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最后一个病人出院”,这是张倩抵达武汉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张倩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ICU主治医师,一周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派出了200多人的精锐力量支援湖北,她是其中一员。
20个小时,从防护培训到收治病人
“我是第一批进隔离病房的。病房一开,大概三四个小时就收满病患了,工作量非常大。”来到武汉后,张倩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建制地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区,从防护培训到收治病人只用了20个小时。尽管第一次穿上不熟悉的防护服,还要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张倩和同事们还是以最快速度稳定住了病区内危重症患者的病情。

“晚上会有一些突发情况,我们危重病区有两个插管的,一个无创的,还有好多高流量吸氧的病人。”张倩说。由于重症病人夜间病情变化快,所以每当值夜班时,她会提前出发去医院,利用和同事们交接班的时间,一起商量应对突发病情。
常常抚慰,是对病人最好的治愈
张倩所在的重症病区有61个病人,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治疗之余,医护人员还需要经常给老人们疏导心理、安抚情绪。
“老人家其实都很配合治疗,但是心里很焦急,看到旁边病情比较重的患者,他们会感到害怕。常常安慰他们,对他们的病情恢复会有很大帮助。”张倩如是说。

这几天,3床患者周阿姨的情况不太稳定,住在同一层楼轻症病区的老伴一直惦记着。张倩知道后,就用手机录下一段周阿姨老伴儿的视频,晚上一接班就播放给周阿姨看,让老两口彼此安心。
5床傅阿姨的女儿住进了方舱医院,她想起还在酒店隔离的小外孙,就吃不下饭。张倩查房的时候,了解到情况,就嘱托护士给老人换上了甜味营养剂。询问病情后,她总是留下来,陪着老人聊聊天。
2003年“非典”期间,张倩正在备战高考,医务人员舍身救人的场景感染了她,于是她报考了医学院。从医以来,张倩一直努力践行着“生命至上,努力救更多人”的初心。
是医生也是女儿
作为医生,来到抗疫一线,张倩义不容辞;可作为女儿,她始终挂念着还在病床上的父亲。在张倩抵达武汉的第三天,她的父亲冠心病复发,住进了医院,一度病情危重。为了不让她担心,家里人一直没敢告诉她。医院的同事知道了这个消息,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张倩父亲的责任。
“我把爸爸交给他们,医院收治,我就放心了,会有专业的人帮他。我觉得其他的病人也是这样的想法,希望我能帮到他们,让他们能尽快地康复,尽快地出院,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在疫区,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这个城市可以再次健康地运转起来。”张倩说。
材料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