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中国政法大学辞职下海,想追寻自己的梦想;她走进大山,改变了更多人的命运;她让扶贫和时尚,迸发出了绚丽的火花;她让世界的设计师,看见了中国绣娘的传统技艺。当下,她火速将时装生产线改做防护服,肩负起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防护保障的重任……她就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
全国三八红旗手、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 |
让企业读懂担当
在依文集团改造后的10万级无菌净化车间里,工人们正穿着防护服低头忙碌着。3分钟,一名工人可以完成一件防护服的“压条”处理。2月20日,依文集团医用防护服扩能项目正式投产,预计日产防护服5000至10000件,隔离衣10000件以上,全部交由国家储备,投入疫情防护。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拉响警报,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组织员工紧急筹集了价值120万元的医用物资,捐赠武汉、北京、云南、贵州等地。
“当时我们了解到一线非常缺物资,想着捐钱不如捐物,就利用自己的资源四处寻找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但是太难了!”在了解到国家号召各行各业扩能改造,保障医疗物资供应时,夏华意识到,作为一家服装企业,此时转产防护服是最现实的选择,也是企业应有的担当。
于是,她迅速向工信部等政府部门申请生产医用防护用品的资质。很快,依文集团医用防护服扩能项目,被纳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扩能改造方案中,并被列为防疫重点保障企业。
依文集团通过集合智造互联网产业平台有效调配生产资源,仅用10个昼夜就完成了6条生产线以及10万级无菌净化车间的改造,从净化生产、洁净压条到密封包装、消杀灭菌,每一道工序都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执行。随后,他们从服装生产线上抽调技术过硬、健康有保障的工人接受培训,严格按照防护服、隔离衣生产程序开始了试生产,确保获批后能够立即投入到生产中。
夏华说,这段时间,让人感动的事情太多:工人们听从召唤,第一时间赶回岗位,投入生产;防护服得用压条压住每一个针眼,技术要求高,生产冲锋衣等服装压条的工人迅速上岗;防护服压条由广州一家企业生产,以往两三天才能运到北京,担心生产线等不及,他们特意派人守着广州厂家,把刚下线还带着温度的压条送到机场……
依文集团转产改造集合了服装产业链的企业资源,购买机器、采购原材料,带动了近百家上下游企业复工、稳产。
让现在读懂未来
1994年,夏华从中国政法大学辞职,从做北京西单商场的售货员开始,自己创业。当她告诉父亲自己的决定时,父亲在电话那头5分钟都没有说话。那时候没有人理解“创业”这两个字,大家都认为有“铁饭碗”才是一份荣耀。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粒种子,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我没有勇气从大学老师的岗位上辞职创业。”
夏华小时候,每次过年,她的妈妈就像魔术师一样,把小布拼在一起,做成漂亮的衣服。大年三十,她穿出去,小朋友都特别羡慕。那时候,夏华经常会想,将来有一天,我也能像妈妈一样变出好看的衣服。上大学的时候,她爱自己“鼓捣”,做衣服。在中国政法大学,夏华以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学习和教授法学,但是她的心里总有无法抵抗的激情在召唤。那是一粒种子,从童年种下,已在她的心里生根、成长。
即使很多人不支持,夏华也勇敢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并有信心在未来走好每一步。
转眼20多年过去了,夏华带领她的依文集团,打破了服装行业的单点突破,成为产业级的生态型企业。夏华造就的依文、诺丁山等5个自主品牌,引领了时尚方向,培养着都市消费者的生活理念。如果说创建依文集团是夏华的第一次创业,那她的第二次创业,是从都市走到大山里面,改变一群人的命运。
今天,依文集团聚焦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立了手工坊,搭建起传承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平台,奠定了深厚的文化根基;以此根基,依文集团的5个自主品牌做了很多场时装发布,在全国的时装周上影响了全球设计师。依文集团用几年时间,集合了400多家具备奢侈品加工能力的工厂,同时,集合了来自全世界的订单,集合设计并发放给工厂,构成了一个“集合智造”供应链体系。一端是文化,一端是品牌,加上有创意的“集合智造”,夏华正努力创造着依文集团的美好未来。
作为一名创业者,一路走来遇到很多坎坷。夏华说“逆风飞扬才刺激。”每一次走到最难的点,甚至无路可走的时候,稍微停下来,豁然一点,就会看到新的方向。
