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穿越到西汉,你会和外交使节张骞讲些什么?
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还是戈壁滩上那声声慢的驼铃已被隆隆的“钢铁驼队”替代?抑或祁连山雪水滋养的荒漠戈壁向“新”发展的蓬勃喜讯?
2100多年前,张骞“凿空”之旅,让河西走廊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黄金地带”;今天,“一带一路”擘画出的宏伟蓝图,指引河西走廊续写新的传奇。
眺望逶迤伸展的祁连山,穿越大漠戈壁,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一路回望历史,一路实地调研,深切感受河西走廊的沧桑巨变,感受丝路古道焕发的“青春气息”。
生态保护、现代农业、经贸繁荣、文明互鉴……在建设河西走廊的新征程中,甘肃省妇联积极引领陇原女儿,激发妇女建功立业新动能,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三大行动,用智慧和巧手描绘河西走廊的崭新图景,在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中贡献巾帼力量。
耕耘现代农业,唱出高原新牧歌
天高云淡,祁连山的雪线隐约可见。不远处的草原上,有正在觅食的羊群、牦牛群。
行走在“青藏之眼”天祝藏族自治县,这样的景象令记者内心一阵阵悸动。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南部、祁连山东端,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之地”,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成立于1950年。
走进天祝藏族自治县的抓喜秀龙镇的炭窑沟村,房前屋后一簇簇的格桑花、雏菊花,争妍斗艳;小小村庄,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
“以前,藏区的村子里到处会有羊粪牛粪。这几年人居环境整治,妇女们发挥了大作用,她们创建美丽庭院,建设美丽乡村,才有了现在全新的样貌。”抓喜秀龙镇妇联主席魏青林告诉记者。
在这里,一户农家院内悬挂着“景更美 情更深 意更浓——美丽庭院”的牌子吸引了记者目光。来到院内,70多岁的老奶奶出来招呼说:“现在正是收笋子的季节,儿子儿媳都去地里忙了。”
站在院落外,向公路另一边的地里打望,只见几个头裹着不同花色围巾的妇女正蹲在地里劳作。
老奶奶介绍,以前家里就靠养羊生活,现在除了养羊,又种了30多亩的红笋和几分地的荷兰豆。“不用愁卖,到时候大车来收购,就运到南方去了。”
老奶奶告诉记者,他们的家庭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好日子带来的幸福感让她笑靥如花。
离开抓喜秀龙镇,记者一行又来到了海拔更高的松山镇秀杰村,鸿福益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王世芳正在大棚里忙碌。棚内菌棒整齐排列在立体支架上,一簇簇菌菇长势喜人。
“合作社以种植香菇为主,今年租用食用菌大棚36座,总种植面积达3.1万平方米,年采摘香菇量达到7.5万公斤,其中干菇产量为1.1万公斤,年产值达170万元。”丰收的喜悦爬上王世芳的眼角眉梢。“5年的发展,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产业发展了,收入提高了,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我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在王世芳的带动下,合作社社员从起初的5户发展壮大到现在的64户,带动了周边4个移民新村130户群众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妇女带头种植食用菌棚67户,户均增收1.2万元。同时,合作社长期为63名在家照顾孩子的妇女和老人安排岗位,有空闲时间就到合作社分拣、包装蘑菇,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加家庭收入。
天祝藏族自治县妇联主席张爱花说,这几年,县里利用高原气候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发展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围绕特色产业,依托绿水青山,妇联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妇女们不仅拓宽了增收致富途径,也撑起了天祝现代农业、文旅业发展的“半边天”。
站在抓喜秀龙草原,五彩斑斓的原野,如油画般美丽。如今的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白牦牛之乡、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高原走马之乡,被誉为“河西走廊闪耀的金钥匙”。
传承“非遗之美”,草原绽放“民族之花”
上半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裕固族服饰传承人、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杨海燕忙得不亦乐乎。
因为在最美的8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迎来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隶属于张掖市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一座“宝藏小城”,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不仅拥有冰川雪山、沙漠湖泊、森林草原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还是中原文明和西域风情、农耕文明和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织的地方。
裕固族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为了迎接特殊的日子,杨海燕带领工人加班加点,赶制节日盛装。“一个半月的时间,做了服装、帽子、靴子、头面各100套,还有近3000件荷包、钥匙扣、手机支架等文创产品!”
