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心理健康是一剂特效“疫苗”。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无论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还是多日足不出户的普通居民,难免会出现恐慌、抑郁、焦虑等情绪。为舒缓一线医务人员压力,缓解妇女群众及家庭成员的不良情绪,浙江各级妇联发挥组织优势,整合资源,为在疫情中感到焦虑的家庭提供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公益服务,筑起心理关爱防线。
“暖心”筑起心理防线
共抗疫情,妇联组织“娘家人”的关爱一直在线。全省各级妇联协同社会专业力量纷纷开通热线电话和网上咨询,为有需要的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维权和心理援助服务。
浙江省妇联12338热线在为群众提供既有法律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增设疫情危机干预服务,委托专业的心理服务机构——浙江省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通过12338热线,在疫情期间全天候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为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广大妇女及家庭提供危机干预服务,帮助大家正视疫情,疏导不良情绪。
温州市有238名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志愿者为广大家庭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杭州市上城区妇联汇集专家资源,组建“战疫情心理服务应急小分队”,服务不分省界、市界、区界,通过线上或电话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服务。乐清市妇联推出“我爱我家”倾诉热线,组织30名志愿者参与热线接听、15名志愿者开展网络视频心理咨询,提供实时陪唠嗑、线上心理咨询及预约远程视频咨询等服务。
各地妇联还推出了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等网课、微课,不仅丰富了妇女和家庭成员的居家生活,更有利于守好家庭抗疫防线。衢州市妇联开通网上心理疏导系列微课,临海市妇联举办“家的力量——‘倾心倾听’安心在线团辅活动”,开展疫情时期心理辅导,为一线防控工作人员纾解压力。
“用心”守护家庭平安
目前,大量家庭成员长时间居家生活,外出不便,加之受疫情形势和网络信息影响,极易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引发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浙江各级妇联组织多角度多元化多层面用心守护家庭平安,各级妇联充分发挥12338热线作用,安排人员或采取转接手机等方式24小时接听热线。基层妇联在社区(村)防疫、入户宣传等工作过程中排查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特别是对于家庭暴力和性侵等侵害妇女权益的报告和求助将及时给予帮助,防止重大侵权事件发生,为全省有需求的妇女儿童顺利度过疫期提供良好服务。天台县妇联三级“跑姐”联动,以电话、视频等微调解方式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26起。
同时,各级妇联还通过组建巾帼党员心理疏导小组、巾帼网格员进村入户信息排摸反馈,发挥“心理咨询+情绪疏导+信息排查+防疫宣传”等多重角色作用,对相关人员开展线下有针对性的心理介入疏导。泰顺县妇联组织心理咨询师主动走访服务,重点走访医务人员家属、留守老人、留守妇女与留守儿童等“三留人员”及环卫工人,倾听她们的焦虑,鼓励她们积极乐观,并普及疫情期间个人防控注意事项。在当下提倡不走亲不聚会,家家都闭门闭户的日子里,这些暖心的“红色解闷员”和专业的疏导为群众开辟了一条温“心”通道。
“热心”服务特殊家庭
浙江省妇联组织动员各级妇联和广大妇女守住防控疫情的家庭阵地,不仅家属是医务人员的坚强后盾,全省妇女姐妹都是他们强大的“后援团”。为奋战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守护“小家”,以“小家”平安,促“大家”稳定。
余姚、象山、慈溪等地妇联慰问援鄂医护人员,送上“娘家人”的关怀。余姚市黄家埠镇妇联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卡点为一线医护人员送暖心餐。温州市妇联把用于疫情防控的党费和红色基金转化为对一线医务人员家庭的关怀,排摸了50户困难的家庭,同步联系送菜平台,开展为医护人员家庭送菜、代买代购、电话回访等服务。基层妇联积极行动,与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的家庭建立常态化联系,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并在每一份爱心物资中都附上了给家属的一封慰问信。三门县组建了“线上辅导团”,采取网络、视频电话等方式,对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子女进行作业辅导,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分忧。
(记者 姚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