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石板为布,以钢錾为针,每一幅作品都经过了上亿次的敲凿,“滴水穿石”般地雕刻,赋予石头灵魂与生命。惠安女勤劳、勇敢、贤惠,在她们的创作下,一幅幅民俗画卷、秀丽风光在石板上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惠安女在石头上“绣花”,“绣”出了万千世界。
惠安石雕是以硬质的青石料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雕刻艺术,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15年,惠安县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称号 。2011年,惠安石雕获国家“地理标志”注册认定。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南北融合的历史演变 //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居于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海边的惠安石雕与平原的曲阳石雕齐名,有“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
石雕技艺随着中原人口的迁入被带入惠安。早在晋朝,源自中原的惠安石雕艺术就已被应用。惠安石雕早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等。
由于众多石桥的架设,巨塔、“浮屠之宫”的兴建,大型石佛的雕凿和石城垣的修建,惠安石雕人才辈出,石雕技艺不断提高。从所遗存的石人、石兽为主的实物看,初始造型简单,还保留着北方质朴粗犷的 风格。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以狮子和龙柱作为主要装饰的石雕品遍布惠安境内。惠安石雕的工匠把绘画运用于石雕工艺,石雕艺术出现了划时代的转变,其造型日渐繁复,风格由北方的质朴粗犷趋向南方的精雕细琢,并更加注意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惠安石雕更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在艺术特征上,突出纤巧、流丽、精细、神奇,含有细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最终形成柔美、婉丽的南派风格。
虽然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惠安石雕工艺形成过程中又汲取了闽越文化及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成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如今,惠安石雕的品类有碑石加工、环境园林雕塑、建筑构件、工艺雕刻、实用器皿等,其工艺主要有圆雕、浮雕、线雕、沉雕、影雕等。
// 犹如摄影的“中华一绝”//
影雕作为惠安石雕的主要工艺之一,其雕刻形象逼真,犹如摄影,被誉为“中华一绝”。影雕不变形,不怕风吹雨淋,克服了相片和图画年久会发黄、褪色的缺点,可以永久保存,又被称为“不朽的艺术”。
惠安影雕的雏形始于清代惠安石雕圣手李周独创的“针黑白”工艺。20世纪70年代,惠安石雕厂的匠人在美术界知名人士的指导下,将工艺加以发展和创新,并把这一工艺定名为“影雕”。影雕的工艺特色是选用玉昌湖、墨玉、山西黑等青色和黑色的纯色石材,经过水磨抛光后,在磨光面上把要雕琢的图像轮廓描绘出来,根据黑白明暗成像原理,用特制的针锋般的合金钢钎,运用腕力调节凿点,凿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和虚线变化,使图像显示出来。
影雕既有摄影光学同等艺术效果,又能体现绘画笔触技法,独具艺术神韵,广泛应用于壁画装饰、家居美学,是珍贵装饰品,亦是精美礼物,更是具有高艺术欣赏价值的美术作品。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手工创作更加弥足珍贵,且已经从黑白影雕逐渐发展为彩色影雕。

// 与石头结缘的惠安人 //
走进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惠安石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蒋清兰的工作室,形式各样的影雕作品映入眼帘。
蒋清兰的作品《老灯塔的故事》,以创意性的构思将古城、茶盘、闽南建筑、灯塔、月洞门、盆景、插花等元素融入作品,创意设计巧妙结合。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蒋清兰2020年创作的《惠女传奇之魔方》,创意灵感源自中国女诗人舒婷的作品《惠安女子》。作品采用传统石雕技艺中的影雕、镂空等技法来表现惠安女的生活。透过作品,人们更多地看到惠安女勤劳、质朴、热爱生活的风采。
蒋清兰出生在惠安崇武镇的雕刻世家,她回忆说,不绝于耳的“叮叮”凿石声,是孩提时最美妙的音乐。当看到父辈把青石板雕琢成栩栩如生的作品时,她就已经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时间的洗礼下,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惠安石雕早已名扬四海,尤其在东南亚等地备受推崇。但目前老一代惠安石雕艺人已逐渐退休,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珍贵的传统手工雕刻技艺正日渐为机械化所取代。作为传承人,蒋清兰也常常为面临断层局面而担忧,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投身这门艺术,把古老的影雕技艺传承下去。她已培训石影雕设计、创作技术人员近百名,以口传身授等方式培养了二十多名影雕新人。为了让影雕技艺后继有人,她还尝试着让读小学的女儿接触影雕,学习影雕工艺。她热心支持“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出“清兰影雕”课堂,开设“清兰影雕”体验班,通过“惠安影雕”美学教育,推动影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惠安县持续推进惠安石雕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不断增强其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如投入资金建成惠安县雕艺文创园,设有 “世界石雕之都”展示中心、雕艺博物馆等区域;与知名美术学院合作共建“雕艺人才工作站”,为企业引进高端雕艺人才及知名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实践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提供服务等。
惠安县妇联主席吴珊珊说,惠安县妇联引导惠安石雕女性手工艺人适应“互联网+”时代新业态,常态化举办创业辅导等方面培训,培养和联系一批女性手工艺骨干。
2022年3月,惠安县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2周年主题活动暨“百女绣百福”惠女影雕体验活动,在雕艺文创园举行。活动中,来自全县的巾帼典型代表、惠女工匠代表等女性盛装齐聚,用体验惠安影雕的独特方式,庆祝节日的到来。现场,在张秋霞、蒋清兰等10位惠女工匠的指导下,大家用灵巧的双手在青石板上轻轻雕凿,制作出上百幅不同造型的“福”字影雕作品,造型独特、美轮美奂,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围观和体验。
一幅幅作品在石板上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惠安女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撰文:吴军华 李箐雯
摄影:陈峻峰 邓文祥
供图:惠安妇联 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