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妇联全面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主动加强联动配合,争取重视支持,推动形成各级妇联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截至2024年底,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11047个,建立“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共2119个,让“三新”领域的妇女姐妹们切切实实感受到来自妇联“娘家人”的温暖。
“现在遇到权益维护、技能培训等问题,不用再四处跑,商圈妇联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在山西省太原市亲贤商圈经营女装店的王女士对商圈妇联成立前后的变化深有感触。
“亲贤·滨东商圈”地处太原市中心,覆盖5万余家市场主体、7万余名女性从业者。作为山西省首家商圈妇联和全省“三新”领域妇联建设的标杆,“亲贤·滨东商圈”妇联自2023年9月成立以来,通过打造“她在商圈”妇联品牌,服务入驻企业、个体工商户5万多家,女性从业者7万多人,探索推动成立3个“妇女微家”,成为商圈女性从业者的温暖“娘家”。
统筹部署部门联动推动“三新”领域组织建设
近年来,山西省各级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妇联的有关部署安排,坚持党建带妇建,强化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全面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更好发挥妇联组织引领服务联系职能作用,推动她们积极投身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的火热实践。
山西省妇联党组高度重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召开全省“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推进会,组织各市县妇联交流经验做法,全方位展示各地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的生动成效,推动形成各级妇联上下联动、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
山西省妇联还积极与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民政厅等部门联系,主动加强联动配合,争取重视支持,与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委两新工委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妇联组织全覆盖的实施方案》,与省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全省社会组织中妇联组织建设实现全覆盖的实施方案》。此外,还与省委组织部、省委社工部、省总工会、团省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分三组深入晋城、临汾等6个地市调研指导,与“两企三新”妇女组织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推动工作落实落地。
截至2024年年底,山西省在“三新”领域建立妇联组织11047个,建立“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共2119个。妇联组织的建立健全不仅让“三新”领域的妇女姐妹们有了“娘家”,也让她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来自妇联“娘家人”的温暖。
重点突破强化引领做实做细服务联系关爱工作
山西省妇联聚焦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新经济组织、女性从业人员为主体的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较为集中的女性从业人员,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征集并发布各领域、各类型妇联组织建设典型案例36个,编印下发口袋书,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在省市两级妇联的协同发力下,太原市在“亲贤·滨东”、万达、泰享里等商圈相继成立妇联,辐射带动近10万余名女性从业人员;长治市成立女性社会组织联盟妇联,其中28个女性社会组织成员承接市妇联“太行巾帼红”妇女儿童服务项目;抓住货运司机大多是夫妻档这个突破口,晋城市妇联指导成立全省首个物流行业网上妇联,让更多家庭受益……
妇联组织建好了,如何做好引领服务联系是关键。山西省各级妇联积极探索联系“三新”领域妇女群体的新办法,以“妇联+服务”模式,扎实做好领“新”、贴“新”、凝“新”工作。
搭建平台领“新”。省市各级妇联积极推选“三新”领域优秀从业女性作为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将“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负责人纳入妇联干部培训范畴;强化关怀贴“新”。运城市县两级妇联2024年全年联合中国人寿累计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936名新就业群体女性从业人员捐赠保额价值为2234万元的“两癌”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创优服务凝“新”。晋城市妇联开设“女性文化学堂”,广泛吸引“三新”领域妇女参与,全年开展活动860余场,服务妇女群众19800人次,满足了广大“三新”领域妇女破圈交流、兴趣培养等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巾帼“新”力量。
山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郝慧琴表示,下一步,山西省各级妇联将持续扩大“三新”领域妇联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一方面,指导各级妇联组织通过单独组建、行业统建、区域联建、村社兜底等方式,力争实现‘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全覆盖;另一方面,强化引领服务联系工作,设计更多具有‘三新’领域妇女特色的项目和活动,让妇联工作可落地、可感知、可衡量,通过建组织、抓载体、融服务实现聚‘新’聚‘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姜军旗)
【责任编辑: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