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粤港澳综合优势,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如何加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如何打造?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举行期间,参会的代表们围绕“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的召开也吸引了香港地区与澳门地区相关人士的关注,共议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让更多“千里马”在南粤大地奔腾
谈人才:为大湾区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锚定未来五年主要目标任务,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推进人才强省建设。
如何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人才?如何让更多“千里马”在广东大地竞相奔腾?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暨南大学今后将继续加大对港澳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力度,为大湾区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
林如鹏告诉记者,目前,暨大在校生中共有6400多名来自香港的学生、2000多名来自澳门的学生,他们和内地的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生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报告提出,要携手港澳促进人才协同发展。林如鹏也观察到一个现象,在暨大,许多港澳学生和内地学生在校期间就一起创业、开办公司、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还孵化了不少成功的企业。走出校园,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暨大校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联盟。校友们互帮互助,也助力更多暨大学子投身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局中来。
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显示,暨大有越来越多港澳毕业生选择在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珠三角就业。“他们觉得,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很有活力的湾区。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林如鹏说。
报告提出,要立足自主培养造就一流人才方阵,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阵地作用。
在推进“双区”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找到出彩人生?林如鹏告诉记者,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港澳台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暨大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其中,在招生数量上,暨大将适当增加对港澳学生的招生数;在培养质量上,暨大将下大力气打造更多平台,助力港澳台侨学生成长成才。
“暨大番禺校区二期正在推进中,建成后,我们将扩大对港澳台侨学生的招生比例,提高到40%左右。”林如鹏说。
此外,在培养方向上,暨大也将着眼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广东产业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来培养人才。林如鹏表示,围绕国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暨大会在学科设置、专业调整、招生方向上相应做一些调整,以更好地服务“双区”建设。
人才不仅要“培养”还要“留得住”。在深圳代表团会议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书记高大伟提到,要努力实现一个愿景,那就是深圳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深圳更有为,“让他们留下来”。
高大伟表示,深圳应当聚焦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工程,提高青年的文化认同感,加强和香港青年之间的交流,吸引更多香港青年来深圳创业。与此同时,要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发展型城市是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调研后向全国推广的。”高大伟建议,可以深圳市委名义召开青年发展型城市大会,系统谋划规划对青年发展工作的若干举措。
谈融合:协同提升全面扩大开放水平
珠海市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代表团的党代表们在讨论中多次提到了横琴合作区的发展。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珠海市斗门区委书记苏虎称,省党代会报告重点突出合作区建设,在不同章节屡屡提及合作区,“作为珠海陆域面积最大的行政区,斗门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以广阔空间作为条件,可为横琴合作区的高端产业提供生产、制造和服务保障,有助于把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做实做强做优,形成强大协同效应。”
苏虎表示,斗门加快打造横琴合作区战略拓展区,全力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支撑、空间支撑、服务支撑,走出一条具有斗门特色的服务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路径。
在东莞市代表团,代表们纷纷指出,省党代会报告提到,要推动东莞滨海湾特色平台建设,协同提升全面扩大开放水平,这与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高度融合,对东莞接下来进一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巨大鼓舞。
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炜代表在讨论中提到,东莞要全面加强与大湾区内城市群对接联系。接下来,要主动谋划,特别是依托松山湖科学城,全面探索如何更好地与香港以及深圳光明科学城、广州科学城的合作,全面提升城市人口吸引力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打造多元化产业集群,适应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为湾区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更多科创动能。
香港专家:港粤科研合作 开启新篇章 “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有望成新潮流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广东将抓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契机,推进人才强省建设,要携手港澳促进人才协同发展,创新实施“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等模式。报告当中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容,也吸引了不少香港专家关注。
“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将更趋常态化
“香港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如果进入生产或者产业化,一般都会到广东。所以,‘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其实是近年粤港澳科技合作的一股潮流。”香港科技协会会长林至颖告诉记者,这种合作模式能被广东省党代会报告提及,也让更多港澳科技界人士对大湾区科研合作更有信心。“另一方面,‘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的模式,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基建设施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便利。现在很多香港科研团队,想将产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落地,已经不需要搬到内地居住,通过便捷的交通设施就可实现即日来回。”
对于未来如何让这种科技合作更加常态化,林至颖建议称,可在深圳河套地区先行试点通关便利化的措施。他举例说:“目前内地科研人员到香港,每个月仍有一定的次数限制。未来可考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放宽为不限次数往返粤港两地,同时简化相关手续,相信会更加促进人员的流动。”
香港立法会议员、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周文港也认为,“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符合香港和广东目前优势互补的实际。他表示,将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好好做大,在内地实现大规模生产和进行销售,实现“转化在内地”是必然的事。
周文港指出,明确了“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的提法,相信在恢复通关之后,在内地工作的香港市民会较现在增加,至于具体情况,还要看内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待遇是否能够吸引他们。
