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震声(右)在跟店员交代注意事项(2021年10月3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
90后香港青年罗伟特不久前获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在分享会上,他讲起5年前在学校天台违规“种菜”被勒令搬迁的经历。如今,他的创业梦想在广东江门落地生根,他创办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鱼菜共生”项目,面积相当于1.5个深圳国际机场,每年生产500吨蔬菜供港销售,项目在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全国第一,创业团队也获得“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这5年里,我们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中不同城市的密切配合,为青年构筑起梦想起飞的跑道。”罗伟特说。天马行空的构想,找到落地发展的空间,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赋予了年轻人公平的筑梦机会和成长空间。
“创业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在日前举行的“大湾区科学论坛”湾区科创峰会上,作为青年企业家代表,辛妮诗与来宾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给她带来的机遇和收获。来自香港的辛妮诗带领团队入驻广州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创办了一家绿色能源科技公司。
“在全国来说,大湾区应该说是最佳创业目的地之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表示,很多港澳青年把创业重心放在大湾区。大湾区在进一步提升创业的营商环境和创业能力的同时,为青年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湾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业环境
近年来,随着“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加快建设,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
此前,辛妮诗在香港创办了装修设计公司。香港特区政府2017年推出“电力回收”计划,安装光伏或风力发电系统,能够以可观利润售卖产生的可再生能源,这让她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来看,未来的导向是建成一个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制定宜居宜业宜游的一小时生活圈”。辛妮诗注意到内地也有类似的“电力回收”计划——这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于是,她决心继续专攻微电网应用,拓展以“零碳系列”的零能耗产品为核心的新能源智慧电源研发和生产。
之所以选择广州南沙,她看重的是这里可以充分运用香港和广州两地的互补优势。南沙针对港澳青年的创业扶持和孵化器,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知识转移、创新创业等方面都非常有优势,她期待在这处“楼上楼下”模式的创新创业综合体里,团队能更好地与大湾区的市场和产业产生连接。
辛妮诗的团队克服了诸多困难,正稳步进入上升期,团队也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15人。近期,团队还迎来了和香港理工大学专业教授的合作机会,获得了稳定的科研支撑。
同样来自香港的邓文俊,萌生创办公司的想法后,也将目光投向了大湾区。他于2018年9月奔赴大湾区考察科创环境,两个月内走遍大湾区9个城市,和每个高新区孵化器负责人逐个接触,最终选择在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落地,成立以增强现实(AR)为主要开发项目的科技公司。
在香港工作多年的邓文俊决定到内地创业,一开始让香港亲友不能理解,但邓文俊有自己的想法,“工作遇到了瓶颈,除了当老板,感觉自己什么都做过了”。
让“舍弃一切”来到陌生环境的他备感惊喜的是:广阔的大湾区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业环境,广东青年会更多思考怎样做才会成功,可供尝试机会也变得更多。同样用10万元资金创业,在东莞“比香港的收益要高五六倍”。
正是拿着第一笔10万元的创业资金,邓文俊参加了松山湖的一个创业路演活动,和200多人加了微信,还成功对接了一家制造业公司,迅速赚到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这让他感到惊喜和意外。
在东莞生活成本低、发展空间大、科技接受程度高、产业链完善、制造业发达,这让邓文俊的公司可直接对接企业,大大减少了中间成本。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提出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在内地发展。听到这个消息后,邓文俊更坚定了他要继续在东莞发展的信心。
澳门青年陈振杰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就在深圳南山软件产业基地创办了深圳极视角科技有限公司。从3人到200多人,从一个学生创业团队到为3000多家政企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创业之路并不容易。陈振杰和团队跟着施工队去各场所通宵布线、装摄像头、做终端测试,花两三天的时间从160万张图片中筛选出10万张符合要求的图片,他却乐在其中,浓厚的创业氛围让他觉得创业路上并不孤单。
深圳拥有完备的风险投资产业链,还有腾讯、华为等龙头企业在这里聚集,也使得各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此集中。这些都让陈振杰感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活力、包容、创新精神,与创业青年的气质相得益彰。
在曹钟雄看来,龙头企业开放企业创新的基础设施,为大湾区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创业便利、提供更多的技术、数据、平台、创新设施的供给,以及创业的生态和场景。
