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救治我的医生和护士,特别要夸一夸护理我的好月嫂陈阿姨。在我生完孩子最煎熬的几天里,她对我不厌其烦、悉心照顾,真心感谢!”这是北京一位刚刚出院的产妇发的朋友圈,同时还配上了她和月嫂陈丽丽的合影。
陈丽丽是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一位普通的蒙古族妇女,1998年她所在的企业破产,日子过得很紧巴。2015年,在县妇联和就业局的推荐下,她来到蒙东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参加了月嫂培训班。热情阳光的性格、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很快让她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最终以优异成绩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被学校授予“宁城月嫂”称号。毕业后,陈丽丽被学校推荐到北京光明山月子公寓,正式从事月嫂工作。
2019年9月,陈丽丽收到一位外国友人的微信感谢信,发信的主人叫比海妮,是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一位外交官的妻子。2019年4月,陈丽丽被医院指派,为尼泊尔驻中国大使馆高级官员家属、一名叫比海妮的产妇提供VIP母婴护理服务。专业的服务技能、周到细心的照护,赢得了比海妮的高度评价。出院后,陈丽丽也经常通过手机微信,指导比海妮照护婴儿,两人也成了好朋友,经常聊天互相问候。比海妮还经常在朋友圈发两人在医院的合影,表达对陈丽丽这位中国姐姐的感谢。住院期间,碰巧尼泊尔总统也来到医院探望比海妮,总统表达了对陈丽丽工作的肯定。
早上六点,迎着晨光,“宁城月嫂”张艳凤开始了她在北京一天的工作。给婴儿喂奶、脐带消毒、更换尿布,给产妇制作月子餐、日常护理、产后恢复,每一项工作她都动作娴熟、耐心细致、体贴周到。从一名农村妇女到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从没有一技之长到小有名气的金牌月嫂,张艳凤感慨颇多:“当时丈夫病重,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的重担都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如果不是妇联帮我掌握了这门技能,真不知日子该怎么过。”
在宁城妇联的帮助下转变命运的陈丽丽和张艳凤,其实也是众多“宁城月嫂”的缩影。
宁城县妇联主席王咏梅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近年来,依托宁城县蒙东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妇联开办了多期“宁城月嫂”职业技能免费培训班。同时,在学校成立了融合妇联,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技能送到妇女姐妹身边,通过举办月嫂技能大赛锤炼队伍,结业后颁发结业证书,就业由学校负责推荐。这几年,宁城县先后与30多家家政企业及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输出关系。打造了“理论+实操+综合素质”样样过硬的“宁城月嫂”品牌,带动了一批城乡妇女走上致富之路。今年上半年,宁城县输送以月嫂为龙头的家政服务人员750人,近年来已累计创造产值1.2亿元,“宁城月嫂”正步入品牌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汐子镇齐家营子的曹瑞芹,2019年培训结束后,被推荐到北京市民航总医院当起了月嫂。如今,她每单的收入在1.3万元左右,且收入还在不断增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没有回老家,选择留在北京为客户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宁城月嫂”就业城市主要以北京、天津、河北和内蒙古等地为主,其中北京就业人数占到了85%。如今,从赤峰市走出去的“宁城月嫂”“敖汉架线工”“松州模具工”“巴林左旗笤帚工”“上京涂料人”“喀喇沁建筑工”等劳务品牌,分别被评为全国和自治区优秀劳务品牌,已成为北京周边地区市场上的金字招牌。近年来,赤峰市通过政府推动、政策驱动、服务促动、培训带动等措施,不断加大品牌打造力度,提升就业质量,扩大就业容量,让每一个从赤峰走向全国的劳务品牌立得住、立得久。
(记者 王永钦)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