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战士王凤菊:“我是护士长,这是我的责任”
使命在召唤,担当敢在前。在孙吴县“抗疫”的最前线,她熟悉的身影,让同事们安心,让病人们放心,她就是巾帼建功“岗位之星”、孙吴县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王凤菊。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战役”打响以来,在临床一线工作了35年的王凤菊,是孙吴县人民医院年龄最大的老同志,她没有退缩,主动请缨到重症隔离病房工作。作为一位母亲,面对儿子的担心,她坚定地说:“干一辈子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不去谁去!”。作为一名护士长,她视病房如战场,舍小家为大家,使命与担当让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护士,勇敢地走上了战“疫”一线。 测体温、量血压,每一次的接触都有被感染的风险,每一天的工作都被家人牵挂和担心。王凤菊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面罩、口罩,全副武装,由于物资紧张,加上防护服是一次性的,所以工作期间必须禁食禁水,为解决排泄问题,她还用上了尿不湿。一天下来,厚厚的防护服让她要承受比一般年轻人更多的困难,她的衣服里里外外全部湿透了。但作为老同志,她却从未搞特殊,仍然向往常一样,合理安排好科室工作,从每天12个小时排一次班,变成每6个小时排一次班,长时间的口罩、手套的闷捂和勒压,导致她手脚肿胀,但她却毫无怨言。就这样,她每天为病人测体温,量血压,保证病情及时汇总上报,时刻提醒医护人员规范操作,降低感染风险。
如今,王凤菊奋战在一线,只能通过电话和视频向丈夫和儿子报平安,儿子多次劝她说:“你都快退休了,不要这么拼了?”她却坚定地告诉儿子:“我是护士,这是我的责任,病患需要我,我就应该冲上去”。其实这已经不是王凤菊第一次奋战在一线了,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她也是其中一员。王凤菊就是这样,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践行着“南丁格尔”的承诺。
疾控中心里,“巾帼英雄”的不平凡坚守
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她们不是一线的医护人员,但是她们却是坚守在防疫重要关卡,她们就是鸡西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李晖、柳杨雪。

早上三点刚从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出来的李晖,简单在办公室休息了一会,就又要奔赴到实验室内,开始准备进行样品检验。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是承担着全市各个医院送来的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样本的检测工作,每天不管几点,只要有送来的就要第一时间进行检测,每次检测的时间都会在4到6个小时,通过这几个小时的核酸检测最终确定疑似人员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这样大的工作量,检测工作就只有李晖和柳杨雪两个人。
李晖深知每次有样品送来检验的时候,都是医生和患者最着急的时候,患者是否患有新型冠状病毒都在她这里做最后的确认,每次加的试剂也都是一微米的量,因为试剂量小,所以她们每次做检测都要保持高度的紧张感。检验结果出来后,走出PCR室的她一脸疲惫,浑身是汗,脸上也都是泛红的勒痕。市医院PCR实验室副组长李简微说:她们太辛苦了,时间长,里面特别热,她们挺让人敬佩的。
李晖心中的牵挂那就是今年要中考的儿子,每次走出实验室,她都会来到办公室给儿子打一通电话。经常她从实验室出来,手机里就会有二十几个孩子打的电话,让她既暖心又担心。所以她每次从实验室出来如果不是很晚,她都会先给儿子打一通电话。儿子的一句想你,能让她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此刻她最想的就是把孩子狠狠的搂在怀里宠一番。
柳杨雪说:我们科长很辛苦、这三天她从来没正常吃过一顿饭,就是做完实验、让我回家吃口饭、休息休息,但是她从来没离开过单位。今年29岁的柳杨雪初为人母,孩子也才两岁,但是她却毅然决然的冲在了一线,把孩子送到了在林口的姥姥家。“我做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已经三天没有回家了。回了家害怕孩子被传染,就把孩子送到她姥姥家,等疫情结束之后,再去姥姥家接他。”
李晖和柳杨雪她们是母亲,也是孩子,但是在疫情面前,她们就是是坚守一线的战士。全方位的防护措施,让她们每次走出实验室都筋疲力尽,满脸勒痕,但每次又都是迈着坚定而急匆匆的脚步走向实验室。
护理队伍的“领头雁”——韩琳琳
“我是护理队伍的带头人,更有责任带领护理人员把制度和流程规范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为后续进驻病区的人员打好基础,做好保障”。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就是七台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韩琳琳。大年初一晚上,她带领首批护理团队毅然走进了传染病区。

从进入传染病区那时起,韩琳琳就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最前线。从护理排班到业务培训,从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到自身防护,从抽血取样到安抚病患等,她常常忙得模糊了时间的概念。在她的带领下,救治病区先后制定完善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病区护理人员工作流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处置流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患者呼吸道、血液标本采集方法》等10余项制度和流程,为后续批次救治队员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她得知有的年轻医护人员是第一次参与一线疫情的防控工作,自身和家人都很担心,她就耐心地做思想政治工作,营造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培训她们操作流程,监督她们做好防护工作,激励她们成长,医护们都说韩琳琳就是大家的主心骨。韩琳琳却说:“我就是想给你们年轻的孩子们带个好头,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事儿!”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