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加强妇联维权阵地建设,全力做好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工作,山东省菏泽市各级妇联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融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切实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展现巾帼风采、贡献巾帼力量。
以上率下,四级联动 实现服务阵地建设的“辐射效应”
市级妇联先行先试,率先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立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县乡两级妇联迅速响应、积极跟进,通过融入、共建、整合等方式推进12338妇联维权服务阵地入驻本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截至目前,已建成并完成入驻综治中心的县级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10处、建成率100%;镇级12338妇联维权服务站16处,确保每个县区至少有一处基层维权阵地。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探索建立村、社区12338妇联维权服务联络点3处,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维权服务网络。
资源整合,品牌共建 形成多方参与维权的“协同效应”
主动对接综治、法院、司法等部门,将12338妇女维权公益热线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等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平台受理,多个部门联动”的维权工作格局。积极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心理协会、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整合“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爱心伞”妇儿维权、“菏心安”女性心理关爱等志愿服务力量,组织婚姻家庭辅导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110名到12338妇联维权服务阵地值班,打造妇联+行业部门+社会组织+志愿队伍的维权模式,切实形成1+1>2的多方协同效应。
市妇联联合市公安局建立涉家暴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警情案件双向推送机制,创新打造妇联干部+民警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模式。
单县妇联联合法院打造“单法和万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品牌,在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设立家和工作室,提供专业化婚调服务。
成武县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为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志愿者发放餐费补贴,为进一步强化维权工作+志愿服务模式的持续性提供资金保障。
分级管理,精准服务 扩大群众广泛认可的“虹吸效应”
“我实在不知道该找谁帮忙了,亲戚让我找妇联娘家人,我就找到这里了”,牡丹区大黄集镇的徐女士第一次到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时眼里充满了无奈和无助。经了解,徐女士的儿子半年前查出患有心脏病,希望前夫能承担儿子部分医药费并提高抚养费标准,但遭到了前夫拒绝。了解情况后,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组织律师、调解员进行了调解,但前夫以收入微薄为由拒绝了支付医药费和提高抚养标准的条件。调解失败后,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引导徐女士走诉讼途径,并将该案件转介到法律援助中心,帮助徐女士申请了法律援助。通过判决,徐女士如愿提高了抚养费标准。与此同时,当地妇联协调民政部门为徐女士及儿子办理了低保,彻底解决了徐女士的后顾之忧。经过探索实践,12338妇联维权服务阵地逐渐形成了由妇联主导,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多方参与的工作模式。
主动排查摸实情。联合综治、公安等部门开展妇儿维权集中排查、联席座谈、综合分析、集中化解等工作,制定重点妇女儿童和婚姻家庭风险隐患台账,掌握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和婚姻家庭矛盾风险隐患,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推动化解基层矛盾。
分类处置重精准。进一步细化案件处置工作,制定分级分类处置机制,将案件详细分为一般、重要、危机3个等级和人身安全、婚姻家庭、劳动保障、土地权益等6个大类,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精准化服务。
规范流程提成效。进一步规范12338妇联维权工作流程,对在信访案件办理中或公安部门推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转办的妇女儿童求助案件、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件,组织专业力量开展政策法律解答、婚姻辅导、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服务,对调解不成功或需要其他部门介入的,及时转介综治中心,协调相关部门提供仲裁、行政裁决、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服务,并配合做好跟踪回访和服务关爱工作,切实构建起闭环式服务模式,真正实现通过12338妇联维权服务阵地一站式、全链条解决妇女儿童维权问题。
来源:山东省妇联权益部 菏泽市妇联权益部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