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感言 /
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30多年前,江龙村群众为了守住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开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发展种植柑橘特色产业。江龙村因此甩掉了“穷帽子”,从昔日的“救济村”,变成了如今的生态村、文明村、平安村、小康村。
11月22日,云南西畴江龙村,23℃—12℃,晴。
刘超仁和老伴代世苹,清晨六点不到就起床了。洗漱完毕,老伴去做早点,刘超仁将前一天采摘好的几百斤柑橘搬上电动三轮车,再锻炼一会儿,等老伴做好早点。两人吃完早饭,天也逐渐放亮。
刘超仁驾驶着三轮车带着老伴,一路哼着小曲,“突、突、突”地开往兴街镇农贸市场,卸下货陪老伴卖一会柑橘,再回家忙果园里的活儿。下午四五点再将老伴接回家,晚饭喝口小酒。
九月柑橘陆续成熟上市以来,老两口的生活几乎天天如此,日子过得自足而快乐。江龙村村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
当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江龙村蹲点采访。满眼所见皆是青山绿水、翠鸟飞鸣、柑橘飘香,青山环抱的村庄里,有一座座漂亮的农家小院,小院里凉亭假山、小桥流水,各色花草和房前屋后的果树呼应着蓝天白云,满山遍野的柑橘林将68座小洋楼揽在怀抱里。记者仿佛走进世外桃源,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掩映在果树丛中的“绿美家园”,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石漠村”“救济村”。
“今天,我们过上这样的惬意生活,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没有党的领导,哪会有这么好的日子?”刘超仁坚定地对记者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是给了我们十足的信心、指明了方向,江龙村的生活只会越过越红火!
战山斗山,“石漠村”变“生态村”
江龙村,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东升村委会辖下的一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2.3平方公里,全村68户312人,现有耕地337.48亩,人均1.08亩。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春播一大片,秋收一小萝。”这句顺口溜真实地诠释了江龙村的曾经。
11月22日晚,记者和刘超仁、村党支部书记魏有权、村小组长刘忠恩、村妇女小组长罗友秀等人围坐在火塘边,老人一边烤着茶一边向记者讲述江龙村如何从“石漠村”变成“生态村”的。
“30多年前的江龙村是‘山头无帽子,山腰拉肚子,平地盖被子’。”刘超仁对记者说,20世纪60—80年代,人们的环保意识弱,西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县森林覆盖率仅有20%,石漠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75.4%,成为石漠化程度深重的地区之一。“那时江龙村的山上都是光秃秃的,一到雨季就像人拉肚子一泻千里,好不容易长大的庄稼很快就被奔流而下的雨水冲走了”,自然是“春播一大片,秋收一小箩”,一方水土已经养不活一方人。
“过去大家都缺少环保意识,做饭、煮猪食、烧砖烧炭都砍柴,翠绿的青山渐渐沟壑纵横、满目疮痍,村里唯一的水源龙泉也断流干涸,人畜饮水都要到三公里外的邻村挑水解决。”11月22日下午,站在江龙村的龙泉边,刘超仁向记者讲述龙泉的过往。饱受石漠化危害的江龙村群众,为了守住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开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对山上的村集体林地和农户私有林地一律实施封山育林,其中封山育林1600余亩,植树造林、退耕还林1200余亩。为了防止继续砍树,江龙村还把禁止砍伐树木写进了村规民约,谁砍树就处罚谁。当年一位村民因为悄悄砍树,被罚了3000多元。
多年后,曾经光秃秃的山上已然绿意盎然。村民们又通过炸石造地,硬从石头缝里抠出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台地160亩。持续多年对“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治理,江龙村森林覆盖率由20世纪90年代的30%提高到现在的86.4%。生态修复后,山绿了、水清了,龙泉又淌出了清泉。
在江龙村的基础上,西畴县探索形成“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山脚搭台子、平地铺毯子、入户建池子、村庄移位子”的“六子登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使当地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1月22日,虽然正值小雪节气,但江龙村艳阳高照,冬日暖阳下四位老大妈坐在凉亭里打牌。“年轻人不是开车上街卖橘子,就在果园里摘橘子,我们闲来无事就经常凑在一起,打打牌消磨时光。”86岁的程鲜水笑着对记者说,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过了。
不等不靠,“救济村”变“小康村”
