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下车,冷晓燕的嘴里猝不及防被塞了一个大饺子。
“接风的饺子送行的面”,在北京参会10天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冷晓燕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大海阳社区,社区居民悄悄准备了热腾腾的饺子,为他们的冷书记接风。
“这些年来大家只要几天见不到我,就会给我打电话,‘冷书记你去哪了’‘你啥时候回来啊’。”冷晓燕听得出居民们话里藏着的关心和担心,“这其实也代表他们的心与我、与社区党委贴得越来越近,他们给予了我们百分之百的信任。”
今年是冷晓燕担任大海阳社区党委书记的第19个年头。
从慌里慌张的“小姑娘”,到大海阳的“定海神针”,时间见证着她的成长,也见证着大海阳社区从居民想搬离的老旧小区,蜕变成人人羡慕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更见证着大海阳社区党委与社区居民的一场场“爱的双向奔赴”。
基层党组织只要付出真情,换来的一定是亲情
11月16日上午,冷晓燕为社区党员及“双报到”单位部分成员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也在现场聆听了宣讲,从一次次充满激情的掌声中感受到大海阳社区群众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高度认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百余次提到‘人民’二字,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初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的承诺,更是我们不变的奋斗目标。”冷晓燕说。
20余年扎根基层的经历,让她对“人民”二字有着更深刻的理解,“群众是最淳朴的,我们基层党组织只要付出的是真情,换来的就一定是超越血缘的亲情。”
社区居民战军保存着一个自制的大海阳社区旧貌沙盘,“既能看到大海阳的‘前世’,又能看到‘今生’,新旧社区在我家不大的空间里完美结合在一起了。”
美好社区创建工程,是大海阳社区的一件大事。
“最开始也有居民持怀疑态度,但随着我们的社区工作者上门讲政策、带他们看样板房,社区改造进展越来越顺利,居民们的态度也渐渐改变。目前,全社区已经有80%的居民签订了改造协议。”冷晓燕说。
蹲点采访中,记者跟随大海阳社区居委会主任佘静前往样板楼参观。
“阳台改造就花个400块钱材料费,改造以后房子又好看又安全,我们都十分满意。”居民张景弄告诉记者。
不只是阳台,记者了解到,大海阳社区整个改造方案除了楼体不动,其他跟居民生活相关的所有项目全部进行了更换。在100多项民生改造项目中,由冷晓燕带领社区自主申报的急难愁盼项目就占到了1/3以上。
“群众看我们的党好不好,就看我们这级组织是不是真心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摸清群众想什么、知道群众要什么、找准群众盼什么,才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冷晓燕说。
10年巨变:大海阳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幸福
孙美青从十几岁起就一直住在大海阳社区,十几年前,她曾搬离了这里,还起了卖房的念头。直到听说大海阳已经大变样,从“脏乱差”的老旧社区变成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孙美青才搬了回来。这一住,又是近10年。
大海阳社区位于烟台市芝罘区中心城区,0.6平方公里范围内住着2000多户居民,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800多人,占社区总人口的近1/3。
别看大海阳的地理位置还算不错,事实上,作为典型的老旧开放社区,10多年前的大海阳“老人孩子多、老旧房屋多、群众诉求多”,是个实打实的“问题社区”。
刚到大海阳社区担任党委书记时,冷晓燕也曾接受不了这巨大的心理落差——
开放式的小区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文明养犬行为让道路变得脏乱,居民楼一旁的小棚顶上堆满杂物……“社区居民中还有不少下岗职工,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用一句话来说,“大海阳的工作很难做”。
但冷晓燕不愿就此放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在冷晓燕看来,社区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把社区的老人照顾好,把孩子照看好,让年轻人没有后顾之忧,这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我们社区党委永远的奋斗目标。”
冷晓燕把自己的手机号码贴在了社区的公示栏,还设立了30多个民情意见箱,用来察民情、听民意。随后,她用3个月的时间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总共收集了340多条意见建议。