港澳现代金融+广东制造业和市场 全面提升湾区产业竞争力
在产业合作方面,广东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把港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等优势与广东制造业、庞大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湾区的产业竞争力。广东明确推动港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业和广东制造业合作,未来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长期以来,整个港澳现代金融服务业与广东制造业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周文港引述一项2020年岭南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部对港资制造业的调研数据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含港资成分的在营制造业企业数目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他认为,广东重视港澳金融服务业对内地制造业的支持,香港方面亦可考虑放宽相关监管要求,让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中小型乃至初创制造业企业都可以来香港尽快进行上市。
周文港指出,未来五到十年,香港对内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上市集资功能重要性将会越来越大。
林至颖也认为,香港融资成本相对低,有利于大湾区科企融资上市,促进广东产业升级发展。他表示,随着大湾区市场互联互通的不断提速,更多广东企业可借助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拓展全球业务。
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 高水平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
报告还提到,系统优化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布局,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高水平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
林至颖表示,“北部都会区”主要由香港特区政府规划建设,今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发表的一份财政预算案中提到,将预留1000亿元港币,加快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而“深港口岸经济带”则是广东在深圳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的重要平台,“未来发展可参考前海经验,设立共同管理机构,逐步推动香港与深圳、广东的规则衔接、制度对接。”
周文港认为,发展北部都会区这个重大机遇,不光有助于解决香港市民的居住和发展问题,对于内地民营企业“走出去”以获得更佳的境外经营和发展环境,尤其是在更佳的融资和国际化平台中发展壮大,都是很有作用的。
澳门学者:澳粤深度融合探索新实践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举行期间,不少澳门学者对会议中提及的纵深推进“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等内容予以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的相关专家,他们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地区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回答。
大湾区发展离不开创新与人才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教授表示,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和创新载体,应当加快推进粤港澳三地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高层次深度融合。
庞川认为,创新始终是大湾区发展的源动力。大湾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大湾区的成功与否,在于能否做到“以制度创新突破壁垒,以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如何在粤港澳三地不同的法律下,推进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进而做到“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而技术创新方面,如何把港澳的科研优势和科研成果,与广东的强大制造力相结合,迸发出巨大的技术引领效应,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庞川坦言,广东省已经在高校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高校建设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见到成效。而香港和澳门的高校,集聚了众多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平台。促进港澳高校与广东高校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以及港澳高校与广东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的对接,对于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大湾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创新是大湾区发展的源动力,人才则是创新的源头。庞川指出,对于大湾区来说,要重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培养、吸引各类人才,二是如何促进人才在粤港澳之间流动。他建议,以两个合作区的建设吸引更多港澳青年深度参与,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应该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向全球吸引人才。这当中,可以充分利用港澳的高校、企业等平台,更好地发挥港澳的窗口作用。
从横琴着手谋澳门未来五年发展
澳门城市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桂平表示,过去五年国家出台的多项重大政策利好,为广东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澳门亦齐头并进,通过粤澳区域协同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叶桂平建议,未来五年,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澳门主要可以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建设着手,围绕“四个新”战略定位、“四个新”重点任务,联合广东健全完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发展数字经济,将合作区打造成为湾区建设的前沿,以及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协同构建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形成一批新增长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叶桂平也提到,由于“一国两制”下不同法律体系的差异性,区域之间的合作需要融合,但同时也具备互补优势,对此,可考虑争取从国家立法层面,或用好中央赋予的清单式申请授权政策,赋予合作区更大的改革创新自主权,进行一套新的规则创制,抓好合作区条例立法工作,加快民商事规则衔接、职业资格互认、标准对接等各领域进展,以及做好跨境通关分线管理、市场准入、财税优惠、金融支持、人才集聚、社保体系等政策配套,以“软硬联通”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服务于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叶桂平称,澳门与珠海可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加快探索科创走廊建设合作模式,利用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集聚,吸引更多科创资源落户,加强产学研合作,相关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则可落地东莞、中山等城市,以“制造”到“智造”等创新驱动来推进整个大湾区的经济转型。同时也可以合作区为平台,创新发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等现代金融产业,丰富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业态,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在叶桂平看来,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澳门可充分发挥政策、区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强化双循环支点作用,持续探索并丰富“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建设内涵,努力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好地服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本地经济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