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立足“家”阵地,利用汉台区家风馆、家风广场、李旨春家风馆、流动家风馆等,大力开展以“清廉”为主题的家风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汉台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家”力量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立足“家”阵地,利用汉台区家风馆、家风广场、李旨春家风馆、流动家风馆等,大力开展以“清廉”为主题的家风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汉台高质量发展汇聚起磅礴“家”力量。
让好家风“火”起来
位于汉台区图书馆二楼的汉台区家风馆,是汉中市首个家风馆,由区妇联与区图书馆共建,占地213平方米。馆内有序分布着家风学堂、诗礼传家、慈惠育英三个展厅,以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展示了东汉名臣李固一家四代人物故事、《弟子规》《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古今教子典故,以及汉台区“最美家庭”等内容。
自2018年8月开馆以来,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掀起参观学习热潮,预约单位应接不暇,参观者络绎不绝。迄今接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3万余人次,成为市民家庭感受家风、学习家风的新阵地、大学堂,在家庭建设、廉政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通过故事化表达、沉浸式体验,展示优秀家风、讲述廉洁故事,引导党员干部筑牢反腐倡廉家庭防线,以好家风支撑好社风。”汉台区纪委监委干部说。
去年7月,该馆升级扩容成数字家风体验馆,让年轻人通过多维视听效果感知家风穿越时空的魅力,为家风插上科技的翅膀。
“如今的数字家风体验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全息成像等技术,让各类参观者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受欢迎。”汉台区图书馆馆长朱鹏飞如是介绍。
绘就乡村振兴“孝廉底色”
“李旨春家风馆和弘德文化广场,潜移默化地教人向善学好。”在汉台区汉王镇惠风书屋暨家风馆,前来参观家文化展板、阅读家风家训类书籍的村民络绎不绝。这座建在百姓家门口的家风馆不仅成为全区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网红打卡地,也成为汉台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乡风文明的重要阵地。
“我们依托浓厚的家风文化底蕴,打造党员干部群众身边的‘孝廉课堂’。”汉台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
坐落于汉王镇汉王村的李旨春家庭家风馆,是全市首个以家庭命名的家风馆。76岁的李旨春2021年被评为“汉中市最美乡贤”。同年11月,李旨春自掏腰包,把汉王村老家两层楼房建成藏书5000多本的惠风书屋暨家风馆,免费供社会各界参观、学习、开展活动。
李旨春说:“我希望家风馆产生公共效应,在传承良好家风、促进乡村文明、助力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让家庭清廉文化浸润千家万户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风广场是妇联联合‘清廉汉台’建设专班为培养崇德向善、崇俭尚廉意识而打造的家庭文明建设宣传主阵地,迄今已有50余万人来此游玩参观,推动了廉洁教育融入家庭、融入日常。”区妇联主席殷丹说。
据介绍,继汉台家风馆之后,汉台区又在人流密集的桥北广场打造家风主题文化广场,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优良家风家训熏陶。区妇联与区纪委、区委宣传部在家风广场联合举办“德润汉台”家风文化活动,共同打造“一堂特殊的家风党课”,让家庭清廉文化浸润千家万户,清风正气遍布汉台。
“置身家风广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孝廉文化墙绘和一块块引人注目的家风牌,让我悄然感受到清廉文化熏陶。”党员朱珏沁表示。
据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汉台区在15个镇、247个村(社区)开设流动家风馆,常态化展播清廉家风故事。
一花引来百花开,各级各类家风馆日渐成为汉台区党风的传播窗口、民风的宣传堡垒、清风的塑造载体、家风的纽带阵地,党员领导干部在家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不断彰显,家风助廉的多种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记者 党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