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2 月 2 日,我们迎来了第 27 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
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保护湿地是一种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湿地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开启了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湿地保护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湿地荫护我们,我们要保护湿地。广大女性积极参与湿地保护,为保护和修复湿地贡献她们的智慧和力量,展现巾帼担当和作为,让湿地焕发新活力。
守护湿地,守护我们的未来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也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栖息之地,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湿地是陆地上巨大的有机碳 库,它的存在对于减缓全球变暖,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出,湿地是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鸟类等的重要栖息地,也 是鸟类长途迁徙中的理想落脚地。
2 月 2 日是第 27 个世界湿地日。我国再新增北京延庆野鸭湖、黑龙江大兴安岭九曲十八湾、江苏淮安白马湖等 18 处国际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 82处,总面积 764.7 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位。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 :湿地修复。当日,我国在浙江杭州西溪举办主场宣传活动,并发布 2022 年度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成果。结果显示,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湿地总面积比上一年有所增加,水质呈向好趋势,水源补给状况保持稳定。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分布有湿地植物 2391 种。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黑龙江、湖北、山东和海南等地的退化湿地得到有效恢复。
湿地之美,美不胜收 ;保护湿地,贵在行动。
2021 年 12 月 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于 2022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将引领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中强调湿地的重要性,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一直牵挂于心。他指出,“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2022 年是我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简称《湿地公约》)30 周年。30 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水清岸绿,鱼儿畅游,鸥鹭翔集。中国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湿地保护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程,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湿地保护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2022 年 11 月 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中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推动湿地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
“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 10%,把约 1100 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重点建设三江源、青海湖、若尔盖、黄河口、辽河口、松嫩鹤乡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强调。
守护湿地,守护的并不仅是湿地,更是我们的未来。有理念,更有行动。让我们珍爱湿地、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沙洲氤氲、河湖纵横、候鸟齐飞、苇荡摇曳……若尔盖湿地、额尔古纳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它们犹如一幅幅壮丽的画卷铺展开来,它们是鸟类和水禽的天然乐园,是“人间仙境”,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和行动守护的“地球之肾”。
为“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永存
张思远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助理秘书长。她和伙伴们在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脚踏实地工作,取得成效。2018年,张思远荣获了“中国公益节年度公益人物奖”。
张思远 1994 年出生于安徽省阜南县。在张思远童年的记忆中,那些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是如此美好。小时候,她去堤岸边玩,边玩边摘草莓吃,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无忧无虑的日子。
