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阳光洒满田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玉米地里传来琅琅宣讲声。
“姐妹们,今年的玉米种植政策有了新调整,我们要科学种植,才能增产增收。”正在边示范边宣讲的人,是基层妇联执委沙拉古丽·加马白克。她将政策要点与种植技术讲解相结合,既讲幸福故事又讲技术要点,妇女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是新疆兵团妇联1600支新时代“木兰”宣讲队开展工作的生动缩影。
在偏远的牧区,宣讲员们骑着马,驮着宣传材料,穿梭在群山之间。“牧工们居住分散,我们就上门宣讲。”“马背宣讲队”队员巴特尔说。截至目前,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已组建226支新时代“木兰”宣讲队,培养1220名基层宣讲员,开展“巴扎宣讲”“马背宣讲”等特色活动157场,覆盖职工群众3.2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新疆兵团妇联持续以思想政治为引领,以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为抓手,围绕推进“五项行动”“六件实事”,创新打造新时代“木兰”工作品牌,聚焦农村妇女、“三新”领域从业者、女大学生等重点群体,突出“一月一主题一师一特色”,以思想引领为“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创业创新、家庭建设的“新引擎”,推进“巾帼心向党引领行动”,从“庭院课堂”到“晒场宣讲”,从“军垦家风馆”到“妇女之家”,逐步构建起“兵、师、团、连”四级宣讲网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线上线下,多层次构建思想引领“最后一公里”
“专家在地头讲种植技术,妇联干部讲维权知识,一趟下来,增产增收和自我保护都学到了。”新疆兵团第五师双河市妇联开展的“田间微宣讲”深受职工欢迎。25场“田间微宣讲”不仅送去了政策和技术,更送去了妇联组织对妇女群众的关爱。
据了解,开展大宣讲以来,新疆兵团各级妇联积极吸引三八红旗手、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女企业家、女科技工作者、小小讲解员等组建1600支新时代“木兰”宣讲队,结合民俗、节庆等活动,用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面向妇女群众和广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宣讲活动。新疆兵团妇联还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宣讲新矩阵,积极运用新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宣传效能。
“大家好,我是‘木兰姐姐’,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妇女权益保障的相关知识……”在“兵纷女声”视频号上,AI数字播报宣讲员“木兰姐姐”亲切地为大家授课。AI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妇女群众随时随地可学可感。
第五师双河市妇联开展的“她力量·家故事”系列直播宣讲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直播,我们让优秀女性的故事传得更远,激发了更多姐妹干事创业的奋斗热情。”新媒体宣传骨干陈静介绍。
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妇联打造的“木兰·巾帼大学习”线上课堂同样精彩纷呈。“我们推出了《习近平走进百姓家》有声书、‘今天我来读’云接力等70余期专栏,让理论学习触手可及。”妇联干部张丽说,这种“云接力”的形式深受年轻妇女喜爱,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疆兵团妇联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指针,深入连队、社区、学校、企业,构建线上线下互补、多层次广覆盖的宣讲工作新格局,切实打通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最后一公里。”
春风化雨,让兵团精神融入家庭血脉
10月7日,在新疆兵团第十二师一场迎国庆家风分享会上,宣讲员马兰手持快板,用朗朗上口的节奏讲述着军垦家风故事:“兵团人,讲家风,艰苦奋斗不能忘……”台下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用艺术形式讲家风,群众爱听又记得牢。”马兰说,她已经将多个军垦家风故事改编成快板、情景剧,深受群众欢迎。
据了解,大宣讲以来,新疆兵团妇联聚焦军垦家风传承,以《小家烛火耀兵团——军垦家风故事》读本为载体,通过“立足读本+宣讲润心”双轮驱动,将红色基因融入家庭血脉,让兵团精神在千家万户落地生根。
新疆兵团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姜淑霞介绍,《小家烛火耀兵团——军垦家风故事》是首部聚焦新时代新疆兵团军垦家风建设的故事作品集,成为新疆兵团妇联开展“家庭服务巾帼行动”的重要载体。
新疆兵团妇联通过多项举措推动军垦家风传播。在“4·23”世界读书日和“5·15”国际家庭日期间,分别举办新书发布、家风主题晚会,并制作有声书、短视频在主流音频平台和融媒体端口推出。同时积极推动该书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妇女之家”、军垦家风馆等阵地,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新疆兵团各师市妇联组织“木兰”宣讲员开展“家风六进讲,把家风故事讲活、讲透、讲出温度。
第八师石河子市创新构建了“军垦四代·声动石城”宣讲体系,一代忆“地窝子”奋斗史,二代借新媒体宣传兵团精神,三代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服务”,“军垦娃娃”通过讲故事大赛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代际接力、多方共鸣的家风建设新格局。“作为第三代军垦人,我要把祖辈的奋斗精神和新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让家风传承更有时代感。”宣讲员刘静说。
落实“巾帼建功系列行动”,将理论宣讲与精准服务深度融合
“妇联是我们创业路上的贴心人。”电商从业者刘娟在妇联组织的新业态女性座谈会上感慨地说。如今,她不仅自己创业成功,还成了新时代“木兰”宣讲队的一员,用亲身经历鼓励更多女性投身电商行业。
新疆兵团妇联通过榜样引领、创新模式、阵地升级等举措,为妇女群众铺就“家门口”的致富路,深入挖掘宣传各行各业优秀女性典型,用身边榜样激励妇女前行,组织先进妇女代表赴基层宣讲2942场次,累计覆盖24.64万人次。
第八师石河子市妇联精准对接新业态发展需求,在互联网、物流、直播等行业新建妇联组织93个,将2000余名电商主播、外卖骑手发展为“宣讲新力量”。通过“木兰·富家兴石巾帼贷”为企业注入3800万元金融“活水”,开展暖“新”行动惠及3000人次;建设线上“云家风馆”与线下“美丽庭院”,切实打通政策与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疆兵团各师市妇联将技能培训与就业扶持作为宣讲服务的重要落脚点。
“通过妇联组织的培训,我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妇联还帮我找到了工作,现在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学员阿依古丽的话语中难掩喜悦之情。第九师白杨市妇联通过调研摸需求,联合人社局开展家政、电商等技能培训315人次,创新“培训+就业+服务”全链条模式。
新疆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三十一团以“党支部+合作社+妇女创业”模式吸纳16人稳定就业,形成“宣讲赋能、就业增收”双向奔赴。“以前在家带孩子,没有收入来源。现在在合作社工作,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团场职工李素华说。
日日新,渐次开,一支支新时代“木兰”宣讲队正以接地气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时代精神播撒到千家万户。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