当日下午,正在果园摘橘子的刘从宁、姚国琼夫妇告诉记者:“以前种水稻只够自己吃,没钱挣,都是出去打工挣钱,现在在家就能把钱挣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江龙村由“蛹到蝶”的蜕变,从一个“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救济村”变成人均年收入2.6万元的“小康村”,绕不开一位今年已经74岁,个子小小的、微微有些驼背的老人——那就是对江龙村事事关心的刘超仁。
1999年从小学教师岗位退休的刘超仁,每月有600多元退休工资,本应过着子孙绕膝、安度晚年的好生活,但得知当时全村人均年收入不到600元后坐不住了。“2004年,江龙村修通了公路,整治了村容村貌。因为没有产业,村民们依然贫穷。”刘超仁就私下里跟村里群众交流,鼓励他们发展产业致富,“任你苦口婆心,群众就是不愿意。怕种出来运不出去、怕没有人买……教群众比教学生难多了。”
“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怎样才能让群众相信我?左思右想,我萌生了入党的念头。”2004年,经过组织考察,刘超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了,就能得到更多群众的信任,就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发动群众脱贫致富。”
刘超仁私下向农技人员求证,江龙气候适合柑橘生长,“我就动员群众引种柑橘苗,但大家疑虑重重:就那么点地,种了橘子,粮食从哪里来?种出橘子卖到哪里去?经过反复动员,有8户人家愿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橘苗种了下去。”
3年后,橘子成熟挂果,又大又甜,卖到了3块钱一斤。江龙村的群众沸腾了,纷纷报名要种橘子。刘超仁向村班子建议,把橘子发展成江龙村的特色产业,大家一商量觉得可行。
2006年9月15日,刘超仁带着53户村民坐着三辆中巴车连夜赶到建水县团坡村。“一下车,看见满山满坡金黄的橘子都惊呆了,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观。”刘超仁和村民们带回了1.3万棵橘子苗,还包括一名技术员。
江龙村人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橘子树,橘子树也不负众望成了“摇钱树”,橘子成了江龙村的特色产业,个大、味甜、汁多的“江龙橘”逐渐闻名,一到收获季节,天天都有货车排着队来拉橘子,“每天都能卖出七八千斤,还远销昆明,甚至出口越南。”
如今,江龙村村内种植柑橘1100亩,带动周边2000余亩,到外县租种3300余亩,村民人均年收入从原来不足600元增加到如今的2.6万元;村里从原来的没有一个大学生,如今已有11个本科生、5个大专生,昔日的“救济村”甩掉了“穷帽子”,成了远近闻名、令人羡慕的生态村、文明村、平安村、小康村。
“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几十年来我见证了边疆农村的巨大变化。党对我们农民、农村的关怀,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刘超仁说,贫穷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信心和决心。只要党员干部的信心和决心没丢,就一定能带领群众干出一番新天地。
听党话跟党走,“小康村”将幸福永续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给了我们更大的动力!”江龙村党支部书记魏有权说,大会召开那天东升村委会组织党员和部分群众一起收看,“认真聆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回到村里就开始思考江龙村的未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我们村的柑橘产业就属于特色产业,党的二十大结束后村党支部就召集支委一班人和群众代表商讨江龙村的柑橘产业如何提档升级。”刘忠恩对记者说,村里最早种的几百亩柑橘面临品种老化、品质下降等问题,我们准备和县农科局研究怎么办。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柑橘园的不断扩大,用水量也越来越多,村里计划在高处建一个300立方米的水池,再将水引进各家各户和田间地头。”魏有权接过话茬说,村里还准备提升从村垭口到村活动室的主干道,在两座小山头搭建观景台。“等村庄美化工程结束后,村民们的房子防水功能会更好、更耐用、更美观,整个江龙村就美了。”
11月24日,得知江龙村想建饮水工程的诉求,西畴县水务局局长周琼立即带队前往江龙村就饮水工程如何规划建设、建后运行管理与村民代表深入交流,分析研判饮水现状问题。周琼告诉记者,通过实地踏勘水源点、供水管线布置、净水设施后,最后与村民代表达成一致意见,计划2023年初组织工程建设,切实解决江龙村群众饮水难问题。
清晨,漫步在江龙村,冬日的阳光将温暖洒在江龙村和每一位村民身上,沐浴着初升的朝阳,人们开始了新的一天。
韦美娥洗漱完毕,打扫院落。看见记者走近,热情地打起招呼。“十年前,村里的生活就越过越好,家家陆续都盖起了楼房。”韦美娥指着院子里的凉亭、假山、水池、石桌、石凳说,这些都是上海援建的,村委会还给每家每户买了花。“村里人都夸我的花养得好。”
“总书记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辈子的事。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永远铭记总书记的话,时刻检讨自己哪些事没做好,一言一行都要起到表率作用,积极引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韦美娥目光坚定地说。
(记者 周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