2012 年,18 岁的张思远就成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一名志愿者,大学毕业后,她如愿到基金会工作。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前身是1985 年成立的“中国麋鹿基金会”,在其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注重发挥科研与公益之长,持续专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得到社会广泛支持,成为国内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基金会之一。
为了《动物世界》的优美画面
“我生长在南方,从小跟水接触得多,后来才知道‘湿地’的概念。有湿地的地方,就有各种鸟、水草、鱼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诗意也是非常写实的湿地景色。”
很多人意识中的湿地是一片水域,可能是自然的,比如洞庭湖、鄱阳湖 ;也可能是人工的,比如很多城市的湿地公园。那么,在专业人员眼里,湿地是什么样的呢?张思远给了我们形象的解释。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它具有调节水分平衡,并且能吸收有毒物质的作用。湿地可以连通江湖,比如长江流域的众多湿地,在汛期可以发挥调蓄功能,还能连通地下水,实现土壤和地下水资源的物质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为净化水质、缓解环境污染发挥重要作用。
很多动植物都以湿地为生。陆栖动物通过湿地获取日常饮水,就像我们在《动物世界》的科教栏目里看到的那样,干旱季节,每一小块儿湿地都可以成为动物们生存的家。湿地周边的芦苇等植物,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地,鸟在芦苇丛中产卵,昆虫也在这里生活,并成为鸟获取的食物。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态链,以湿地为核心维系着,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张思远从另外一个角度举例说,历史上的罗布泊,曾经是西北内陆地区的大型湖泊。但后来干涸的土地见不到水,草木和飞鸟也逐渐绝迹,风沙湮没了罗布泊周边绿洲的繁华。地球上还有很多湿地正面临着类似罗布泊的困境。人类过度的开发利用,损耗了注入湿地的水源,让湿地的面积不断缩小。可以说,湿地的萎缩和物种的消失是同步的,这也是要进行湿地保护的意义。
如何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呢?张思远用一组照片引入“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概念,带我们寻找答案。
2022 年 3 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组的摄影师拍摄了一组照片,画面呈现的是湖北省武汉市周边的一处大型自然湿地。夏季湖泊水位持续上升,部分涉禽类水鸟觅食受限,于是被迫前往湖畔的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紧邻大型自然湖泊,方便野生鸟类觅食。
“农民愿意积极配合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但同时养殖池塘的生产又不能长期停顿。如何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呢?不能靠牺牲农民的生计去支撑保护,那样是不可持续的。经过调研,我们觉得可以用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来解决这类问题。”张思远说。
“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旨在发掘人类活动密集的地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佳实践,兼顾保护和发展,协同可持续生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有助于在保护自然的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到发展与保护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张思远说 :“我们科学引导农民适当保留水生植物群落,制定科学的池塘养殖管理方法,减少对鸟类的干扰。这样既保护了农民的养殖,也保护了鸟类栖息和繁殖地。这就是邻里生物多样性保护倡导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湿地的科学实践。”
为了依赖湿地生存的野生动植物
人们在湿地采藕养鱼,依赖湿地生存的野生动植物,也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其中会有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也会有冲突和污染。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处理好人类活动和野生动植物的关系。
张思远从事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多年,有很多经历记忆深刻。
“可能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吧,容易被触动。2017 年,我第一次接触到活的穿山甲,以前因为它一身的壳觉得它很冷血。但当我亲眼见到它摸它的时候,感觉它身上的鳞片是可以透出温度的,像人的指甲一样。它们天生胆小害羞,虽然很擅长游泳,但却没有什么逃生技能,遇到危险时只会把自己团成一个球。穿山甲的鳞片可以被制成药材,肉也被宣传得很美味,这成为穿山甲遭到猎杀的重要因素。”当生命与生命相遇,总会产生耐人寻味的故事。从救助穿山甲开始,张思远和她的伙伴们一直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和调研工作,成效显著。
“我的家乡在长江流域,但我从来没有见过活生生的白鱀豚,博物馆里只有它们冷冰冰的标本,没有光泽,不再灵动。”2018 年 4 月,张思远和伙伴们在安徽芜湖开展寻找白鱀豚的考察活动。白鱀豚作为长江的代表性物种,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很多年了。
张思远和伙伴们每天观察江面,阳光照在粼粼的水波上,反射的光非常亮眼,长时间看的话,眼睛会被晃到流泪,闭上眼睛的时候会出现许多小光点,还容易头晕。开始的好几天,都没有什么收获,偶尔能拍到一些江豚的画面,大家心里有些失落。张思远还清楚地记得 4 月 18 日那天,有人看到远处有水生生物活动。大家争相拍摄,其中一张照片上的水生生物经过专家现场鉴定,确认拍摄到的生物就是已经消失了 10 多年的白鱀豚。
“我当时的感觉是难以置信,觉得像是毫无预兆地就被幸运女神亲吻了一下。这次考察的成果直接影响了 2018 年 11 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最终更新。那次更新中,白鱀豚的情况没有变化,还是功能性灭绝,而不是宣布灭绝。我觉得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黄河滩的冬夜,总是格外寒冷,但在河南新乡黄河湿地一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群冒着严寒保护越冬候鸟的志愿者的身影。黄河岸边的鸟儿是黄河母亲生命的一部分。志愿者会在冬天的夜里坚持巡护,也会为了成功救助一只受伤的鸟千里驰援、互相帮助。他们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守护着这些湿地边生活的野生动物。
