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一瞬浓缩百年;家国记忆,涓滴汇成巨流。香港命运和祖国紧密相连,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划时代的伟大构想,以高瞻远瞩的智慧,圆满处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让香港重回祖国温暖的怀抱,告别了无根浮萍的日子。爱国情怀,促我前行;红色种子,在心里扎根、发芽、成长。作为中华儿女,热忱不变、初心不改,能亲身见证、参与香港回归祖国前后工作,为“一国两制”事业的伟大实践,贡献微薄巾帼力量,实感无比光荣,背后蕴藏一帧帧动人故事,可谓我人生之幸、一生之福。
1993年,我有幸被全国青联主办的《中华儿女》邀约,担任香港首席代表及编委。《中华儿女》以传记、特写、回忆等形式,介绍历史上的爱国先驱,报道海外华人、侨胞和港澳同胞中爱国人士的事迹。当时,香港正值20世纪9 0年代初期,不少香港同胞,尤其是青年人,对祖国的了解不太深入,存有各种认知上的偏差。有鉴于此,有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承担组建初期的各项工作,并提供香港办事处场地,全心全意为《中华儿女》杂志在港发展贡献力量。更在香港成立了中华儿女出版社、中华文化出版社、奥林匹克出版社、中国周刊杂志等出版社等公司,成功协助《中华儿女》扎根香港,为香港回归祖国奉献一腔赤诚。希望通过《中华儿女》这本杂志,介绍祖国、宣扬祖国事业;并希望通过出版多种图书,向香港社会提供内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正确信息,从方方面面做好人心回归的工作,其中《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还被评为2002年“香港十本好书”,向广大读者推荐。
受《中华儿女》杂志的启发,我萌生了用文艺的方式说好中国故事的念头,在不同的舞台上,组织筹划不同形式与时并进的文艺节目,让香港的回归不只是版图上的回归,更是人心切切实实的回归。
翻开那些记忆,思绪纷飞,总有很多感动涌在心底。尤其难忘的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第一个春天,筹划组织在香港史无前例的《东方红》歌曲演唱会,用歌声的力量,向香港同胞唱响新中国的伟大故事。在大舞台上呈现中华民族20世纪走过的可歌可泣历程,激荡观众的心湖、振奋香港同胞的心。穗港两地二百多名演员,跟随着著名指挥家的指挥,同声高歌《东方红》;歌曲唱出众人心中的太阳、心中的希望。观众被激昂的旋律、浓烈的氛围包围,思绪腾空而起,半空舞动,陶醉在艺术殿堂中。一曲犹未尽,歌声牵动席间所有人的思潮,从《铁马金戈》到《艳阳高照》,一幕幕中华民族的历史画卷,泛起无尽的思臆。《东方红》演唱会这次公演,开创在香港唱响爱国歌曲的先河,让香港同胞知道,爱国不是虚无的口号,是看得到、听得到、触得到的情怀和信仰。
心之所系、情之所归,香港回归祖国后,我们并没有放慢脚步,而是把弘扬中国文化艺术作为传递爱国的信息,借助舞台的魅力,宣扬祖国的历史、歌颂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积极争取香港各界人士对祖国的热爱。我们更屹立地区工作前线,走进立法会及区议会的选举助选工作,积极为爱国爱港候选人“站台”,多方面凝聚爱国爱港力量,拒绝反中乱港势力渗透权力核心。我们用实际行动传递能量,打赢一场又一场的胜仗。确保香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让“一国两制”行稳致远,诠释政协委员及妇联代表于新时代下应有的担当及风范,为“一国两制”贡献最真诚的力量,更赢得“山顶美少女”的美誉。
多年来,香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我们以坚毅、踏实、乐观的香港精神,逐一渡过。新冠疫情肆虐香港期间,全港同胞守望相助,在祖国全力支援下,全城同心抗疫、团结一致,守护家园。人间处处有温暖,全港同胞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一腔赤诚,贡献微薄力量,急市民所忧,尤其是基层家庭、孤寡老弱、单亲家庭;身体力行,把抗疫物资、关怀、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在香港,每当我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听到振奋人心的国歌,心情总如大海波涛般澎湃汹涌。爱国,是一份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责任感。初心不改,热忱不变,愿将一片丹心献祖国。憧憬未来,希望爱国这强大源流,浇灌每位中国人的内心,共同创造一个政治民主、法治健全、自由开放、包容和谐、繁荣稳定、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香港;中国人伟大的民族精神,自古至今,将在世界上照耀长存!
(作者系全国妇联特邀代表 广东省十二届政协委员 香港中华总商会妇女委员会副主席)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