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选择结束在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回国,因为“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
她尝试破译食管癌等疾病的“基因密码”以达到精准治疗,因为“中国特色”肿瘤防治的问题,要靠中国科学家自己来解决;
她递交“请战书”驰援湖北,因为“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
她就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吴晨。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吴晨 |
“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
“我入党已近20年,一直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党绝对忠诚。我在科研一线学习工作已13年,长期从事基因组研究,熟悉核酸提取和PCR实验室工作,有信心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疫情之下,我希望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点贡献,恳请组织优先考虑我的请求。”
疫情发生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发出征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工作志愿者的号召。吴晨第一时间交上了《请战书》。学院党委批准了吴晨的申请,并选派她担任驰援湖北抗疫医疗检测队队长。
吴晨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从组织队员参加实验操作培训、设计工作方案到拟定工作清单、筹备生活物资,周密而细致。
|
“我们一起加油” |
2月5日,带着“零感染、打胜仗”的任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抗疫医疗检测队驰援湖北战“疫”一线,承担起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病例临床检测和确诊工作。核酸检测工作过程复杂,涉及样本运输、数据录入、反应灵敏度控制等一系列过程。在武汉的每一天,吴晨和队员们都在与时间赛跑:6日,全体队员到位;7日,实验室建设完成,开始收治患者;8日,完成预实验演练;9日,实验室已正式运行。
准确识别患者,掌握感染人数,及时切断传染源,是防控疫情的当务之急。吴晨和队员最大限度挖潜团队的日检测量。然而,2月12日的个别临床样本出现了“未检测出细胞”的实验结果。复杂的检测工作环境和满负荷高强度的运转,让检测队的工作遭遇了瓶颈,年轻的队友们感到失落和委屈。
|
“我们是后方在前线的手,是后方的定心丸” |
作为队长,吴晨深知此时昂扬的斗志对于团队作战是多么重要,她给医疗检测队的每位队员发了这样的微信:亲爱的队员,我知道这些天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让大家感到疲劳和焦虑。可是,我们现有的结果已经鼓舞了很多患者和整个方舱医护人员。想想我们来这里是为了支援武汉人民,我们是后方在前线的手,更是后方的定心丸!请大家鼓起勇气,不要灰心!我们代表的是医科院,我们的国家队!下午第二组队员,我们一起加油!第一组队员,养精蓄锐,明天再战!”
成功就在于鼓起勇气,再坚持一下。2月17日,医疗检测队的核酸检测工作获得进展,帮助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17位患者顺利出院。
在困难时期挺身而出,在危急时刻能冲锋在前,在紧要关头敢担当作为,吴晨和抗疫医疗检测队的队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那就是“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
“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
吴晨1982年出生,本科学习临床医学,后转向基础医学研究,被保送到北京协和医学院,师从我国著名肿瘤遗传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士林东昕,从事食管癌等常见肿瘤的遗传学研究。博士毕业后,吴晨远赴美国深造,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院士邀请下,吴晨回到祖国。
吴晨说,她一直都认同物理学家彭桓武先生说的一句话:“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回国后,吴晨与团队致力于食管癌这一“中国特色”肿瘤的防治研究,寻找基因密码,以达到精准治疗。
|
“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人们都没放弃”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二楼,吴晨正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肿瘤细胞分析。粉红色的营养液中养护的是肿瘤细胞,普通人眼中的“健康杀手”。吴晨认为科学本身很美,做的基因图谱都非常漂亮。“这个实验还是比较有趣的,肿瘤不是转移嘛,它转移的潜力到底大不大。我们就把细胞先放到这个小罐罐的上面,过了48小时之后它就可以爬到下面。如果这个肿瘤细胞转移能力非常强,它很快就爬下来了。这样,我们在细胞水平上就能知道这个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能力到底强不强。”
