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师学习经典篇目朗诵技巧”“帮着爸爸妈妈多做家务”“让爸爸带我和小伙伴一起参加羽毛球、长跑运动”“到爷爷奶奶家过年”……近日,在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化中心里,孩子们畅谈着“双减”后第一个寒假和他们心中缤纷多彩的寒假计划。
但刚开始,四年级小学生董欣雨的妈妈却对这个寒假充满担忧:“没了补习班,又没有太多寒假作业,孩子把大好的光阴荒废掉,就可惜了。”乖巧的董欣雨对妈妈的担忧早就心知肚明,她提前就规划好了寒假的作息安排,还列出了要完成的各项任务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和妈妈商量,“她自己这么有条理,再加上社区妇联还给孩子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寒假活动,我的心总算放下了。”董欣雨妈妈长舒一口气。
事实上,为了回应“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江苏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民政厅、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共同启动了2022年“缤纷的冬日”寒假系列活动暨“共话双减 共育未来”家校社协同江苏行动,这次行动旨在发挥江苏省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横向联动、上下贯通,共同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广大青少年寒假生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会带着孩子参与社区组织的亲子小剧场活动。”
“我们小区开展了童书汇读书活动,寒假和小朋友一起开心阅读,太棒了。”
“社区组织的红色研学体验,我们会全家总动员。”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表达了对“双减”后第一个寒假充满期待。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江苏各地社区走访中看到,社区工作者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寒假活动,有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的写春联、剪窗花;有增强传统文化认同的红色阅读、研学体验;有拓宽生活视野的劳动打卡、安全知识技能;有强健体魄的体育兴趣爱好拓展等。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晨光社区妇联主席汤星月告诉记者:“我已经代表全省1000个‘三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社区发出助力‘双减’倡议,倡导全省2万多个社区通过组织缤纷活动、开展生活实践、提供精准服务,努力成为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大本营、亲子家庭素质提升的大课堂、保障家长们安心工作的大后方。”
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也从专业角度建议家长和孩子们从学习、习惯、兴趣、经验、社会性养成五大领域进行思考与探索,为寒假生活做好引领和规划。
(记者 茹希佳)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