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特别关注 巾帼追梦人 最美我的家 女性社会组织 我们在行动 专题
巾帼网 > 我们在行动 > 巾帼维权暖心行动 | 家和万事兴,婚调“大比武”火热“胜”骄阳
  • 巾帼维权暖心行动 | 家和万事兴,婚调“大比武”火热“胜”骄阳

    2025-08-13 09:26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
  •   7月2日,淮南市婚调“大比武”率先鸣锣,24名来自各县区调委会、基层妇联与司法系统的调解员齐聚一堂,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调解盛宴;

      7月15日,合肥市婚调“大比武”接力开赛,42名选手从市婚促会、各区县集结而来,带着专业与智慧首轮交锋,婚调竞技在江淮大地持续升温;

      7月24日,马鞍山市婚调“大比武”的情景模拟调解环节再掀热潮,参赛选手以实战演练淬炼调解功底……

      这个夏天,在安徽各地,婚调“大比武”的热度在皖山皖水间层层递进、持续沸腾。截至记者采访时,安徽省市、县、区共举办了42场婚调“大比武”活动,预计将在8月底前完成省级赛事。

      情景模拟赛,家长理短成“剧本”

      “我也是为人父母,特别能理解你们的心情。在养育孩子这件事上,夫妻俩有不同的想法太常见了,你们现在都觉得对方有问题,各有各的坚持,但你们仔细想想,其实你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能越来越好?”7月24日上午,在马鞍山市婚调“大比武”模拟情景赛中,一位选手劝解“模拟当事人”,他不时地说出两句方言,引来满堂的会心笑声。

      这场汇聚全市调解能手的“擂台赛”上,既有法律条文的精准援引,更有烟火气十足的乡土智慧,生动展现了马鞍山婚姻家庭调解工作的本土特色与创新实践。

      近年来,马鞍山市精心培育出“马大姐”“和圆”“好姐妹”“村嫂”“‘玉’事好商量”等一批本土化调解品牌。这些品牌深深扎根社区村落,不仅成为妇联组织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的桥梁纽带,更成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抓手。

      马鞍山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曾榕告诉记者,此次婚调“大比武” 活动特意设置“情景模拟调解” 环节——工作人员将本地调解工作常见的家长里短、矛盾纠葛改编成6个情景模拟的剧本,围绕同居恋爱、婚姻情感、亲子教育、离婚财产分割、赡养老人、财产继承等内容搭建了“实战舞台”。

      在曾榕看来,这种 “沉浸式”比拼不仅能直观检验选手的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更能推动优秀调解经验在切磋交流中碰撞升华,让好的调解经验从 “单点闪光” 走向 “遍地开花”,为基层矛盾化解注入更多活力。

      “接地气!模拟的情景简直和我上周处理的纠纷一摸一样!”本次婚调“大比武”活动的评委之一,和县和圆婚姻调解室主任曹林清,在看完“兄妹赡养纠纷”的模拟调解后,忍不住拍了拍手。她回忆起真实案例:“有对兄妹,因为母亲的赡养费吵到脸红脖子粗,妹妹说自己嫁得远、打工收入刚够糊口,哥哥说妹妹没良心。我先给俩人泡了杯热茶,指着墙上‘百善孝为先’的挂历说:‘你们小时候,妈妈带你们去赶集,总把糖先塞给妹妹;让哥哥牵着菜篮子,是觉得你是哥哥,能帮着分担。对妹妹是疼爱,对哥哥是信任,这份心从来都没偏过。’后来又算起母亲每月吃药、买菜的细账,帮他们按实际情况分摊。最后妹妹主动说每月寄五百元,哥哥也松口说‘逢年过节我多买些补品 ’。你看这模拟赛里调解员说的‘亲情账比金钱账重要’就是调解时最管用的理儿。”

      精彩“大比武”,读懂调解的真谛

      什么样的调解,会得到评委的青睐?

      马鞍山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尹冰花表示,好的调解要包含以下四个因素即“倾听”“共情”“合理表达”“合法建议”。在一个遗产继承纠纷的模拟调解中,参赛选手先拿出民法典第1130条讲清法定继承的规定,转而又引导兄妹三人回忆儿时的画面。在尹冰花看来,这样的调解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戳中了当事人心坎,这就是调解的艺术。

      “那个递纸巾和摸手背的动作,很暖心!”市妇联副主席曾榕提起一个细节眼眶发热。模拟调解中,一位选手看到“情绪崩溃”的当事人,没有急着说话,而是轻轻握住对方手背拍了拍,轻声说:“我知道你委屈,哭出来就好了。”曾榕感慨:“很多深陷婚姻困局的女性,她们要的温度往往就藏在这样的小动作里。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让她们觉得‘你懂我’。”

      “基层调解就怕‘纸上谈兵’,能彻底案结事了才是真本事。”马鞍山市司法局许军科长作为评委,特别关注参赛选手对“法律刚性”与“人情柔性”的拿捏。许军解释,当事人们既怕“法不容情”,又怕“情大于法”,优秀调解员总能找到那个“平衡点”。比如有参赛选手用“亲兄弟明算账,亲夫妻清账目”的俗语,讲解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既通俗又合法,让在场的其他调解员直呼“学得来、用得上”。

      “为了这次比赛,我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看了很多遍,还请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指导调解的话术。”来自含山县环峰镇东山村的参赛选手朱金婷坦言,这次婚调“大比武”的笔试、知识竞赛、情景模拟赛几个环节之中,最紧张的是“情景模拟赛”,这种随机抽取案例即兴调解,既要在短短十分钟里理清矛盾症结,又得快速调动法律知识和沟通技巧,稍不留神就容易说错话、抓不住重点,赛前光是想到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手心就直冒汗。“不过真站到台上,看到“模拟当事人”脸上熟悉的焦虑神情,就想起平时在村里调解时,村民攥着我的手倾诉的样子,反而不慌了。”

      当涂县司法局大陇司法所的参赛选手沈健则分享了一个暖心瞬间:模拟调解时,他下意识用当地方言说“两口子过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没想到评审说,这句方言比任何法条都有穿透力。“这让我明白,调解不单单是背法律条文,而是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解他们心里的结。”

      从“马大姐”“和园”“好姐妹”“村嫂” 等扎根街巷村落的优秀调解品牌,到此次 “婚调” 大比武中迸发的调解智慧,马鞍山的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始终带着 “民生温度” 向前延伸。正如和园调解室主任曹林清说的那样:“最好的调解,是让生硬的法律条文长出人情味,让琐碎的家长里短照进法律的光芒。”

      当参赛选手们把“大比武”上学到的本事带回日常调解中,相信那些为彩礼而红的脸、为赡养而皱的眉,终究会在一杯热茶的氤氲里舒展。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最珍贵的从来不是输赢,而是重新升起的烟火气。

      

      来源:中国妇女

    【责任编辑:滕歌】

    本网站部分资讯(包括文字、图片等)无法核实原始出处或及时联系版权方。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做删除或通过其他方式妥善解决。电话:010-65103955,65103946

    关于我们全国妇联社会联络与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版权所有 2025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3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32号  京ICP备10020604号-6

    投诉举报电话:010-65103955,6510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