科学之所以让人着迷,就是因为做实验时体会到的这种“奇妙”变化、智力挑战下的不断超越。在科学的范畴内,一个成功的实验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世界性难题,未来也将惠泽人类。
每个月仅标本就有2000多个要整理校对,吴晨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为获得更多患者的基因标本并掌握、跟踪其治疗情况,吴晨和团队一次次地往返于山西、河南等食管癌高发地区。为了节约时间,要5点多钟起床,赶上最早的那班火车。“我们一个月要去三四次。真正让人难过的是,我们跟踪了很长时间的一些患者突然间联系不上了……”
这时候,吴晨就去附近的红旗渠走走。这条开凿于悬崖峭壁上的“人工天河”给了她信心和勇气。“当时那么艰苦的条件,人们都没放弃……”
“食管鳞癌的问题,要靠中国科学家自己来解决”
全球每年罹患食管癌的患者近50万,其中有近30万在中国。无论是从发病率还是死亡率来说,食管癌在所有肿瘤中都位居第4位。在山西、河南的一些地方,食管癌的发病率更高,呈现出很强的地域性。此外,欧美人易患食管腺癌,而中国的食管癌患者多为鳞状细胞癌,又称食管鳞癌。“食管癌研究的前辈曾说过,食管鳞癌的问题只能靠中国科学家自己来解决。”吴晨说。
食管癌进入晚期后无法进食,每喝一口水都会疼痛难忍,痛苦万分。如何有效解决?科学家和临床医护工作者正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人和人的遗传背景是不一样的。我们先要弄清楚每位患者的基因图谱究竟是怎样的,针对其特有的遗传信息确定治疗方案,才可能达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我的研究角度是从基因组学入手,定义和筛查高危人群,通过早期介入来降低肿瘤发病率。”吴晨解释,以如今的基因组学技术,对人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已经不再困难。
虽然这是一部庞大的“天书”,但在吴晨看来,更像是一张可供查询和标记信息的地图。
在这张复杂的“地图”上,吴晨找到了部分决定一个人是否更可能患上食管癌的遗传因子,发现了部分存在于中国人体内的食管癌“易感基因区段”。这项研究也提供了未雨绸缪的可能,通过早介入、定期检查、改善生活方式等,降低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
想要完全绘制出中国人食管癌的遗传学图谱,路还很长。未来,吴晨和团队研究人员将对更多食管癌患者进行基因组测序。吴晨说,“我希望最终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图谱,实现医生依据每位患者的遗传信息给予精准治疗的目标。”
“只要一代代做下去,一定能攻破肿瘤难题”
吴晨的心愿,除了做出更多超一流的科研成果,就是培育更多超一流的人才。“做食管癌研究,是中国科学家必须承担的责任,更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现在国家加大了基础研究的投入,我们更要做出成绩来。食管癌的研究是我们毕生的事业,只要一代代做下去,我坚信一定能攻破肿瘤。”这是吴晨传递给学生们的信仰与追求。
吴晨经常带着学生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并一同前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部门听取学术报告、讨论课题,以拓展视野。她要求大家用英语进行报告,以提升英语水平。她还带领同学去美术馆以培养美感,把PPT做得更美观。
“我们周一早上开组会,吴老师对我们的课题一一点评、提建议;周二到周五早上则分享最新文献进展,及时了解国际顶尖前沿资讯。吴老师还要求我们在周五时总结一周工作,并列出下周学习计划。”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博士生崔琼花说。
吴晨常告诫学生们,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要承受住这份辛苦。
|
“选择了科研这条路,就要承受这份辛苦” |
吴晨长期从事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先后摘得“中国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科技部比尔盖茨大挑战2015·青年科学家”等奖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奖项。
比起科学研究带来的荣誉,吴晨更在乎自己的目标和内心感受:“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每一名患者,并不仅仅是食道癌患者,而是每一名肿瘤患者,手上都有一张自己的基因图谱,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基因组大数据看到哪些基因发生了变化,从而进行精准的治疗。我相信这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而且会很快到来。”
执着学术研究,挑战科学前沿,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以服务人民为荣光,这就是吴晨和中国科学家们所担当的责任与使命。
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整理
综合自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中国妇女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