就像张思远讲述的那样,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湿地生命,守护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生活。
人鹤相融入画来,高原守望的护鹤员
陈光会是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一名志愿护鹤员,喂食黑颈鹤二十载,数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与黑颈鹤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九月九迎鹤来,三月三送鹤去”,清晨,伴随声声鹤唳,陈光会走上河堤,抛撒鹤粮,看着越来越多的黑颈鹤,虽寒风凛冽,却满心欢喜。
陈光会是一名志愿护鹤员,她住在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是我国黑颈鹤单位面积数量分布最多的保护区,也是黑颈鹤在云贵高原上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黑颈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称为“鸟类大熊猫”,也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动物。
陈光会的婆婆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就开始给黑颈鹤喂食。2003 年,陈光会从婆婆手中接过护鹤接力棒,开始担任护鹤员,独自踏上喂鹤之旅。回想刚开始投喂的日子,机警的鹤群并不接纳她。黑颈鹤对她避而远之,也不吃她撒下的食物。为了能够亲近黑颈鹤,陈光会几经尝试,终于探索出用吹口哨的方式与黑颈鹤互动。陈光会说 :“尝试了用民歌、方言来唤鹤,都不奏效,最后是通过口哨模仿黑颈鹤叫声,每天准时投喂,慢慢培养出了感情。”
到了黑颈鹤越冬的季节,陈光会每天要监测黑颈鹤数量、投食,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都从不间断。必要时还会进行救治,并劝阻闯入栖息地的游客。“黑颈鹤像是我的家人,当它们飞离时我的心里会感觉空落落的。”陈光会说。
喂食二十载,陈光会已经与黑颈鹤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黑颈鹤与她成为了朋友,而她也把黑颈鹤当成自家孩子,数十年如一日精心照料。陈光会说,等她干不动了,就把喂食黑颈鹤的工作传给她儿子,一代一代传下去。
近年来,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食物源基地建设等管护措施,来此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监测发现,截至 2022 年 11 月 27 日 8 时,抵达该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 2260 只,创造了该保护区自 1990 年建立以来的最高纪录。这里逐渐成为黑颈鹤在云贵高原上最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人鹤和谐的画面在此呈现。
湿地自然教育 :从“认识自然”到“在自然中相处”
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以自然湿地为师,以志愿者为媒介,面向大众开展科普教育的开放场所。
到苏州欣赏古典园林,也参加湿地自然教育课程
世界上许多湿地很早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在湿地合适的区域里开展自然教育,将科学知识与在地经验结合在一起,传播给大众,更有益于可持续地保护湿地。
苏州成为了最早一批地方湿地保护立法的城市,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以湿地公园为基地建立的自然学校。
“其实湿地自然学校的想法,最早是在我陪女儿玩的时候想到的。我经常带孩子出去玩,发现只要是到了周末,公园里一定挤满了人,可公园里的自然活动却很单一。我当时隐约觉得社会上对自然教育的需求是很大的。”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冯育青说。
2012 年,苏州湿地保护管理站在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了第一所“湿地自然学校”,这是苏州首家面向大众进行湿地科普教育的场所。冯育青憧憬着有一天,当人们到苏州旅游时,除了欣赏古典园林,也可以报名参加一个附近湿地公园的自然教育课程。
为了做好面向大众的自然教育,冯育青认为要先培养出一批专业的一线人员。从 2016 年开始,各类专业的环境保护和自然教育机构开始对苏州湿地公园进行一对一指导,先后开展了解说系统规划、环境教育书籍编写、课程创设等合作项目。
苏州湿地自然学校深耕各类自然教育活动,通过与专业团队合作,经过本土化资源梳理、自然教育人员配备、湿地多样性课程开发和打磨,形成设置科学、内容丰富、操作便捷的课程体系。湿地自然学校的课程包括湿地物种、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文化、湿地保护等方面的内容,适宜人群涵盖学龄前儿童至成人等阶段。
如今,苏州湿地保护管理站作为湿地公园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起了“行业引导 + 企业运作 + 志愿者助力”的湿地自然学校发展体系,让公众走进湿地、体验湿地、对湿地多一份认识和理解,从而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和尊重,进而学会保护和爱护自然环境。
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在“亲生物性”概念中说,人类天生就有与其他生命形式接触的欲望。人对开阔的草地景观、森林、湿地和牧场都有着强烈渴望和积极的心理反应。自然教育可以培养人的亲生物性。
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人类应该更主动地适应自然,积极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自然教育也会从一种行业,慢慢变成一种看世界的日常方式。
以大自然为校园,以湿地为教室
