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有残疾,但一直被世界温柔以待,心里充满了温暖和阳光,希望可以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希望他们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这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教师李元芳常说的一句话。她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肌肉萎缩,需要借助拐杖来支撑身体。她大学毕业后到乡村小学任教,默默撒播着阳光与希望,滋润着祖国的“花朵”。最近,李元芳荣获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女教师李元芳。图片来源:安徽文明网
|
顶着困难往前跑的人
李元芳1974年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的一个农村家庭,她的父亲在当地中学教书。李元芳3岁时不幸身患小儿麻痹症,左腿肌肉严重萎缩。父亲带着她到处治疗,却没有什么好转。等李元芳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就每天背着她上下学。因为左腿使不上劲儿,走路摔跟头是常有的事儿。但无论摔得多疼,李元芳都尽量忍着,很少哭出声来。
“第一次在宿舍见到她的时候,我还是有点吃惊的,但后来我们渐渐成为了朋友。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李元芳的高中同学陈东华说。读高中时,李元芳宿舍的同学都很关心她,帮她打饭、洗大件的衣物,下课的时候等她一起回宿舍。上高中是李元芳第一次离开家人,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她很受感动,在她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
不服输的李元芳刻苦学习,考上了大学。她1998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淮河岸边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当老师。张巷小学是李元芳的母校,那里有太多美好的记忆。那些教过她的老师,后来成了同事。
李元芳每次去学校上班,不是父亲骑车送她,就是母亲拉着板车带她。“父母不能拉我一辈子,我想学自行车,必须要学会。”用一条腿蹬一圈,用另一条不灵活的腿,随着惯性带一圈。这过程异常艰难,但李元芳坚持了下来,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当风从耳边呼啸而过时,李元芳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飞翔的感觉。那段时间,她开心地围着村子,骑了一圈又一圈,自行车带给她自信和快乐。
“在风雨中飞翔的鸟,才是勇敢的;顶着困难往前跑的人,才是有出息的。”在教室外的墙上挂着的一句励志格言,也激励着李元芳,继续自立自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每天早上7点多,李元芳骑着车走在乡间小路上,路边的白杨树、水田里的秧苗迎风招展,勤快的农民已经在田间劳作。李元芳走进张巷小学的教室,还没有开口讲话,脸上就带着微笑,眼里荡漾着爱意。开始上课了,李元芳灵活地拄着拐杖,她走到哪儿,孩子们的眼神就跟到哪儿。
李元芳最早是用双拐支撑行走,为了教学方便,她学会了使用单拐。写粉笔字的时候,她靠着拐杖和墙壁的支撑,工整地在黑板上一笔一画书写。李元芳每天给孩子们上课,一天差不多要站四个小时。这对平常人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对拄着拐杖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她就在讲台旁边放一个长板凳,每次疼得受不了,就单腿或双腿跪在板凳上给孩子们讲课,缓解腰腿疼痛。
“老师,你坐着上课吧,这样跪着多累啊。”学生们说。“坐着讲课看不到你们啊,跪着上课是累了一些,但是我想看到你们红扑扑的小脸蛋啊。”
由于长时间拄着拐杖站立教学,造成她的脊柱侧弯严重变形。遇到天气变化,腰和腿就疼痛难忍。当医生建议她请假休息时,她不愿意,因为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
李元芳把病痛隐藏在心底。只要每天走进充满生机的校园,站在三尺讲台前,她的脸上就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
李元芳在给孩子们上课。图片来源:新华网
|
把温暖传递给孩子们
李元芳的学生中,有一些是留守儿童或者困难家庭儿童。有的留守儿童比较敏感,有的还很倔强。李元芳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足够的关爱,特别是对于那些存在家庭问题的孩子,照顾得更加精心。“我知道,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身教胜于言教,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班上的一个小孩,明明很想念父母,可就是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还有一个孩子埋怨父母离他远去,不知道在电话里跟父母说什么,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
“我和很多家长都是微信好友,我常把孩子们的照片发给他们。孩子长得很快,我想尽可能让外出打工的家长,熟悉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李元芳经常给孩子们的父母发照片和文字,记录孩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她就像风筝上的线,一头连着父母,一头连着孩子,让身在外地的父母与孩子有更多的交流。
李元芳总能想出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李元芳班里有一个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多数时候,他跟着哥哥在一起生活。空余时间,李元芳经常拄着拐杖到他家去看看,教他怎么用电磁炉、怎么叠被子……后来那个孩子从张巷小学毕业了,但会经常回学校看望李元芳。
李元芳曾教过一个聋哑女孩,女孩听不见声音,也不会说话。为了教会女孩识字,李元芳学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书里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方法,手把手、口型对口型地教她,并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她识字认字。如今,那个女孩已经可以用笔写出她想说的话了。
学生家长李广星舍近求远地把女儿送到张巷小学,就是因为有李元芳这样坚强乐观的老师。他说:“看到李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的样子,我都流泪了。这样坚强又有爱心的好老师,一定带得出好孩子。”
 |
李元芳在课间休息时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图片来源:新华网
|
后来,李元芳改用电动车,上班下班的路上,遇到步行的学生,她都要载上他们。有一次,有两个孩子搭车,半路上电动车没电了,孩子们让老师别下车,帮助她把车推到了学校。“那一刻,他们在我身后,笑声温暖了我的心。以前觉得我的身体状况没法当老师,后来才发现这是最适合我的职业,又是特别有意义的职业。”李元芳说。
在李元芳的床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堆成高高的一摞。“我让孩子们多看课外书,我自己也要不断充电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李元芳说。
李元芳喜欢帮助别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能使她满足,让她感受到幸福。“生活是精彩的,给予是快乐的,我要用爱回报给爱我的每一个人,让爱传递下去。”工作中,李元芳尽心尽责,是孩子们眼中的好老师,她也是同事眼里热爱生活的好榜样。
“本该接受照顾的她,反而是她总是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身上充满了阳光。”李元芳的同事潘敏说。
李元芳说:“哪怕我只是一个石子,也要当一个快乐的小石子,为乡村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幸福人生的成长之路。”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安徽文明网
文字整合:解琳