上门走访,也成了冷晓燕坚持了19年的习惯。截至今年,冷晓燕写下的“三访”民情记录有30多本,摞起来有1米多高,她为社区群众解决问题3万余件。
如今的大海阳——
解决了老人吃饭难题,烟台市第一个由社区党委领办、志愿者参与的“壹家生活社区厨坊”就诞生于大海阳,34名志愿者为社区150多名70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成本价的午餐;
解决了孩子看护难题,大海阳社区开办了“壹家学习堂”,免费为社区孩子们提供“430课堂”服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由社区党委领办、群众自愿入股、解决群众难题、群众共享福利的“壹家小饭堂”,为社区孩子提供成本价的接送、午餐、看护午睡,以及放学后的教育辅导等服务;
解决了社区环境难题,大海阳社区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由社区党委领办、群众资源入驻的“壹家物业”,2000多棵欧洲月季、180多棵樱花让社区环境美如画。
“大海阳式群众路线”:社区党委手一挥,社区居民人一群
在大海阳社区的一面墙上,记者注意到一幅色彩鲜艳的墙绘,上面写着两行醒目的大字:生在红旗下,永远跟党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我的基层工作经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社区党委和居民相互信任,才能真正让群众感到幸福。”冷晓燕说。
怎么理解群众的幸福感?冷晓燕为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社区居民杜肃臣曾在楼房外的平台上私自栽种了40多箱果树和蔬菜。按照规定,这些“违建”绿植都要被清除,但他坚决不同意。
“杜肃臣大叔来社区跟我说,他在单位没有退休之前,就愿意摆弄个花啊草啊。我感觉他有这方面的一些优势,但是没有地方可以发挥。”冷晓燕和社区党委经过研究讨论,在社区设立了服务岗,让杜肃臣等居民可以发挥特长,管理社区的花草树木。
“社区的花园现在都由我管。”杜肃臣一边认真修剪着花枝,一边这样告诉记者,言谈间颇有些骄傲。
何为幸福?不仅是要让居民过上老有所养的日子,更要让居民过上老有所乐的日子。
十余年的社区工作,让冷晓燕对社区居民的特长与兴趣爱好有着更清晰的了解,她开始琢磨如何将这些居民团结起来,在发挥余热的同时,又能把社区建设得更美好。
“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冷晓燕有了方向,她从社区人际圈中挖掘有管理经验、热心社区事业、在群众中有号召力的群众“带头人”,通过他们一带十、十带百、百带千,建立了34个1000多人的群众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社区的‘你’和‘我’变成了‘我们’,‘要我做’变成了‘一起做’。”冷晓燕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志愿者中,90%都是女性,社区志愿服务中,处处可见“巾帼红”的身影。
借助“会改联”的契机,社区党委充分挖掘、发动一批讲政治、能力强、有热情的妇女人才加入执委队伍,组建了24个巾帼志愿服务组织。
孙美香就是在冷晓燕的鼓励下加入志愿者队伍的。
2018年前后,退休在家的孙美香养了一只小狗,每天遛狗时,她都会系好牵引绳,还会随身携带卫生纸、垃圾袋将狗粪清理干净。“有的邻居看见我这样做,就向社区推荐我做文明养犬协会的会长。”孙美香告诉记者,“一开始我是不想做的,但是看到冷书记为社区忙前忙后,我挺感动的,就决定试一试。”
作为社区党员代表,孙美香还主动报名成了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宣讲员。“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在冷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幸福大海阳’,很幸福。”孙美香说。
“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社区建设成‘幸福家园’,我们社区有个秘诀,就是四个字‘组织起来’。”冷晓燕告诉记者,以党建引领为前提,以群众幸福为目标,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党员群众和各类资源组织起来,走出一条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这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大海阳式群众路线”。
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回到大海阳这个小社区,冷晓燕觉得自己干劲儿更足了。“我一定努力把大会精神融入社区建设和服务群众工作当中,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居民凝聚起来,博采众长,共建美好家园。”
(记者 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