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的背后,有一支女子团队多年的努力和付出。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的女职工,用自己的耐心和细心,默默地守护着苏州的湿地。她们率先探索采用鸟类多样性、水环境质量和宣教工作三项指标,对湿地公园进行星级评定,建立统一的湿地监测评价信息发布制度,通过《苏州湿地保护情况年报》的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湿地健康状况。这种创新的行业管理模式荣获了第二届“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
她们在苏州布局 100 个鸟类和 103 个水质观测区,每年采集数据 700 万余条,用数据科学评估湿地修复效果。她们致力湿地修复,改善水质透明度,让水生植被进一步恢复,成为鱼类、底栖生物最丰富的区域。基于她们的不懈努力,苏州市 2015 年至今监测到野生鸟类由 267 种增加到 399 种。
2012 年,苏州湿地自然学校项目启动,她们先后湿地观察员活动现场加入这支队伍中,积极投身湿地自然科普志愿服务和妇女儿童公益活动中。她们凭借着对湿地自然教育的热爱,先后建成沙家浜、天福、太湖湖滨、同里、太湖等湿地自然学校,培养自然教育讲师,召集志愿者,带领公众在湿地这个大教室中,探索自然,感悟生命。
除此之外,她们还发起了“苏州绿地图联盟”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了为期一年的生态观鸟、自然观察活动。她们通过编写《我的湿地秘密 — 鸟儿篇》《苏州四季野花》《苏州常见鸟类 66 种》《苏州常见蝴蝶、蜻蜓、青蛙、水生植物卡片》等教材,开发微信小程序,并通过举办帐篷营等形式,让群众亲身参与到鸟类观测、动植物观察、水质监测中。她们的努力真正达到了推动湿地科研、教育社会公众、普及湿地科学的效果。
截至 2022 年,苏州市已建成 11 所湿地自然学校,苏州湿地公园、苏州中小学成为了第一批“苏州市湿地宣教基地”,太湖湖滨、常熟沙家浜、吴江同里、昆山天福湿地自然学校荣获了“全国林草科普基地”称号。
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的老师是来自各行各业的热爱大自然的志愿者,以湿地为教室、大自然为校园,以生物为书、感知为笔,带领学生探索自然,感悟生命,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
儿童是“观察员”,家长当“记录员”
2022 年,苏州湿地自然学校联合苏州市妇联等单位,创新推出“湿地小科学家养成计划”品牌服务项目,打造未成年人湿地自然教育“苏州模式”。
苏州湿地自然学校在国内首创以家庭为单位的沉浸体验式志愿者培养模式,打造新时代苏州儿童“幸福港湾”实践基地。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结合各湿地公园特色研发在地化课程,着力开发“湿地观察员”“湿地调查员”“湿地讲解员”进阶式系列课程,创新融合短视频等元素,丰富志愿服务宣传模式,旨在让更多未成年人走进湿地,培养更多湿地服务志愿者,实现湿地科普常态化。课程培训中,儿童作为“观察员”,学习自然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儿童对自然的兴趣。家长作为“记录员”,学习短视频拍摄和剪辑基本知识,培养默默陪伴的方式。截至 2022 年,已招募亲子家庭志愿者 486 人,其中未成年志愿者 200 人。
“湿地小科学家养成计划”项目在国内首创“家庭 + 体验 + 进阶”志愿者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少年儿童志愿者的培养。项目的初级阶段培养孩子对自然的兴趣,锻炼并提升其独立学习、观察、调查等方面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护湿地生态,逐渐成为初级志愿者 ;晋级阶段培养孩子独立观察和调查的能力,使其慢慢成为小小湿地公民科学家,达到中级志愿者的水平 ;有能力的孩子被培养成为小小湿地科普讲解员,以自身行动影响身边的小朋友参与湿地志愿服务,成为高级志愿者。
团队研发出版的《远远—湖滨鸭记》《幸运—林里故事》等亲子绘本配套教材,荣获了第十三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2023 年 1 月,在苏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文明之光—2022 年度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暨苏州市道德模范现场交流活动”中,“湿地小科学家养成计划”项目被授予“十佳新事”称号。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副站长范竟成说,“湿地小科学家养成计划”项目让更多家庭成为湿地志愿者队伍的来源,通过“边实践边培养”的模式,让家庭从湿地自然科普的参与者,逐步转变成了湿地活动的志愿者。
守护湿地,既是维护生物多样性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守护“青山绿水”的美丽诠释和生动实践。
湿地上的“最美阿姨”
70 岁的周余庆,被誉为贵阳城市湿地上的“最美阿姨”。自 2008 年退休,周余庆选择做一名环保志愿者,在贵阳的城市湿地周边保护环境,宣传环保理念。2014 年,周余庆注册成立了“圆梦爱心社”,带领身边的离退休人员、老年志愿者等积极开展环保科普宣传、巡河护河、保护湿地等志愿服务活动。多年来,团队里的 168 名志愿者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 13000 小时。2022 年 6 月,周余庆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评选的“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
岭南森林里的“格桑花”
白拉曲珍是“95 后”藏族姑娘,家乡在西藏林芝波密县。2019 年,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专项公开招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白拉曲珍通过考试,于 2020 年 5 月来到位于广州的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工作,成为丈量南粤大地的一名林业人。
在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白拉曲珍已成为一名林业助理工程师。她时常和同事穿行在岭南林海间,为调查监测提供数据。这些调查数据可以帮助掌握全省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科学评价其质量和生态状 白拉曲珍在位于广东韶关乐昌市张溪村的生态监测样地工作。况,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监督管理、林长制督查考核等提供决策支撑。
白拉曲珍曾在演讲比赛中说 :“就像广东鲜红的木棉花,和家乡多彩的格桑花,你给了我雨露,我定还你一份春色。”
守护一江清水,为秦巴秀美山川
