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19岁的杨瑒还是军医大学的学生,她主动请缨参加小汤山医疗队,准备到抗击“非典”的一线。17年后,已成为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区金牛派出所青年民警的她,又再次主动在请战书上签下姓名,参加到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中。“我是党员,就要在方方面面都起到带头、先锋模范的作用。如果党员不冲在一线,那谁来冲!”虽然年纪轻轻,但已经是老党员的杨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我们1月20几号的时候,就返回岗位上班了配合核查人员,1月25号那天让我十分难忘。”杨瑒说,当天,金牛派出所辖区某酒店入住了大量外地来昆人员。那时候,杨瑒正在开展其他工作,当听同事说起这个情况时,作为医学专业的她,深知这次疫情的严重性。身为党员的她,第一时间就参与到了辖区涉及疫情人员的排查、统计工作中,因为希望能为全所一线民警提供到防护上的帮助,所以她还同步开展派出所内部的疫情防控和后勤保障工作。
“当天入住酒店人员中有人出现了发热情况,我们也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杨瑒回忆,为保证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按照上级工作指示,需将酒店内剩余的上百名外地来昆人员全部转移至指定地点进行隔离观察。由于时间紧急,她在仅佩戴口罩的情况下近距离与高危人员进行,开展体温检测、人员信息核,还要负责安抚大家的情绪并开展相关法律宣传。
“从上午10点开始,疏导人员,为他们做思想工作,一直到将百余外地人留昆员转移到安置点,我记得当时中午同事来送过一次饭后,我们一直到忙到凌晨2点左右都没有在吃过一点东西。”杨瑒说,那天非常紧急,忙的都没时间想其他的,因为每位参与工作的民警都是近距离的接触高危人员,在送完最后一批安置人员后,回到宿舍的民警们完成了消毒等工作时,都快凌晨四五点了,大家倒头就睡,“饿过头”后也没有了胃口。
现在在所上,大家也是全员加班加点,每天承担核查外来人员的工作,并打电话到个人,因为核查的人员很多,还会遇上电话打不通的情况,所以民警们几乎天天都要忙到夜里12点。杨瑒说,自己的性格就像一个阳光的男孩子,十分好动,也爱笑,再辛苦也乐观对待。
除了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杨瑒还是2个孩子的妈妈,二宝今年才满6个月,还处在哺乳期。“我和同事们已经10几天没回家,家里都是老人在照顾,先前留下的母乳也不够了,只能强行给孩子断奶了,好在我的孩子很‘理解’妈妈的工作,断奶反应不是很大。”杨瑒说,丈夫也是民警也在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他俩因为“零距离”接触高危人员,所以都“不敢”回家,工作结束后,都在单位宿舍自我隔离,没能照顾得了家庭,“不面对面相见”是他们能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保护家庭所做的唯一的事情。
我家大宝6岁了,每天都要给我打视频电话,爸爸因为工作原因,只能隔一天打一次电话。”杨瑒说,孩子还小,想爸爸妈妈是肯定的,但大宝很懂事也挺倔,可能是怕妈妈难受,就是不说“想妈妈”,但舍不得挂掉视频电话,没话说也要看着。“他还写了信,希望我们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早点回家。”杨瑒说起孩子眼眶里泪水有些打转,“孩子做的这件事情还挺让我们意外的,自己也被感动到了。”
6岁的大宝什么都懂,他的担心虽然嘴上不说,但都从实际行动上表现出来了,他特别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的新闻,还在家里主动承担起了“小医生”的责任,画画给家里的老人科普防护知识,还坚持给家里人每天量三次体温,并记录在小本子上。
“家里其实很理解我的工作,有时候我担心家里,总会在视频里拉着母亲问东问西。母亲也总是和我说,家里一切都好,有她不用担心。”杨瑒在接到召回命令时,向母亲和丈夫隐瞒了自己将要与高危人员有近距离接触的事情,将孩子急急忙忙交到母亲手中,并简单嘱咐就走了。她表示老人担心肯定是有的,但是最后都化作了理解,并成为了她和丈夫最坚强的后盾,有了家人的支持,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曾有同事问她:“杨瑒,你的孩子这么小,还在母乳哺育中,你这么不顾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她笑着回答:“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职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熟悉的生活被按下暂停键,是什么在支持那些逆风而行的“抗疫”英雄?是抗在肩头的责任,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有背后无数个家庭做后盾的支持,所以,等待能揭下口罩那一刻,好好抱抱家人吧。
资料来源:云南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