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凯里市永联手套加工“微工厂”扶贫车间,几十台缝纫机轰鸣作响,女工们脚踩踏板、飞针走线,在各自的岗位上“分秒必争”。流水线上,一双双手套经过洗白、烘干、消毒、包装、装箱,从扶贫车间销往德国、日本。
手套制作工序简单,可满足多种用工需求,降低了就业门槛,女工们在家门口做工,既能兼顾家务,又能在闲暇时间挣得一份额外收入。
为扶持发展“微工厂”,促进安置点劳动力转移就业,凯里市白午街道党工委以“力量聚合、资源聚合、目标聚合”为抓手,协调相关部门,帮助手套加工厂争取到中央扶持资金20万元,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工厂与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牵线搭桥”,对接市内及三穗、榕江等邻县同类加工厂提供原材料和技术支持,“线上+线下”为产品找销路。同时,选派党建指导员负责车间工人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带动工厂发展生产。
“自从搬迁到这里后,家门口就能就业,一个月能挣3500元左右”,易搬户杨昌珍兴奋地说。
“微工厂”里,有40余名像杨昌珍这样的女工。在这里,工资计件支付,干活儿不催不赶,上工时间自由,“新市民”在这里开启了有“家”又有“业”的新生活。
三年过去了,工厂的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对于未来的发展,永联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秀华也早有打算,“2022年,公司计划新增20万元的设备,扩大生产加工能力,将带动150人稳定就业。”
近年来,凯里市着眼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能人聚在产业链、党员示范在产业链”,采取“党支部+企业+车间+脱贫户”模式,以党建引领扶贫车间提质、扩容、增效。如今,全市五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建成“微工厂”11家,带动1500余名易地搬迁户稳定就业。
(记者 高峰)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