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你该换班了。”在海淀区文龙二里小区的疫情防控岗,每当保安员忘记时间,社区民警王木香都会提醒他休息。在这里,居委会工作人员、保安员、“双报到”党员、志愿者忙而有序,居民们间隔1.5米,测体温、验出入证、刷门禁。在这里,王木香能准确叫上每名社区工作者的姓名,清楚各个楼层人口底数,掌握所有出租房屋情况,熟悉这个小区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她用责任心、耐心、细心,认真守卫着疫情防控“第一关”。
2000余户,3天摸清底数,基础台账一门清
提起王木香,同事们用的最多的形容词就是雷厉风行。“基层工作没有捷径,就是要一步步地,脚踏实地去做事,我才能安心。”王木香总结说。“香姐做事很有条理性,任何能想到的工作,她都会做在前头。”和王木香搭档的辅警杜菊说。
腊月二十九到大年初一,王木香只用3天时间,就逐步摸清了文龙二里小区2000余户居民的基本情况,谁哪天到的北京,谁预计几号回京,要乘坐哪趟车次……不仅说得清楚,台账也一目了然。
2018年10月,王木香成为文龙二里小区的社区民警,后来又兼任了东升镇龙樾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接手社区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台账,自己设计了16类71本台账,而且是认真组织填写,逐一进行核准。“用心做好台账的过程,就是我熟悉社区的过程,账更清,心才更明。”王木香认为,这是做好社区警务工作的关键和基础。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王木香能够精准快速地摸清社区情况,其中奥秘也正在于此。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王木香落实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要求,全天候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给社区居民带来胜利的信心。她建成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的社区警务团队,共同推进社区治理,有效提升基础工作水平,确保社区平安稳定,也让群众享受到警务改革的“红利”。
“婆婆嘴”,热心肠,她把居民当亲人
作为社区民警,王木香从“下”社区变为“在”社区,做好社区六方面职责任务,既提高社区民警见警率,又提高管事率,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谁说不能这么戴口罩了?我不违法吧?”在文龙二里小区门口,一名快递小哥把口罩拉到鼻子下面,面对王木香的善意提醒,小哥怨气冲天,非常抵触。“小伙子,你看你每天送快递这么辛苦,也是这场疫情的‘逆行者’,不容易呀。”王木香不气不恼,继续用她的“婆婆嘴”劝说着:“你每天要接触那么多人,戴好口罩不仅是保护别人,更是保护自己呀,国家赶上这么大的事,咱们都得尽一份力不是?”小哥没再反驳,心里服气了。“小伙子,我看你总在这边跑,你这口罩也脏了,我给你个新的,赶紧换上,一定保护好自己。”快递小哥接过王木香递过来的新口罩,感动不已,连说“谢谢”。
2月10日晚上,租户金女士和中介公司的房屋租赁合同已经到期,中介催着搬家,金女士无处可搬,焦急万分。这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但在王木香眼里可一点不普通。“现在赶上疫情,您让她搬哪去呀?”听到王木香这样问,中介经理也是一肚子委屈,“王警官,我们也有难处。”“这点你放心,我不仅是社区民警,也是社区党支部的副书记,这事儿我来协调,我给你们做担保,金女士还是等疫情过了再搬吧。”中介自此不再催促搬家了,金女士激动地给王木香打来电话:“以后不管我搬到哪儿,都会记住您的,您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儿的好警官。”像这样乐心助人、为民解忧的故事还有很多,王木香总说:“这不都是应该的嘛,咱社区民警干的就是这个。”
国有难,尽其能,自古忠孝两难全
47岁的王木香曾经是名军人,12年的部队生活淬炼了她坚定的红色信仰。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常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警察不分男女,只要人民有需要,我就必须冲上去。不计得失,无论生死。”她劝别人最多的是少出门,但自己却专向人多处去。复工的前一天,她走遍辖区所有的商铺,逐一检查防控预案的落实情况,见到商场经理、保安、服务员,三句话不离本行:“如果有客人发烧,你知道怎么处理吗?”“具体说说?”
大家熟悉的王木香,说话掷地有声,做事立竿见影,性格开朗热情。但却鲜有人知道,她内心承载的重负和痛苦。去年上半年,王木香的父母相继患上重病。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王木香深夜难眠,日夜牵挂着重病的父母。她早就想好了,等春节接父母来北京住一段,尽孝床前,承欢膝下。父母接到女儿的电话后,掐指盼望着能早一天来北京和女儿团聚。
但是,王木香爽约了,父母来北京团聚一再延期。在电话里,远方的父亲听出了女儿的愧疚。他说,“你好好工作,别担心我们,我这身体好着呢,等疫情过了就和你妈看你去,你自己注意身体。”父亲劝慰着、嘱咐着。“爸,你放心吧,我这好着呢,一会儿就睡了。”王木香匆匆挂断电话,因为她怕再说下去,电话那头的老父亲就能听到她难以抑制的哽咽。夜深人静,王木香却没有休息,她带领社区巡逻队又开始了后夜检查。“要打赢防疫阻击战,社区民警就要回归社区,守好社区,把社区当家,把居民当亲人,把群众发动起来,才能最后打赢社区保卫战。”王木香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