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抗击“非典”的硬仗中发挥关键作用,她远赴非洲开展临床试验,她大年初二带队驰援武汉,准备长期奋战。她睿智与亲和并存,执着与从容合一……她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少将。
|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少将 |
拿出最充分方案,准备最长期奋战
2020年农历大年初二,陈薇就带领团队进驻被疫情笼罩的湖北武汉。此次出征的团队成员,都是军事医学研究院长期从事烈性病原体研究的骨干力量,代表着军队重大疫情处置的高水准。
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抵达武汉后,团队连夜完成设备的试运行,快速筛查疑似病例,竭尽全力推动疫苗研制。
|
“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 |
1月30日,团队紧急展开的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已运行,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有力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这是团队深入疫区科研攻关以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
“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
陈薇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疫情就是军情,疫区就是战场。有了应对埃博拉等疫情的考验,无论是人才队伍、科研条件,还是技术储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更充分的准备,我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陈薇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回答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向我们展现了她作为院士的严谨与担当和身为中国军人的自信与果敢。
当回答记者有关疫苗的问题时,陈薇说:疫苗研发有固有的周期和规律,而我们对这个新病毒的生物特性、致病机理、传播机制、易感人群等,了解还非常肤浅,因此目前有些平台上报道“最快一个月内”拿到疫苗,我认为是不现实的。
关于疫情拐点的问题,陈薇说:“拐点可能很快就会到来。但是第一个拐点到来之后,疫病会不会还有第二峰、第三峰呢?对此,我们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准备最长期的奋战。”
选择与国家相连,才华就能展示
陈薇1966年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1984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1988年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攻读硕士。
“几乎最不可能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却最终走上了科研道路。”这是陈薇的同学对她的评价。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的陈薇做出了选择: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做科研。在这之前,陈薇已经签约了南方一家著名的生物公司。但一个偶然的机会,陈薇知道了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知道这个单位是从全国抽调最优秀的科学家成立的。于是,她改变了主意,做出了新的选择。
当身边有人反对陈薇要去参军的决定时,导师支持了她的选择。陈薇后来说,如果说我今天做出了一点成绩,是与当初的选择密不可分的。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职业选择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结合得越紧密,得到的支持越大,发展的空间越大,个人才华就能得以充分展示,个人价值就能被高倍放大。
|
“除了热爱,还有身为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
病毒是公共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凭着职业敏感和军人使命,陈薇将抗病毒药物作为主攻方向。陈薇率领团队历时10余年,成功研制首个纳入国家战略储备的重组疫苗。这一科研成果,奠定了陈薇团队在该领域的领军地位。
面对实验室里十年如一日的寂寞艰辛,陈薇说:“除了热爱,还有身为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身为军人,必须随时准备战斗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凭着敏锐的科研直觉,陈薇预判自己正在研究的ω干扰素,对SARS冠状病毒有抑制作用。
疫情防控十万火急。为了尽快验证这一判断,她率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连夜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每次持续工作八九个小时,其间不吃不喝,甚至不去上卫生间。实验关键阶段,整个课题组连续奋战,在最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
历史不会忘记陈薇团队的付出:1.4万名预防性使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的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
|
“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更要善于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
危急时刻见行动,防疫战场显担当。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陈薇再次临危受命,担任国家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她冒着余震的危险率队在废墟上打响了一次又一次战“疫”。
“给任务就是给信任。”在陈薇看来,身为军人,就必须随时准备应对下一场战斗;作为军队科技工作者,更要善于在科研领域下先手棋、打主动仗。
穿上这身军装,一切都是应该做的
“别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在非洲的许多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里的人一提到中国,都会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激。
2014年2月,非洲大规模爆发并迅速向外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引发全球恐慌。中国军人毅然伸出援助之手。
此前,陈薇和团队已经对埃博拉病毒开展了多年的前瞻性研究。针对这次疫情,陈薇和团队经过连夜讨论,做出重要决定:引发此次疫情的埃博拉病毒已经发生重要变异,要抓紧研发针对此次疫情的新基因型疫苗;非洲疫区普遍缺乏可靠的公共电力系统,难以满足一般疫苗冷链存储、运输的条件,因此要研发可以在常温下稳定存储的冻干粉剂型疫苗。这无疑增加了疫苗研发的难度,但对有效应对疫情却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研发重组埃博拉疫苗,陈薇先后4次带领团队去非洲,与埃博拉患者零距离接触,开展临床试验。
曾经有人问陈薇:“去疫区那么危险的地方,有没有想过万一回不来怎么办?”陈薇的回答是:“穿上这身军装,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
在这场不分国界的战斗中,陈薇带领团队凭借着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智慧,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世界为之瞩目,国人为之振奋。临床试验结果,在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获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2017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研发的疫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疫苗。
在塞拉利昂开展临床试验的间隙,陈薇和团队访问了一家孤儿院,这里收留了49名被埃博拉病毒夺去双亲的孤儿。“我也是一位母亲,被可爱的孩子们簇拥着,注视着一双双渴望关注和爱护的大眼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真希望不再有孩子因为埃博拉而成为孤儿。”这句话的背后,饱含着中国军人对非洲人民的真情厚谊,彰显了中国军人的大爱担当。
成功的人目标不变,方法在变
荣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求是杰出青年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两次……陈薇赢得了诸多荣誉,但她始终把荣誉的取得归功于团队。
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离不开强有力的创新团队和平台。伴随军事科研机构的调整改革,陈薇瞄准生物安全领域学科交叉的特点,积极引入自动化、信息安全、工程力学等专业人才,搭建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梯队。
“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这是陈薇经常说的一句话。在这条路上,她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未来还有无数个难关,等待着她和她的团队去创造。
有人问陈薇成功的诀窍,陈薇说:“成功的人,往往是目标不变,方法在变;而目标在变,方法不变的人容易受挫折。如果一个人20多年坚持一个研究方向,专注做一件事,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换了谁都一样会成功。”
带着家人的支持,选择逆行
多年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了陈薇心无旁骛做科研的支持和力量。前往非洲之前的实验攻关阶段,废寝忘食的她让丈夫心疼。多年来他也早已习惯了在能看见她的地方,默默地守候与等待。
|
“在工作中淡化你的性别,在生活中突出你的性别。” |
“在工作中淡化你的性别,在生活中突出你的性别,睿智与亲和并存,执着与从容合一,出色工作,享受生活。”这是陈薇对幸福女人的定义。
每年春节,陈薇和丈夫都穿梭于她的老家浙江和她爱人的老家山东之间,带着浓浓的亲情开始新的一年。
然而,2020年的春节,他们以别样的方式开启了新的一年。在自然的顺时针转动中,陈薇选择了逆行。她是女儿、妻子和母亲,而此时,她是专业的院士、勇猛的战士,是有担当的共和国少将。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正在进行。或许,陈薇和她的研究团队还将经历许多个不眠之夜。让我们默默地祝福与祈祷,愿勇士早日平安归来!
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整理
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