“我们裕固民族是游牧民族,你看这头面、红缨帽,是裕固族服饰特有的装饰,在这背后还有凄美动人的故事。”在一件色彩艳丽、刺绣精致的裕固族女性服饰前,杨海燕向记者娓娓道来。
裕固族服饰,是杨海燕从祖母和母亲手里接过来的非遗技艺。在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和对裕固族服饰、文化何去何从的深刻思考后,2018年,杨海燕成立了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富达民族服饰工艺有限责任公司,也成了带动妇女群众就业增收的“领头雁”。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秉持这样的理念,杨海燕研发设计制作传统服饰、民族手工艺品和文创产品等。目前,产品有400多种,其中获得国家专利109项。同时,她依托公司成立了裕固族服饰传承培训基地,每年举办5期至15期手工技能培训班,目前已培训6000多人次,带动就业300多人。其中,30多人通过培训已自主创业走上了致富路。
“因为是牧区,县城里会有很多陪孩子上学的‘陪读妈妈’。这几年我们对她们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让她们在城里既能照顾孩子,还能有一份收入。”杨海燕说,有的“陪读妈妈”在孩子走出去上大学后,或留在城里就业创业,或回到牧区后在家做计件工作。“有时候她们一个月来一次,有时候公司派人去送料、收活儿。每个月大概有3000元的收入。”
临近中午,有几个妇女还在认真地踩着缝纫机。“陪读妈妈”杨晓红说:“我在公司已经有三年了,跟着杨总学了技能,她总鼓励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去创造一份财富,我很感激她,我会把这份工作好好做下去。”
“我们做的不仅是一份工作,也不仅为了挣一份工资,而是在传承、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化。”在裕固族服饰传承培训基地,杨海燕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和营销策略,将基地划分为产品展示区、传承保护区、非遗成果展示区和民族餐饮体验区。“既可以保护裕固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张掖区位独特,是丝路古道枢纽地;山清水秀,是重要生态屏障区;历史悠久,是中西文明交融区;还是少数民族融合聚居区。
张掖市妇联主席索晓静告诉记者,今年以来, 张掖市妇联做大做强妇女手工编织产业,在全市建成妇女手工编织示范基地18个,设立乡村旅游景点产品展销和手工DIY制作体验区4个,研发制作旅游手工产品240余种,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800多万元。同时,持续打造“金张掖巧手”品牌,在全市扶持培育懂设计、会技艺、善营销的“金张掖巧手”工匠70名,推荐认定“金张掖乡村工匠”22名,甘肃省乡村工匠名师4名、乡村工匠18名,引领带动更多妇女灵活就业、增收致富,在助力“彩虹张掖”建设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打造敦煌文创,与世界文明对话
人类敦煌,心向往之。
每年,人们从世界各地赶到鸣沙山下的莫高窟,欣赏宁静安详的彩塑佛像、裙袂飘飘的飞天壁画、形制多样的建筑风格。
敦煌文化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如今,文创商品正成为连接游客与敦煌文化的一条精致纽带。
清晨,走进设在敦煌宾馆内的敦煌市工美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文创旗舰店,店长杨红荣一边整理柜台,一边迎接光顾的游客。
“每个文创店有2000余款产品,冰箱贴、书签、玩具、杯子、丝巾等都很受顾客的喜欢。今年研发的三兔共耳旋转冰箱贴是一款带小夜灯的冰箱贴,8月份一上市就成为爆款。它的价位不高,还突出东方文化元素。”杨红荣说。
敦煌市工美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41人,其中女员工36人,平均年龄30岁。2022年公司建立巾帼创新工作室,深入钻研敦煌文化,打造敦煌文化创新创意产品,研发设计多彩敦煌、乐舞飞天等30个主题上万款产品,线上线下开设敦煌文创旗舰店20余家。曾荣获酒泉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为讲好敦煌故事,2022年4月,“敦煌书局”建成并正式运营。游览书局,只见书局外观设计、内景装饰都充满了敦煌壁画的元素。一位店员说:“书局经常举办研学、雅集、论坛、读书等活动。2022年,省、市妇联在敦煌书局举办了‘少年儿童心向党——走进敦煌 漫画国宝’亲子阅读活动。书局至今开展研学、论坛等活动100余场,接待人数近20万人次,已成为中国最美文化空间新地标。”
9月下旬,敦煌文创公司打造的“敦煌1900”店正式运营。整体设计清新高雅、传统与时尚相交融,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敦煌文化多元业态的现代表达,开启了一扇游客了解感受敦煌文化的新窗口。店员介绍,“敦煌1900”店里的咖啡单拉花就有15款,都源自敦煌壁画,很受年轻人青睐。
对于敦煌人来说,每个人都是“敦煌故事”的讲述者、传播者。在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女职工占到总人数93%。她们早起晚归,迎往送来,顶酷暑、冒严寒,不辞辛劳,承担着每天上万人的售票、咨询、接待工作,用热情服务和无私奉献,彰显了敦煌的魅力和文明,赢得了游客广泛的赞誉。
“千年敦煌,多姿多彩。敦煌市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我们妇联组织号召妇女姐妹们立足岗位创业创新,发挥聪明才智,守护好人类文化遗产,讲好丝路新故事,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让敦煌这颗河西走廊上的‘文化明珠’更璀璨。”敦煌市妇联主席铁晓燕说。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袁鹏 姚鹏 李熙爽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