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蒸年馍是青海各地传统的春节习俗,每逢春节期间,餐桌上各式丰盛的菜肴间,总能看到精致美味的年馍馍。1月17日,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皇城乡西滩村的农牧户家里,妇女们已经开始着手制作年馍馍了。
1月8日,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受到全国广泛关注。截至1月17日,震后门源县累计安置群众1495户6182人。同时,门源县全面落实社会救助资金先行发放机制,足额发放1~3月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保障金、困难群众“两节”一次性补贴、临时救助金、急难型救助资金等共计2661.2516万元,及时解决群众灾后遇到的突发性、临时性和紧迫性困难,确保震后人民群众安心生产生活。
临近年关,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西滩村,距地震已经过去了10多天,记者看到,西滩村的村民们日常生活并未明显受到地震影响,家家忙着大扫除、办年货、做年馍,为欢度春节做准备……
“你去把羊粪火堆看一下,火堆不能太旺,不然馍馍会烧焦的。”在牧民万宗什吉家里,万宗什吉一边揉面,一边跟女儿龙毛什吉说。
万宗什吉家的年馍馍用牧区传统的方法羊粪煨火烤制,记者一进门,就看到袅袅炊烟在院落升腾。
万宗什吉向记者介绍了锟锅年馍的制作方法:烤制年馍馍时,需要先在火堆中埋入铝锅,待其均匀受热后再放入馍坯儿,盖上盖子后,再覆盖上薄薄的一层热灰,大约20分钟之后,圆滚滚、黄灿灿、满溢着幸福与麦香的锟锅年馍就可以出锅了。
趁热尝上一口,外酥里软,浓浓的麦香中掺杂着纯天然的烟熏味,两种味道在口中交织,再喝上一口暖暖的奶茶,草原上的年味就来了。“在外面上学就想着这一口家乡的味道。”龙毛什吉笑着说。因为从小喜欢舞蹈,龙毛什吉初中毕业后,来到四川绵阳市一家舞蹈学校学习。
皇城乡是此次门源地震时距离震中最近的一个乡。地震时,正在四川上学的龙毛什吉还没放假,从新闻上看到家乡发生地震后,非常担心家里人的安危,立即给妈妈打了个视频电话,得知家里一切都好,只是羊圈出现裂缝时,龙毛什吉才放下心来。
龙毛什吉告诉记者,她家是蒙古族,家里四口人,爸爸妈妈、她和奶奶。她家之前是建档立卡户,脱贫后,家里目前养着140多只羊和30多头牛。除了从事牧业工作外,父亲还是乡里的水管员和护林员。谈起这几年家里的变化,龙毛什吉说,最大的变化是家里盖了新房,爸爸买了新的农用车。“过年了,家里人可以买几套喜欢的新衣服,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龙毛什吉说。
“地震时动静很大,挺害怕,好在虚惊一场。”在西滩村万毛措的家里,女主人万毛措谈起十多天前的地震还心有余悸。
记者看到,万毛措家的油锅里正在做炸馍馍。
“炸馍馍是从父母那一辈传下来的,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炸馍馍成了过年的美味佳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炸馍馍还是不能缺少的年味。” 万毛措一边揉面一边说。
为了制作炸馍馍,万毛措的姨母、舅妈都赶来帮忙。她们分工明确,井然有序。这一边将面团通过反复揉搓、擀制、分割,另一边将分割好的面团通过刀切、手拧,制作成了“翻跟头”的样式,万毛措端着满满一案板的面坯子,放入已经八分热的油锅里炸。
“这个火候很重要,太过就炸焦了,油温太低也不行,炸出来颜色不好,吃起来味道也不对。”万毛措说着拿出一根专门炸馍馍的长筷子放在油锅里,筷子周围迅速起泡。
经过几番烹炸,炸好的年馍馍陆续被打捞出锅,万毛措用漏勺和特制的长筷子将其夹起来放在桌子上。
万毛措家也是蒙古族,家里有公婆、老公,还有两岁的女儿。公婆从事放牧,老公是乡上的会计,她自己平常就在家带孩子。
记者看到,除了炸馍馍,万毛措还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制作了糖馍馍,糖馍馍酥软香甜,类似于面包。糖馍馍刚刚炸好,在一旁等待的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要分享这份年味儿。
记者了解到,在门源,每逢春节,家家制作的面点丰富多样,有传统的锟锅馍馍,也有“牛肋条”“翻跟头”等炸馍馍,还有“花花”“糖豆”等新式馍馍。五花八门,麦香四溢的各式年馍,或者说这种制作年馍的习俗承载的不仅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也寄托着地震之后,门源各族群众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以后我要努力考取舞蹈教师资格证,继续考大学,毕业后开一个舞蹈艺术培训班,教家乡喜欢舞蹈的孩子们学习舞蹈!”说起今后的打算,18岁的龙毛什吉满是憧憬。
“现在生活条件好,年货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家里早早宰了两头牛,家人过年的衣服也都买好了。” 万毛措笑着说,“我们家里亲戚多,年馍馍除了自己吃,还要送给亲戚们。希望来年的生活像这年馍馍一样香甜四溢,团团圆圆。”
(记者 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