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科技高峰 巾帼尽绽芳华——走近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个人
4月28日,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王红霞等20人被授予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翻开她们的履历,每一位青年女科学家的成就与突破,都是一部鼓舞人心的传奇故事:科技创新中,她们坚韧不拔、上下求索,不断攀登科研新高度;攻坚克难中,她们一次次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攻克关键难题,在科技领域竞展巾帼智慧与才华。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她们始终坚持爱党报国、笃行不怠,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她智慧”,为现代化建设激扬“她力量”。
在科技强国建设中争做“巾帼先锋”
在人工智能、网络建设、能源材料等强国建设的关键领域,青年女科学家们脱颖而出,勇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吕琳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婵颖、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特聘教授陈彩莲都是其中的“破浪者”。
吕琳媛潜心耕耘于各类复杂网络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工作中,创新提出网络信息挖掘的基础理论体系和方法,在网络空间安全及治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等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婵颖长期从事智能控制研究,在反馈机制的能力极限理论中,她引入原创性工具突破闭环辨识里的激励条件验证困难,解决了几类基本系统反馈能力的临界刻画问题。出重大贡献。
20年来,陈彩莲一直致力于智能网络系统的分布式感知与协同控制方向的研究,研发了国内首款支持时间敏感网络的工业物联网网关和规模最大的测试床,并牵头制定多项国际国内标准,极大提升了我国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国际话语权。
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需要从基础研究下功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何琼毅、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鲍红丽、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赵春晖都是“践行者”。
长期从事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基础理论研究的何琼毅,围绕量子纠缠的判定与度量,开展了系统性、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并在多体量子导引方向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量子纠缠网络走向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分子改变世界,合成创造未来。在不断探索发展新反应和创造新物质的无限可能过程中,鲍红丽带领团队突破发展了一系列全新的催化模式和外球控制策略,为化学、药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工具。
赵春晖建立了多模式表征、时空协同监测、关键征兆甄别理论,攻克了重大装备大范围非平稳变化下运行工况难以高效监控的技术瓶颈,研究成果在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获得成功应用,为我国重大装备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新能源材料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关键领域,青年女科学家们亦当仁不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焦淑红聚焦高安全、长寿命、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材料和器件集成研究,用创新成果助推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升级发展。
高性能材料是推动航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陈玉丽的专注研究,有效推动了复合材料的设计理论发展与性能提升,充分彰显了空天报国的使命担当。
在科技报国中坚定“为民造福”理想
坚持科技为民,青年女科学家们在生命健康、农业创新等领域屡创佳绩,为人类生命健康带来福音。
破译肿瘤“密码”、守卫人类生命健康,她们不负韶华争朝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王红霞带领团队发现并解析了导致乳腺癌干性及高转移性的分子机理及新靶点,自主研发靶向治疗抗体和高效递送系统,为提高我国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研究与诊治水平作出积极贡献。
围绕生物医学大数据处理领域的计算难题,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李敏提出了一系列面向生物特征的复杂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为致病基因与药物靶标预测等重要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分析手段。
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王连荣聚焦抗噬菌体系统中独特的DNA磷硫酰化修饰及防御系统,在新修饰系统挖掘、修饰特征阐明、防御机制解析、抗噬菌体工程菌合成生物学改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拓展了抗噬菌体防御机制的新范式。
人为什么会衰老?怎样延缓衰老?为了解答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曲静深入开展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细胞衰老标志物与干预靶点,并据此发展了延缓衰老,治疗骨关节炎、心肌梗死等老年性疾病的干预手段,对促进健康老龄化作出积极贡献。
面向肿瘤治疗国际前沿,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黄敏带领团队聚焦肿瘤代谢异常,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为我国重大新药创制和相关基础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婷首次发现成纤维细胞调控白癜风等皮肤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并开发新型基因治疗方法,为我国皮肤遗传性和自身免疫病病理研究与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农业科技创新,关系着农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段巧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研究员贾桂芳都是现代农业的“赋能者”。
长期从事大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生殖机理研究的段巧红,不仅成功解析了植物抑制自花花粉以防止“近亲婚配”的分子机制,有效提高亲本繁种效率,还系统解析了大白菜种间隔离的形成机制及克服方法,为实现我国蔬菜种源自主可控作出重要贡献。
立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需求,贾桂芳勇闯植物RNA表观遗传这一科研“无人区”,发明了首个RNA化学修饰介导的作物高产育种技术,实现水稻、马铃薯等作物增产50%,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
在绿色发展中尽显“巾帼担当”
为建设绿色美丽家园、共享可持续发展未来,青年女科学家们将青春播种在了戈壁、大山,换得了天蓝地绿水清。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晓娟从事全球变化与土壤碳循环研究,她创造性地开展“土壤有机质的分子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为改进土壤碳库模型和指导土壤碳汇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她寄语科技女生们:“要敢于成为中心,成为焦点,勇敢地站在科学舞台中央。”
沙尘暴作为干旱区最常见的极端灾害天气事件,直接威胁到与健康、粮食、能源等相关的11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瞄准祖国需要,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陈思宇矢志“追沙”,其研究成果在大气污染治理、数值模式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意义重大。
聚焦强震地质灾害机理与预测研究,成都理工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研究员范宣梅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地震诱发滑坡预测模型、震后灾害链数值模拟模型和震后泥石流预警模型,成果不仅被应用于全球十余次强震,指导了我国近年来多次震后的应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和防灾减灾工作,还为国家重大工程的规划选址论证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围绕流域水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的基础前沿难题,广东工业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谭倩采用水—能—粮纽带关系新视角,创建了不确定条件下复杂水系统模拟—诊断—优化关键技术体系,实现了水—土—肥—能协同配置和节水—节能—稳粮—减排—控盐协同调控,为落实国家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20位青年女科学家用实践证明:女科技工作者确实是科技创新的“半边天”,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相信她们必将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在世界科技的广袤舞台上实现更大作为。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