“创业在湾区”给予港澳青年信心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大湾区已吸引了2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设立总部,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33家,主要来自平台共享经济、绿色金融、电子商务、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其中,数字经济规模已达4万亿元,一定程度上已经扮演着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角色。人工智能、前沿医疗技术、机器人研发……一批尖端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领军人物多为青年。
“大湾区用结合、融合的方法,使得我们的科技创新能有更大的发展。”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表示,大湾区通过城市群的发展,为创新企业、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看到,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澳门年轻人去大湾区创业并取得成功。他担任过两届“横琴创业大赛”总决赛的评委,第一名都是澳门的年轻人。他们可以拿到1亿元无偿的研发资助,腾讯等头部公司也给了澳门年轻人实习的机会,让他们能开阔眼界,为未来进入大湾区工作、创业奠定基础。
之所以留在深圳,澳门青年陈振杰认为“这里的工程师很多,有很多基础的技术型人才”。创业青年能够参与整个城市或区域的规划,就业环境、生活环境都有各种各样的政策支持,人才的汇聚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这尤其对港澳产业发展多元化有巨大的促进意义。
组织实施粤港、粤澳暑期实习计划,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分享会,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专设港澳赛区……近些年,广东为粤港澳青年搭建一系列交流交往平台,并吸引一大批港澳优秀创业项目来粤参赛交流,有效串联创业载体、项目、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接合作。“港澳青年在创业发展期可申请个人最高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贴息支持。”广东省人社厅创业指导处处长杨春甫透露,广东在资格互认、个税优惠、科技创新等方面都已陆续出台系列政策举措。
曹钟雄则认为,接下来还要进一步加强创业领域的规则衔接,提供更为便利的规则和体制机制,让创业需要的要素在大湾区实现相对便捷的流动,通过规则畅通,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数据链的顺畅连接。
吸引人才到大湾区的N种方式
在湾区科创峰会上,腾讯杰出科学家、量子计算实验室的创始人张胜誉谈到一组数据: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万家,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超过2.8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42%,大湾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8%,这些数字跟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处于同一个水平线,“整个大湾区产业链非常完整,人才流通很顺畅”。
为构建创业载体平台体系、完善配套政策举措、鼓励和支持港澳青年来粤创业,广东省于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孵化平台载体布局。
截至目前,广东省已有12家重点建设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投入运营,带动珠三角9市建成N系列基地55家,为港澳青年提供了集交流、培育、实训、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庞川十分关注大湾区未来对人才持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尽管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和大湾区的高校在数量上仍存在差距,但高等教育水平及国际化程度并不落后。在大湾区,目前高校毕业生更多向第一产业流动,他相信未来随着广东和香港、澳门进一步的融合,第三产业、服务业会进一步的发展,未来培养的学生也会更多地向这方面倾斜,“今后研究生的教育发展,我想应该作为整个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落脚点、着力点”。
“政府的人才政策应着眼于年轻人,为新一代毕业生提供更普惠性的公共服务、改善当地经济发展条件。一个地区对人才的最终吸引力,是有利于他未来一生的计划安排。”樊纲认为,这是大湾区进一步提升科创吸引力所必须做出的整体规划。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战略就是在‘科技产业中心’的基础上,力争成为全球‘科学发现中心’。”樊纲进一步分析,科技创新不仅要关注举国体制,更要 “关注底层技术”,要“关注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在他看来,创新并不仅指硬技术的创新,也包括各种技术、组织、管理等“软技术”的创新。
要让这些青年创立的中小企业能更好地发展,樊纲认为,龙头企业要技术开放、平台开放、能力开放,带动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我们希望看到的一个场景是‘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樊纲这样总结。
如今,邓文俊在大湾区上班,回香港仅需乘1个小时的高铁,一点儿都没耽误和亲人相处的时光。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回香港参加分享会,希望借此邀请更多的港澳朋友来内地试试,寻找新的创业蓝海。
(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