十几年前,汉水源村的张邦贵每天拿着火钳和垃圾袋,在河道旁、山路上往返数公里捡拾垃圾。如今,老人虽已逝去,张邦贵的后代和越来越多的村民、志愿者义务捡拾垃圾,维护汉江源头的河道清洁。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美誉,作为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发源于此,是秦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宁强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全领域”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境内生态资源逐步转化成为生态经济、生态资本。
为守护一江清水,宁强县关闭 10 家矿山,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并持续推进天然林、汉水源湿地保护及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同时“生态茶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五园建设成效显著,赢得了全域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目前,宁强县已完成造林任务 33 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79.4%。2021 年,宁强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村民巡河队,守护母亲河
从雪域高原向东流淌的黄河在四川境内流淌了174 公里后在若尔盖县拐了弯,改道西北方流向甘肃和青海。若尔盖县的麦溪乡嘎沙村成为黄河出川口,这里有多片三角洲和湿地。
为了守护黄河,嘎沙村村民于 2013 年自发成立了巡河队,每月一次沿黄河、每周一到两次沿着黑河巡河。每到巡河时间,全村在家的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他们加固河道、清理垃圾、广种柳树,守护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
近年来,当地政府开展草畜平衡和超载过牧治理工作,母亲河两岸草场退化得到遏制,沙洲披绿,灌木、红柳沙障等渐渐多起来。夏日的嘎沙村水草丰茂,牛羊肥壮,风景秀美。当地藏牧民既是生态利用者,也是生态守护者。
中国湿地之美
湖北大九湖湿地
在“华中屋脊”湖北神农架深处有一片高山湿地,一条小溪串起 9 个湖泊,故名大九湖。大九湖生态系统特殊且典型,拥有亚高山草甸、泥炭藓沼泽、睡菜沼泽、苔草沼泽等多种湿地类型。大九湖湿地自 2003 年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区,2006 年 9 月成立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区总面积 9320 公顷。2013 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实施湿地功能生态修复、退耕还湿、生态搬迁等保护工作,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增加,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显著,大九湖湿地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甘南玛曲湿地
玛曲在藏语中是“黄河”的意思。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黄河在玛曲段注水增流量占黄河源区径流量的 58.7%。占地面积达 562 万亩的玛曲湿地水草丰美,是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被誉为“黄河之肾”。
近年来,当地大力实施湖泊湿地保护、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防洪治理等生态治理项目,黄河玛曲段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玛曲湿地已成为黄河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云南洱源西湖湿地
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境内,地处苍山云弄峰下,属澜沧江水系,是洱海的重要水源地之一。西湖湿地以泥炭沼泽、高原天然湖泊景观及紫水鸡为主要保护对象,自然风光优美,湖水和岛屿形成“村中有湖,湖中有村”的天然画卷。
近年来,随着大理洱海源头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项目的实施,西湖湿地的面积不断增加,水质逐步改善,洱海水源地的生态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川若尔盖湿地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是以高寒泥炭沼泽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于 1998 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 2008 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九曲回转的河流、星星点点的湖泊和沼泽点缀在辽阔的草原之上,四季景色壮美。近些年,当地政府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采取护湿还水、禁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保护区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青海湖湿地
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中亚—印度、东亚—澳大利亚国际水鸟迁徙的重要节点和青藏高原水鸟重要越冬地。
近年来,青海湖蓄水量不断增加,流域水质保持稳定,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流域 80% 以上的面积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原真性。
内蒙古额尔古纳湿地
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源远流长的额尔古纳河、绵延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共同孕育出了156.31 万公顷的高纬度、低海拔、原生木本湿地——内蒙古额尔古纳湿地。
额尔古纳湿地中河流湿地、滩涂湿地、灌木、塔头相伴而生,蜿蜒清澈的河流从湿地中贯穿而过。额尔古纳湿地的景色随季节变化气象万千,展示着无限生机。
策划、执行/王尹
文/解琳
供图/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