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晓薇在《中国网信》杂志2024年第6期上发表署名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扎实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扎实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黄晓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引领我国互联网发展迈入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加快建设网络强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未成年人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主力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关于儿童和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充分认识网络强国建设对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网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我们对顺应信息革命时代潮流,以良好网络生态助力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更深刻认识。
网络强国建设为未成年人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据统计,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搭建了重要平台,为他们在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中挖掘潜能、展示才华、实现梦想创造了无限可能。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自觉站在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强化网上思想引领,丰富网上正能量供给,提高网络育人能力,引领未成年人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德,打好成长成才的基础,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源源不断、活力充沛的力量。
网络强国建设对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未成年人善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但心智尚未成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易受互联网影响,面临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多重风险。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把营造安全健康的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依法规范网络空间秩序,大力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绿色上网,科学、依法、安全用网,用清朗网络铺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路。
网络强国建设为创新开展未成年人工作搭建了新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要把青少年作为网上争夺人心的重点,根据不同网络平台、不同网络社群的特点制定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做工作。未成年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保护是基础,学校保护是关键,社会保护是支撑,网络保护是重点,政府保护是主体,司法保护是屏障,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要求我们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特点,拓宽社会化参与路径,汇聚多元化关爱力量,开展全域化网络保护,推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协同发力,推进面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救助”等建设,多措并举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坚持儿童优先发展,新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坚决贯彻“党管互联网”重大政治原则。全面加强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和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机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党中央两次召开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集体学习,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网络强国建设重要内容,统筹部署、一体推进、协同共治。
法治体系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我国已有涉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其中,2016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出了专条规定;2019年出台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对儿童个人信息权益予以重点保护;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202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作出特别规定;2023年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政策支持加大力度。“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对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法律法规等作出具体部署;《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就预防和干预儿童沉迷网络、有效治理不良信息和泄露隐私等提出目标要求和策略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相继推出,直面重点难点,为系统化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
网络文明志愿者向学生、家长讲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具体内容。 |
发展条件持续优化。互联网教育医疗惠及未成年人。《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城镇为97.5%、农村为96.5%,未成年人城乡网络鸿沟基本消弭;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90%左右的脱贫县,便利未成年人就近就医,农村儿童通过网络能够及时享有更公平优质的公共服务。网络技术持续赋能未成年人。随着教育数字化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积极拥抱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更加广泛自主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活动。《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88.7%,认为互联网对自己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比例从2018年的53%提升到2022年的77.4%。网络正能量激励未成年人。推出《长安三万里》《敦煌的故事》《时光的画笔》等作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受未成年网民喜爱。全国妇联联合相关部门抓住寒暑假、春节、“六一”等节点,线上线下组织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家教润心 成长同行”“家国情·小家大爱”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争做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打击网络侵权力度加大。积极推进互联网协同治理,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网络儿童淫秽色情案件84起,捣毁淫秽色情网站、App4900余个;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6792人。预防网络沉迷技术升级。国家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采取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等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和消费行为,有关数据显示,61.5%的未成年网民认为当前限制游戏时长的管理方式使得自己或同学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治理网络有害信息成效显著。联合开展“清朗”“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网络诈骗等7方面突出问题,深入清理炫富媚富、低俗庸俗等不良导向内容和“饭圈”“自媒体”乱象,未成年人网络空间持续净化。
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各级政府妇儿工委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督促,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利用国务院妇儿工委这一机制和平台,凝聚37个成员单位力量,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合力守护好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围绕立德树人,下好协同联动“一盘棋”。坚持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引导未成年人听党话、跟党走。发挥网信部门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牵头优势,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新格局。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推进综合治理,守住安全保护“防火墙”。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防线”,引导全社会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普法执法和安全教育,强化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监管防线”,加快推进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和推广,切实减少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和不良信息影响;持续开展“护苗”“净网”“清朗”等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零容忍”打击惩处网络暴力、隔空猥亵等违法犯罪行为。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科技防线”,推动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作为互联网行业价值追求,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督促企业平台压实主体责任,升级网络安全监管和预防的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及时发现、有效处置不良信息,坚决防止有害信息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人民防线”,引导网民积极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文明监督员队伍建设,畅通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关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
儿童在网络文明倡议书上签名。 |
聚焦协同育人,促进质效素养“双提升”。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机制质效,发挥网络平台优势,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专门服务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网络软件,加强网上家长学校建设,联动线下各类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站点,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打造精品网络课程,促进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完善。提升未成年人与监护人网络素养,把网络素养教育作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主动学习掌握网络知识和科学育儿技能,避免“以罚代管”“以禁代教”等不当管束和教育行为,以身作则地营造家庭健康用网环境;帮助未成年人提高网络素养,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法治观念,提升网络信息辨别能力、自护能力,抵制网络诱惑,规范网络行为,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引导。
来源:《中国网信》2024年第6期
【责任编辑:叶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