“创业没有终点,我是一个长期创业者,当我喜欢另外一件事,就会把现在这件事交给最适合的人去做。我会去探索新的价值,去寻找新的意义,一直在寻找的路上。我的身后有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我又是大学老师出身,我希望能把所有的经验、教训、价值、思考给到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作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家,夏华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创业导师,每年辅导的学生超过1000人。她经常对学生们说,创业最大的选择,就是读懂自己的内心。因为热爱一件事,就会把每一个日子变成享受。“创业不仅仅是你的事业,还是你的日子。所以你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事情做。这样,创业的激情才会持续。在不同的阶段,你的梦想就像一个精灵一样,不断地把你带到更大的空间里。”
毫不犹豫地创业,永无止境地创新和探索,让自己的生命绽放最好的旅程……这也是夏华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启示。
让都市读懂大山
刺绣,对于我们来说是艺术;而对于绣娘来说,是质朴而真实的日子和流淌在血脉里的技艺。她们为自己绣嫁衣,为女儿绣嫁衣,绣品里有长江,有黄河,有家族的迁徙。她们以丝线为生命,以针尖为舞台,注入情感,绣出作品。
2003年,夏华第一次带团队到贵州大山时,由于交通不便,他们下车后走了很久,才到村子。这并没有让夏华停下脚步,她带着团队走进村寨搞培训。
第一次做培训时,为数不多的几个绣娘半夜起床,摸着黑,稀稀拉拉赶到现场。随着越来越多的绣娘脱贫致富,绣娘们成群结队地来参加培训,场面着实壮观。
做培训的同时,夏华把一家又一家“绣梦工坊”建在山村里。她以“发现、整理、创新、应用”的精准扶贫模式,对贫困绣娘“培训到人、订单到户”,以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让这些大山里的绣娘以“绣梦工坊”为单位,获得持续脱贫能力。如今,在贵州大山里已有上百个“绣梦工坊”。
|
夏华(左三)在为绣娘做培训。 |
夏华就像大山里的寻宝者,每到一处,就把散落在各家各户的“艺术珍宝”收集起来。她把绣娘们绣的花样梳理出来,做上记录,最终汇聚建成中国文饰及工艺数据库,并将其变成有知识产权的样本。
她整理出的3000余种中国传统美学纹样,展示了5000多位中国绣娘的手艺。她知道,这些淳朴绣娘的普通作品,会受到全国乃至全球艺术家的喜爱。
2018年,夏华构思打造了极具场景、互动以及个性化的新零售模式——深山集市,直接让绣娘的产品走出大山,让当地文化走进都市,让消费者以赶集的形式购买产品。
2019年,深山集市和全国100多个城市的上千家购物中心签约合作,让更多都市消费者体验到赶集的热闹。深山集市也已让近百个贫困县的产品,走出大山,走近都市消费者,从而帮助更多深山绣娘走上致富的道路。
从前,大山里绣娘们的日子是“养鸡、养鸭、抱娃、绣花”;如今,她们过上了“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的富裕生活。
让世界读懂大山
“我是一名绣娘,祖祖辈辈生活在黔西南州册亨县的大山里……从6岁起,我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纺纱、织布、绣花,如今64岁了,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大山,期待你来听听我们唱的布依山歌,看看我们绣的时装。”黄金美说。
2017年9月,夏华带着绣娘,从家乡来到英国伦敦。在“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英国行——庆祝中英建交45周年”主题活动上,绣娘带着亲手绣出的45套中国传统纹样服饰,登上国际舞台,打动了所有人。
伴着《穿上阿妈的绣花衣》歌谣,4名来自黔东南大山里的绣娘安静地坐在秀场上,专心地做起日常的针线活。她们身边,模特们正穿着以中国刺绣元素为设计灵感的时装、戴着中国元素的配饰,上演着东方时装之美的视觉盛宴。
|
夏华(中)带着绣娘走出大山。 |
“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中国绣娘有机会出国看见世界,世界也有机会看见大山里绣娘们的传统技艺。”
时尚和扶贫,好像相距很远,但在夏华和团队的努力下,迸发出火花。用时尚产业带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用文化的纽带,激发贫困绣娘的内生动力,越来越多的绣娘拥有了脱贫的能力,也让世界看见了大山深处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
|
“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一开始会觉得是责任,是重担,后来发现是推动力。” |
成绩被赋予光环。夏华当选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商界木兰”等荣誉称号。
她说:“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一开始会觉得是责任,是重担,后来发现是推动力。能够让大山里的绣娘真正摆脱贫困,传承手艺,这是我最大的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启了一场众志成城的防“疫”战。在对抗病毒的最前线,每天都有无数动人的故事在发生,一线医护工作者,是无畏的“逆行者”,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在他们后面,还有很多挺身而出的企业家、劳动者、志愿者……他们同样用勇敢和真诚肩负起为一线医护工作者提供各种保障的使命,肩负起复工生产的责任。让我们同样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整理
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妇女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