉族、藏族、彝族孩子们共同的妈妈。她勇敢拥抱黑暗,释放光芒,用自己这团爱心之“火”给社会带来无穷的正能量。
今年 3 月,全国妇联启动 2022 年巾帼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活动揭晓了湖南徐金娥等十大巾帼志愿服务感动人物,河南“绿城妈妈”志愿服务项目等十大优秀项目,广东汕头金平区小公园志愿者协会等十佳组织,安徽合肥包河社区等十大优秀社区,本刊从中选取部分优秀志愿服务社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为读者展现巾帼志愿服务“她力量”。
优秀志愿服务社区
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包河社区
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包河社区注册志愿者 3012 人,社区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有理论宣讲、扶贫济困、爱老助老、环境保护、便民服务、未成年人教育等,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200 余次。包河社区紧紧依托辖区巾帼志愿者,以服务社区居民为切入点,通过“1+13+N”的工作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辖区 13 家单位资源,优势互补,壮大社区巾帼志愿服务力量,深入开展各项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纳社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街道华纳社区注册志愿者 1753 人,社区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有“健康在线”文明健康项目、“社区服务驿站”服务项目、“泰 YOU 爱”志愿服务项目、“家庭成长大本营”家庭教育项目、“大手牵小手”快乐成长季项目等,每年平均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75 场。华纳社区始终秉承“共谋、共商、共建、共治、 共享”工作理念,完善巾帼志愿服务管理,推动巾帼志愿服务与社区党建有机融合,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社区党建为引领的社区治理服务平台,提升协同发展效能,共同缔造“七心”幸福社区,不断延伸“智慧社区人文华纳”建设,更好地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推动社会全面文明进步。
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江西渝水区“敲门嫂”志愿服务项目
江西渝水区“敲门嫂”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开始于 2014 年,现有巾帼志愿者1200 余人。该项目通过在全区 6 个街道 52 个城市社区组建 58 支“敲门嫂”志愿服务队,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方式,为城区 7600 余名空巢、孤寡、独居、高龄、失独、生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洗衣晒被、理发、代缴水电费、代买生活用品、维修家电、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共帮助老人解决各种需求 10 万余个,让老人吃不愁、病不忧、孤不独、乐有伴,安享“住在家里、活在社区”的幸福晚年,为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助力社区治理发挥了巾帼作用。
河南“绿城妈妈”志愿服务项目
郑州市“绿城妈妈”社区环保服务项目开始于2017 年,参与该项目的注册志愿者人数达 9708 人。此项目是郑州市妇联在借鉴上海“绿主妇”环保项目的经验基础上,依托社区“妇女之家”阵地平台,创新推进市政府重点民生的实事项目。创新开展垃圾分类、清洁家园、社区绿植、变废为宝、酵素制作等五大环保行动,将绿色理念融入村、社区,融入日常生活。自 2017年起,“绿城妈妈”项目连续 5 年被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和重点任务,累计投入资金 3000 余万元,在全市村、社区中新建“绿城妈妈”项目 275 个,巩固提升项目 150 个,实施五大行动场次 1 万余场,覆盖服务近10 余万人次,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民心,实现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党、政、民联动。
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广东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志愿者协会
广东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志愿者协会成立于 2018 年 1月,注册志愿者 568 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 116800 小时,人均开展志愿服务 205 小时,经常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为“铿锵玫瑰·聚爱汕头”巾帼志愿服务大接力。小公园志愿者协会巾帼志愿者队伍常态化驻守小公园,为华侨华人等海内外游客提供讲解、旅游咨询服务和应急救援帮助等志愿服务 ;开展文明交通指引行动 ;开展“心手相连点亮生命”心肺复苏公益培训 ;开展关爱困难妇女儿童,慰问贫困户活动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传承弘扬好家风好家教行动、家庭文化节等活动。
吉林长春市宽城区妇联巾帼志愿服务团队
长春市宽城区妇联巾帼志愿服务团队成立于 2006 年,注册志愿者 25 人,人均开展志愿服务每年 30 小时,主要以开展扶助贫困公益服务、文明实践、文化服务项目为主,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巾帼志愿服务近千小时。该项目开展“代理妈妈”活动,持续 14 年救助困难学生,从最初的资金支持,到走入家庭对孩子们开展走访慰问、作业辅导、心理疏导、感情抚慰、困难帮扶等多样化对接。开展“家庭建设联盟”建设,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实施“家长课堂”“早教 360”和“心语工作室”项目,累计开展家庭公益教育活动322 场,惠及家庭 6500 多户,受益人数近 20000 人次。
策划、统筹/王尹
执行、撰文/张佳敏 姚瑶
供图/各地妇联 受访者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