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感言 /
走在海棠街道上,偶遇老师的可能性极大。被各大院校环绕,就连街道社区名称都有着浓浓的“书卷气”。“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在这里照进现实。
刚刚在社区党服中心上完摄影课,史德琴连忙拿出手机查看明天民乐课的时间。
“当二胡、扬琴声音响起,简直太享受了。”史德琴迫不及待地与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分享民乐,神采飞扬,精神矍铄,令人忘却她已是72岁的年纪。
教育资源密集 学习氛围浓厚
退休前,史德琴是一名中学教师,认真负责教好每一节数学课是她的职业信仰。退休后,史德琴开始当起了学生,每天安排满满的,背着书包健步走在海棠街上。
“每天都有一点儿收获,跟上新时代的步伐。”史德琴幸福洋溢地分享自己的老年生活,直接感染了一旁年轻的社区工作者,情不自禁道出“阿姨们的生活太丰富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报告还提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描绘的图景就是我们现在真实的生活!”史德琴如是说,在她所居住的海棠街,不仅实现着“七有”,还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氛围。
位于天津绿色生态屏障示范区核心地带的海棠街,可以说是全市人才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的主体均坐落在海棠,拥有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0余名两院院士。
此外,还有10所职业院校、1所终身教育院校、3所基础教育学校、7所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院校一应俱全。
街校融合发展 搭建共享平台
海棠街还是天津市最“年轻”的街道组织,办事处刚成立一年半时间,干部职工平均年龄不足33岁,“年轻活力”和“大学气质”成为海棠街的双重属性。
“正因为我们拥有独有的优势,海棠居民整体素质比较高,对高品质生活的期望值也很高。”海棠街党工委书记李明月说,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街党工委面前的迫切要求。
今年1月8日,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天津成为全国首个迎战奥密克戎病毒的城市,海棠街所属的津南区是“风暴眼”,这里的居民师生过上了非必要不下楼的居家防疫生活。
为丰富海棠人的居家生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依托街校共建资源优势,“海棠大学堂”线上课堂迅速开课了。由院校教师、区人大代表、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授课团队,为大家带来了美术、音乐、体育、文化、历史、阅读、非遗传承、心理健康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让海棠街的居民特别是孩子们,感受到了海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
“海棠大学堂”的推出,吸引了驻街院校教师和社区热心居民的广泛参与。大家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录制优质课程,至今已推出120余期线上课程。有居民在大学堂留言簿说:“之前觉得只是住在大学旁边,现在感觉大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也是李明月和同事们发挥驻街院校科教人文资源优势,依托街校共建搭建的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通资源流动的壁垒,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校内实践资源、师资人才资源、专业学科资源在校际间流动、在校社间流动,推动街校融合发展。
细分群体需求 延伸课程设置
社区居民与学校学生有着本质区别,“海棠大学堂”应是海纳百川,满足各类居民“求知欲”。李明月带领同事们精准打捞居民需求,不断延伸课程设置,将居民群体细分。
就在不久前,“海棠银发大学”开学了,史德琴和身边的老邻居们成为第一批学生。这是海棠街与天津开放大学共建的项目品牌,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展的智慧助老服务。目前“海棠银发大学”已推出书法、摄影、声乐等线上和线下课程,青年教师积极服务老年人群体,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每次上课我都能感受到老人们强烈的求知欲。”天津开放大学教师李想刚刚为辖区老人上完一堂手机使用课。微信支付、医院挂号、银行转账、防诈骗信息……“海棠银发大学”课堂上,年老的学生一个问题追一个问题,年轻的教师手把手一个个教。
不止服务老年人,还服务“双减”后的家长和孩子,让教育走进一个个家庭,把学校办到居民家门口,“海棠大学堂”在不断地提质扩容,街校融合发展的黏度也在不断加强。
今年暑期,海棠街道与天津大学密切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岗位实习。该校教育学院学生王芳来到街道办事处实习一个月。一个月后,她写下“‘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书本上走进了现实,也走进了心里”的实习感受。
“海棠大学堂”为辖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安全又富有挑战性的平台。参与各类项目运行的不仅有在校学生,也吸引了已经毕业的学生,在学校和街道的双重指导下,他们将理论变成了实践,对就业创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既感受了基层工作实际,又体会到群众工作方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他们心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