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双合家园的“爱育未来”垡头项目点正在开展开放日活动。一走进这个早教项目点,一派冬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玻璃门上挂满了老师们精心布置的与冬奥相关的绘画和知识卡片,温暖的大厅里,孩子们正在围坐着和老师互动,20多个家长和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用纽扣、钻石贴等进行图画粘贴,制作与冬奥有关的作品。
这个被居民称赞的家门口惠民项目——“爱育未来”项目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发起,面向基层社区和以0~3岁为主的学龄前儿童家庭进行早期教育干预,开展家庭教育精准指导服务,旨在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最后一公里”问题。2020年7月正式开放实施以来,在各级妇联指导下,由北京市朝阳区妇女儿童公益慈善促进会执行的项目,依托专属活动场馆“爱育空间”推出早期教育课堂体系、组织人才培训、一对一早教指导等服务,进一步提升了附近社区家庭的科学育儿意识。
贴心实用
每周一和周五,住在附近的家长已经习惯了带孩子们来这里,跟着老师做游戏、上文化课和欢动课,既有平时的科普活动,还有家访,“爱育空间”解决了不少家庭和孩子教育的矛盾。
来自吉林省白山市的徐大姐退休后到北京带孙女,经常带孙女来这里,不但孩子变化很大,她自己也感觉很有意思:“我们年轻时忙上班又顾孩子,完全是凭经验带孩子。现在每周来这里,才知道带孩子有这么多讲究,而且每项课程对孩子都有很大帮助,老师们还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在学习之中,孩子变得自信开朗,我自己都学到很多东西。”
快满3岁的“花生”小朋友原来住在双合家园,与“爱育空间”一街之隔,以前一直在这里参加活动,2021年上半年搬家后,奶奶依然常常带他坐地铁回来参加活动。“花生”奶奶告诉记者,孩子小时候不爱和别的小朋友玩,也坐不住。现在每次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让老师抱一抱,注意力集中多了。
“依一”小朋友的爸爸说,回想一年多在这里的时光,看着女儿健康成长,真感觉自己是一名幸福的家长。2020年夏天,看到“爱育空间”开放日消息后,他申请进了微信群,当时刚满一周岁的小“依一”成为“爱育空间”的第一批小学员。
当时,处在陌生环境里的孩子还有点儿紧张,见到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很羞涩,随着参加活动次数增多,开始喜欢对每个小朋友和每位老师笑,见面爱打招呼,离开时也要跟大家说“拜拜”。
“小开心”的妈妈当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让人惊喜不断。
“我们在家就是把玩具给孩子让她自己玩,这里的老师不同,在孩子玩的过程中会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看到孩子喜欢来,只要“爱育空间”有活动,“小开心”的妈妈就报名过来,后来又参加了这里的一对一早教指导。
在老师的细心询问和指导下,宝宝的身体和习惯都有了进步。“爱育空间”也会不定期组织儿科医生或育儿专家来讲座,传授一些关于宝宝在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和育儿知识经验。而隔壁幼儿园的老师王爱红和同事们更是这里的常客,经常被邀请来和孩子、家长一起活动。
像小“开心”的妈妈一样,不少家长都表示,每次孩子的分享都让人觉得家门口的免费早教,还有“爱育空间”的老师和小朋友,早已成了身边亲密的一部分。
一起成长
“爱育空间”的管理者柳立媛老师,也曾是一名来参加活动的家长。
来自天津蓟州的“80后”柳立媛,2015年嫁到北京,2017年初生育一女,休完产假继续坚持工作一年。由于自己一人带娃、上班不能兼顾,最后她放弃了工作,成为一名全职妈妈。
“初为人母的我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家人帮衬。”回忆当初,即使以前通过业余时间学习过中医推拿、育儿师、小儿推拿师,乃至催乳知识,柳立媛有时也因为心情不好、压力大,导致自己少乳。
柳立媛坦言,因为工薪阶层的家庭支撑不起昂贵的早教班、兴趣班费用,自己这个在北京打拼的三口之家平时更多的是通过感受大自然、废物利用做手工、涂涂画画和一起做面食等来陪伴孩子。
由于三口之家成员较少,爸爸白天上班,亲密接触少,造成柳立媛的女儿形成慢热型性格,特别抵触接触外人。一次偶然机会,通过宣传页了解到“爱育未来”项目,才有了第一次体验。
“没想到,随后的体验,对我和女儿来说,真的是发生了质的变化。”柳立媛说,“女儿从开始的胆怯,躲在我身后不敢见人,到之后大胆地站在前面介绍自己,如今更是带着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所以我坚持在‘爱育空间’做了几个月的志愿者。”
共育未来
“爱育空间”有人员扩充需求,项目负责人之一吕春荣邀请喜欢接触小朋友、有耐心的柳立媛加入这个友爱的大集体。
回忆第一个月在这里,既顺利完成工作又得到上级督导肯定,让柳立媛更有信心在“爱育空间”里带领更多的家长和小朋友参与活动,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家庭和自己的家庭一样受益,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如今,柳立媛已经成为“爱育空间”的一名管理者,开启了自己人生新的阶段。
“爱就是一粒种子,你播种下就一定会收获美好的果实,让我们真正做到‘家家有爱共育未来’。”柳立媛对未来的发展和生活充满信心。
(记者 耿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